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英
俗話說,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體育素養的培養不僅能讓中學生們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而且讓中學生們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學校有一個良好的體育管理模式是實施體育素養培養的關鍵。教學觀念的陳舊、教學體系的不完整、硬件設施的缺少、課外體育活動的缺失等這些都是體育管理者們應當正視的問題。本文以體育管理者的視角對體育素養培養的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并提出有效建議。
一、轉變觀念,重視體育教育
傳統的教學觀念,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對體育教育有根本性的忽略,上至校領導,下至體育教師以及學生,都對體育教學不是很在意。在一些中學里甚至常常出現文化課老師直接占用體育課進行補課的現象,這不僅會讓學生缺少體育鍛煉的機會,也會讓學生們的心里產生抵觸情緒。這樣的觀念,在當代的素質教育中已經不可取了。作為體育管理者,應當從校領導開始,對體育教學以及體育素養培養的重要性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首先,管理者們要明確體育素養培養是對學生們的體育文化素養的培養,是對他們的體育健康基礎知識的培養,是對他們心理健康發展的培養,是對他們體育能力的培養。其次,體育管理者們應該積極動員體育教師培養他們自身以及學生們的體育教學、學習觀念。這樣才能真正的轉變教育者以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傳統認知,才能讓學生們真正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建立健全體育教學體系
體育教育管理者要建立一個健全的體育教學體系,首先要讓體育能夠成為在學校的行政會議中能提出意見的部門,這樣才能為體育教學體系的建立鋪平道路。這一點早在1981年,四川的若干中學已經進行了學校體育體制的改革,讓體育工作真正的成為了學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使體育教育體系的建設工作,有了明顯的進步。其次,體育管理者應當將體育教育細化到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為主,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的,進行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每個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不盡相同,如果教師每節課只是單一的進行某一種項目的教授,有些喜歡別的項目的學生,可能會對這節體育課失去興趣,積極性不高,這不僅影響了教學的順利進行,對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可以進行一些針對性的分配,例如喜歡籃球的去打籃球,喜歡足球的去踢足球等。對于體育管理者,要從上到下,分工明確,合理利用學校資源,以學生為主,找準體育教育發展的方向,才能建立一個健全的體育教學體系。
三、加強學校體育設施建設
體育器材和體育場地是學校開展體育教學的先決條件,也是學生在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必要保障。爭取到良好的體育器材,建造一個良好的體育運動場地,是體育管理者對學生體育素養培養的基本責任。但是當前的實際情況是,多數學校的體育器材建設薄弱,體育運動場地缺乏,尤其是在一些比較偏遠地區的中學校園。設施問題是一個長遠的問題,體育管理者們要積極的與政府,與學生們溝通,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作為體育管理者,首先應當積極與當地政府部門協調,爭取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以及地域,其次,管理者應該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以身作則并鼓勵教師與學生們自制器材,自尋場地,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也讓體育教育的事業不至于中斷在偏遠地區。
四、積極開展學生課外體育活動
學生的體育素養培養,是一個長久而緩慢的過程。作為體育管理者,很難依靠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就讓學生們有一個良好的體育素養,因此需要積極的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例如足球賽、籃球賽、乒乓球賽、田徑比賽等,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采用課上課下相結合方式,讓學生們更好地增強他們的體育素養[3]。管理者們也可以與學生們的父母聯系,動員他們在家庭中也給學生們制造一個良好的體育素養培養環境,比如周末家長可以帶學生們去進行踢球、游泳、打籃球、打羽毛球等等一系列的體育活動,加強課外課內聯系。
五、結語
中學生體育素養的培養離不開體育教學的管理,一套好的管理模式可以讓體育素養的培養事半功倍;可以讓學生們擁有更好的體育教學環境;可以讓我國有更多擁有健壯體魄,健康心靈的高素質人才。體育管理者通過對體育教學觀念的改善、對體育教學體系的健全、對體育教學設施的加強、對體育教學課外課內的聯系,可以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健康的、全面的體育素養培養環境,讓我國的人才可以更加全面的成長,讓我國的素質教育更上一層樓。
(作者單位:西藏拉薩北京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