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亥



趁著春暖花開,去西湖邊散步、喝茶,是很多杭州人的休閑方式。
但今年的春天卻有一些不同西湖邊以前那些蒙著神秘面紗的會所,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親民的博物館、文化集市和平價茶樓。這不禁讓人擊節贊賞,齊聲點贊。
至2015年底,杭州30家西湖會所全部轉型,內中究竟發生了哪些改變?我探求了那些溫暖的全貌。
展館范兒
西湖景區內曾有30家高檔會所,基本占據著名勝點或歷史建筑,位于北山路的菩提精舍是其中之一。這家企業會所最早被整治一新中國共產黨杭州歷史館。
進館,按照歷史發展脈絡,以道路、信念為主題,觀看了杭州地方黨組織領導人民取得的成績和基本經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一批在杭州的書畫名家圍繞杭州黨史創作的30幅精彩作品。工作人員介紹,這些作品是在開館前夕舉辦的雅集活動上名家們現場創作贈送的,極大地豐富了文化內涵,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大家對于會所改造的擁護。
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興建杭州黨史館的計劃,“從提出到現在至少7年了”,而選址西湖邊也是眾望所歸:大革命時期推進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西湖會議,抗日戰爭時期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的杭州談判,新中國成立之初成稿的第一部憲法五四憲法等,許多歷史大事件都與西湖相關。因此,杭州黨史館建在西湖邊,教育普及性好、受眾面廣,可以傳承西湖的歷史人文。
但是,這樣的展館選址新建,花費巨大。“這次借西湖會所改造之際,只投入了不多的錢。”順應百姓期盼,符合中央精神和市委要求,可謂一舉多得。
與菩提精舍類似的,還有位于北山街的抱青別墅。這家經營高檔餐飲的會所,現在變身成為杭州國畫院美術館。
杭州國畫院院長金鑒才是抱青別墅變身的發起人和推動者,見到他時,他正為最近要舉辦的畫展忙碌。他說,在西湖邊建立一個中國畫美術館,是不少本土書畫家的心愿。這里作為“圓夢之所”,已經舉辦過“美麗杭州”“荷風桂雨”等主題中國畫展,以及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書法展,大獲普通市民歡迎。“如今,每個市民、游客都可以進抱青會館這所藝術殿堂,真正實現了‘還湖于民、還園于民、還景于民的整治目的。”
親民味兒
其實,除了博物館、展覽館之外,大部分會所還是保留了原本的餐飲休閑功能,但與從前服務于少數人不同,現在變成了服務于大眾的平民茶館、平民飯店。從曲院風荷公園內的西湖會所率先轉型、開設走平價消費路線的開心茶館之后,百姓的叫好聲一直沒有停歇。
由茶室而會所再成茶室,位于西湖天地內的涌金樓就是其中代表:涌金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杭州建筑城池的時候,1965年為涌金茶室,2003年,隨著西湖天地建成,一度為會所。2015年10月,涌金樓終于“重出江湖”。
茶樓負責人陶勁松介紹說,現在還在裝修的部分是原來的廚房,因為規劃中“不能設置餐飲”,所以廚房沒必要保留那么大的面積,要騰出大部分的空間留給茶客。目前,茶樓推出多種茶飲和各式咖啡,最便宜的龍井綠茶和美式咖啡都是25元一杯。
正在涌金樓里喝茶的杭州市民張軍告訴我,平時他喜歡來西湖邊玩攝影,但退休十余年間一直遺憾不能走進涌金樓,如今可以在臨湖的室外坐坐,二三十元就能喝上一杯茶或咖啡,好不愜意。“現在的定位貼近生活,應該大加點贊。”
事實上,與涌金樓同時變身平民茶樓的,還有御尊園、蓮莊和井外天幾處會所。拿御尊園來說,現在它已經不再叫這么高大上的名字了,而是改成了雅致的“柳鋮道”,它的茶單明碼標價,普通茶水38元起。安溪鐵觀音系列的茶水稍微貴一些,88元/泡。此外,還有一些果汁飲料、干果等零食供應,價格都不貴。“未來,我們會主打福建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山巖茶。當然,在杭州嘛,也少不了有地方特色的西湖龍井。”總經理鄭芳說。
據了解,西湖景區內的30家高檔經營場所,至少有7家變身平民茶樓后對外開放。唯一因傳承百年老店、保留餐飲經營的天外天,轉型為大眾路線,2016年元旦頭兩天,光單價兩元的傳統素包,每天就賣上千個。
潮人風兒
2015年12月,作為西湖會所變身的壓軸之戲,錢王美廬登臺見客。讓人們驚喜的是,甫一啟幕,那布景老建筑居然也可以玩得那么“潮”。
錢王美廬位于杭州南山路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對面的一條小巷子里,與錢王祠一墻之隔,幾步之外就是西湖水。
2006年,錢王美廬作為會所開門,一樓有200余個座位,被充滿東方色彩的窗格劃分得條理鮮明。這里號稱有杭州“最美的下午茶”,人說,“只有女朋友生日的時候才能狠心來消費一次。”
杭州民間學者仲向平說:“錢王美廬四周散落有別墅,1932年之后,這里曾是中央航空學校的將領們的居住區……錢王美廬大概是改革開放以后擴建才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如今的錢王美廬由一家眾籌公司運營,轉型后的名字是“西湖101城市創意會客廳”,其實就是一個眾籌的項目。它由101份股權組成,每股10萬元,由69位股東認領。現在開放的一樓已經成為以工藝美術品和文化類的交流展示為主的格子鋪,開業以來,一直在進行一場主題為“這里東方”的展覽。1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隨處可見中國元素:圓拱門的墻體、花鼓裝飾等,門把手居然是算盤做的……展出的多是原創作品,有金器、木藝、香道、陶瓷,甚至服裝、家具等。每個品牌約占據20平方米。
最潮的是,這里的物品不能直接購買,但可以掃一掃桌面上的二維碼,到商家的網店購物。
觀展的杜小姐笑著說:“西湖邊有這么一家店挺好的,有格調,以后逛完西湖,就可以從這里選精致的伴手禮帶走。”
錢王美廬的負責人介紹:“作為最后轉型的一家會所,我們用眾籌的方式,借力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的力量,把這里打造成城市文化客廳和服務于藝術設計師、科技類創客的中心。”
“轉型了,肯定不能走回頭路。西湖邊的名勝和公共場所要讓更多老百姓走得進、坐得下、留得住。”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任劉穎表示,今后要讓轉型后的新業態與西湖自然環境、文化底蘊更匹配,實現環境、文化與經濟共贏。
是的,無論是重現歷史價值、貼近百姓生活,還是搭乘時代特色,西湖會所的未來,值得我們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