薛燕
摘 要:文體學是建立在理論知識與常識應用之間的一種學問體系,通過語言風格以及語言問題的表現形式進行分析解析后,將已有的學科領域進行對比。并依據文學作品的表現風格進行研究,從經典的作品中尋求更深層的教學理念分析,并針對這一體征表現來進行文學上的內層含義鑒賞。在進行課堂的英美文學教學上,使用文體學教學應用,不僅能夠在閱讀鑒賞的水平上提升學生的能力,同時在應用的基礎上,也提高了學生在其他語種應用上的深層教學認知,從而完善對知識體系的全面認知。
關鍵詞:文體學;英美文學;文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目前的高等外語教學中,仍舊采取閱讀大量外語作品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借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傳統方式。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學生不僅要學國外的語言敘述形式,更要了解國外的文學體系,并通過其文學體系來了解其文化的發展過程,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認知,從根本上解決整體信息理解難度上的問題。
在現階段的高校外語教學中,大多數選擇應用的文學體系都以莎士比亞的文學作品來進行簡單的講解,這使得學生在理解作品信息的基礎上,還需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才能夠掌握外語表達的內涵。下面針對文體學的教學應用進行簡要論述。
一、什么是文體學
在進行文體學應用的研究上,我們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文體學。文體學,顧名思義,就是指對某一語言文字的一種文體進行研究的學問,是一種綜合性的語言學科。文體學是建立在歷史發展體系上的,通過對特定領域內的一些表達方法與表現形式上的分析,從而實現對文體學的體系研究應用,并分析其思想上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通過這樣一種綜合性認知體系的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研究來實現對學科上的解析,從而實現對學科之間體系關聯性的解答。
在現代文學教學中,教師利用這樣一種文體特點進行綜合教學,能夠更好地促進基層教學理念的發展更新,并通過這樣的文學體系建設,能夠實現自身外語能力的整體提升。
文體學綜合了各個領域內的不同學科知識,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對科學技術內部的形式結合,從而完成對原始結構的研究,其教學依據也建立在對異文化的一種個人理解上,從傳統的文化體系來進行理解深思,最終實現對文學實質含義上的一些思想分析。
二、英美文學教學中對文體學的應用
在現代英美文學教學中,需要對其中的民族特點進行全面解析,并以此來增強對文化體系內部的了解。而對于文體學的應用,則主要從以下幾點來進行調整。
1.措辭的應用
在語言運用上,某一個詞匯所要表達的含義,不僅需要了解其在詞典中的含義,還應當熟悉其在實際語境中的一些實際含義。準確地說,就是在語言環境下的實際使用中,語言的運用不應當僅理解原始的語言因素,還要確保詞句在實際運用中的含義。
因此,在進行語言用詞方面的分析時,就應當結合文學中的一些實際語句來進行分析調研,研究它們所表達的文學含義,并對其具體文學語句進行簡要的解析。
2.語法解析
任何文學作品對一種事物形態的表達,都是建立在作者對書中人物的思想情感描述之上,通過詞匯與語言的組成方式的應用,從而實現對自身所要表達情感的完整敘述,這是文學表達的一大特性。
在進行語法的文學研究中,英美文學的語句通常包含了陳述句、祈使句、疑問句和感嘆句四大類型,而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包含了簡單句、復合句、完全句、省略句和并列句等句式,在使用這些句式過程中,為表達不同的情感態度,在介詞、動詞等的運用上,會達到一個完美的配合,從而實現對情感的完整表達。
因此,在賞析文學作品時,就需要對這些文體形式進行全面的分析,并以原有的文本形態進行本質的還原,做到不需要添加任何指引,學生就能了解其中的思想,并通過這些語言表達形式,讓讀者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3.修辭手法的解析
在文學中,修辭手法是一種較為藝術的表現形式,在文學創作中,作者通常會通過反諷、明喻、擬人、典故等修辭手法來將詞匯進行意義上的延伸,從而使人們能夠形象地體會語義所要表達的情感。修辭手法的運用,能更好地增加作品中的情感因素,通過整體詞匯含義的延伸,從而實現想象空間的有效擴展。在發揮聯想作用下,我們通過對文本修辭手法的分析,能夠更加明確地了解作者所要體現的文學特色,并依據這些修辭手法實現對語境內容的全面把握。
4.情景交融課程教學
在進行英美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根據英美文學的交際法則進行文體學情景交融教學,能實現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這是一種新型的課程教學方式。在情景交融的課程教學中,通過對一些作家的作品風格以及作品特點的進行認知分析,能夠實現作品內涵的把握。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結合作品的背景,將作品中的情景與現有的課程模式加以全面展現,并通過與學生互動,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來,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形象。
三、文體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在英美文學的教學體系上,要做到對英美文學的全面把握,要以學生作為中心從情感上進行調動,從教學活動的基本理念實現對教學的原則分析,并從這些原則上實現對教學實踐意義上的綜合運用。
對于交際的教學法則,要根據實際的課程教學規劃進行問題上的綜合分析,主要集中在對學生情感、興趣、自信等多個方面的綜合提升。
1.文體學分析的具體運用
在運用文體學分析的法則上,需要為學生定下某個主題,通過教師的活動發起,從根本上實現與學生的現實互動,通過更多的情景融合,從而實現文學中的互動環節。
比如,可以通過三人一組的活動形式,進行真實的交際活動。
在這樣的文學課堂上,要廣泛地對交際活動以圍繞文學作品解讀體系進行賞析,并結合作品的基本問題進行解讀。
比如在進行多個問題的綜合分析上,教師就應當結合學生在語音、詞匯、句法等多個方面的調整,通過對文章的多層面分析,從而實現對問題的高層次分析,從作品的多位理解,從而實現對作者寫作意圖及文章風格解析。
比如,在對文章進行解讀的過程中,要考慮作者寫作的風格來源,通過對作者的意識認識,從詞匯的應用以及對話中的情景內容分析,都能分析出作者的寫作風格。在這一方面,一定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并將其作為對課題認識的一項重要指標來進行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2.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完成對材料的解讀
在進行課程教學中,為滿足文體學的全面化教育建設,就需要通過交際教學法的課堂活動形式來進行多種方面的課程教育建設,比如提問、對話、場景、討論、演講等多種形式,都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度以及學生對活動的積極性。
在這些活動中,老師要做好縝密的計劃,并從中營造出一個更適合學生表現的情景,通過文體學的表現形式展現出語言的特色。
在進行這一類教學時,教師要根據教材進行適當的課程討論分析,并依據精心設計的課程場景,來完成演講演 練;對于學生在真實的場景對練中的材料進行探討分析,要做好多方面的全面化發展建設,根據實際的英語表現形式來進行全面化分析,結合相應的詞語形態結構來進行綜合的表述,從而達到對文學作品中的信息表達。要提高學生的真實語境能力,就要做好對語言交際能力的鍛煉,并通過這一整體的認知基礎,實現對真實語境的全面化交際認知。
3.增強學生自信,調動學生興趣
在現代語言課教學中,學生自身的信心以及對學習的興趣,都會極大地提升其在主觀上的積極性。因此提升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信能力,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對客觀問題的分析能力;而對于實際的教學法則認識,通過學生的情感提升,也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通過課堂的實際活動,能夠實現學生對新型文體的認知。在課程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分析討論,能實現對學生整體課程信息的全面認識。
教師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中,需要在課程教學中做好指導工作,并及時地以提問以及課外活動的形式來鍛煉學生的能力。
同時在心理上,要鼓勵學生,讓學生能夠克服心理障礙,能夠張嘴說英語,并能夠及時糾正自己在語言運用中所出現的錯誤,以便能夠更好地應用這些表達形式,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結語
在目前的英美文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對課題的全面掌握,并依據相應的課時分配,做好教學設計工作。在現代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社會需要外語人才進行如何更好地培養適合與國外文化交流的人才,就成為目前文學教學的重點。
在英美文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綜合性的課程教學分析,運用相應的教學法則來進行有效調整,可以實現對認知以外的體驗教學,并以此來構建更加全面的課程體系,通過教學過程的有效展示,從而實現對問題教學的有機化結合。在這種理解能力與鑒賞能力雙重提升的基礎上,利用已有的交際形式來進行課程的訓練,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提升閱讀興趣。這一教學形式,是學生提升外語水平和自身能力素養的重要形式,值得在基層教學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張 輝.試論交際法、文體學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綜合運用[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5,(6):95-97.
[2]申衛華.語言課堂中的文學教學(文學)[J].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2012,(1):71-74.
[3]段 梅.文體學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導報,2014, (8):245.
[4]朱潘欣靈.英美文學教學中文體學的應用分析[J].北方文學(下旬刊),2013,(12):253.
[5]閆宏一.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文體學應用[J].山西青年,2013,(20): 80.
[6]張 艷.汲取文體精華 構建交際課堂——文體學和交際法指導下的英美文學教學[J].中國成人教育,2008,(14):180-181.
[7]高 揚.多維度英美文學教學[J].池州學院學報,2011,25(1): 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