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虹
農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強堡壘、固根基之基石,是保穩定、促發展之保障。按照習總書記“四個全面”治國方略和“三嚴三實”的總體要求,持續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對轉變黨員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推動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1.當前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
在新形勢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一些新變化、新問題。
1.1認識模糊。一些村干部認識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作用,片面地認為自己的主要工作職責的帶領群眾發家致富、過上幸福美好新生活,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聯系新項目、新品種、新模式,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可有可無的位置。有的村干部也能意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但仍然脫離不了“講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怪圈。而更有些村干部,則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是純屬于“務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是走走過場,走走形式,應付檢查,只是刮一陣風,吹過去就沒事了。
1.2方法單一。受傳統方法禁錮,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多以開會議、讀文件、看視頻等方式進行,工作方法單調、呆板、滯后,與時代不符,缺乏創新性,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即使開展思想教育活動,也只是停留在動員會階段,為應付檢查而開展。由機關人員組織開開會,念念相關文件,做做會議記錄,整理整理檔案應付檢查了事。沒有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實際工作中。
1.3是組織粗放。部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弱化,因為每三年的換屆選舉造成的派別之間的矛盾日趨嚴重,臺上臺下之間互相傾軋,互相拆臺,致使臺上干部不愿理政,不考慮如何發展村內經濟,將大量時間和心思用在對付臺下對立派、帶領百姓發展經濟的心思少,不能充分發揮其堡壘作用,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更是用心不足。
2.新形勢下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原因
2.1思想上重視不夠。部分鄉(鎮)村級干部一味片面追求GDP,追求經濟指標,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上不重視,對于一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只是流于開動員會,至于過程和結果無人問津;工作上不安排,思想政治工作應當做為一項長期的工作,長抓不懈,不是今天上面說了動動,開個動員會,明天上面不說了就不用搞了,不聞不問了,這樣就會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的被流于形式,走了過場,人們的錯誤的思想觀念得不到及時糾正;落實上不到位,沒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宣傳教育群眾的應有作用,對廣大村干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是簡單的讀讀文件,應幫他們更深入的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內涵,并以此糾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2.2機制上完善不夠。首先對思想政治工作領導部門和教育機制缺乏,思想政治工作多處于無具體領導、無明確目標、無推進計劃的“三無”狀態;其次是對基層干部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監督,缺乏相關的獎懲制度制約;第三是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投入,農村沒有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機制,個別村村集體經濟積累薄弱,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難以落實。
2.3隊伍上健全不夠。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都是兼職,一般都是鎮、村干部兼任,尤其是村級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整體素質不高,教育理論水平偏低,打鐵還需自身硬,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不高,又怎么去教育和引導他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呢?這些大大的制約了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2.4觀念上解放不夠。受“小富即安”等傳統小農思想影響,觀念上比較保守,生活中安于現狀、生產上不思進取;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陋習的禁錮,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新生事物,存在“等、靠、要”等不良傾向。家里有了大事小情都找政府,自己不想辦法,不謀求發展經濟之路,當伸手“掌柜”的,就認為政府就是印抄票的,就是為百姓服務的,我們百姓有事了,就要找你們。
3.新形勢下做好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
3.1工作擺位要突出,須臾不能放松。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服從和服務于農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把此項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要著眼于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幫助他們轉變舊的生產生活方式,為他們提供致富信息,讓他們力所能及的從事創業致富,使思想政治教育與發展農村經濟有機結合,才能滿足農民的愿望和要求。
3.2工作責任要明確、建立長效機制。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黨委、政府一把手負責制,研究實施相關考核辦法,督促基層干部農村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管理工作“兩手抓、兩手硬”,既要抓好經濟,又要抓好思想。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機制,并要拓寬社會投入渠道,積極動員社會各界的支持,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3.3工作載體要創新,選樹工作典型。在內容上要求新、求活、求實,增強宣傳內容的時代感和實用性。一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思想教育合力。組建以鎮(鄉)村相關干部為主體,學校師生為補充,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模范、老軍人等“五老人員”,積極參與的宣傳隊伍網絡,利用空閑時間組織師生共同學習,教育從娃娃抓起,最大限度減少思想教育的“盲區”。二要抓住農閑和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時機,開展思想理論、市場經濟知識、現代農業實用技術、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擴大教育面,對外出務工人員的生活、工作有更多的了解,讓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價值觀。三要充分發揮鄉鎮文化中心(站)、村級文化室和農家書屋等思想政治教育陣地的作用,定時開放,使之真正成為干部群眾接受教育和陶冶情操的有效平臺。四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評選先進典型,好婆婆、好媳婦、好妯娌等,現身說法,讓群眾主動參與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典型,通過這樣的活動起到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的作用。
3.4干部隊伍要加強,提高業務素質。要因地制宜,統籌制定農村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教育和培訓規劃。堅持對優秀政工干部的優先提拔使用,充分調動他們開展農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加大黨在農村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群眾積極主動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之中,致力于解疑釋惑、理順情緒、提高覺悟,發揮群眾自己在解決矛盾中的積極性主動性。要注重運用從思想政治上進行說服教育的方法,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制定政策、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營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新農村新風尚。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虛功”做實、“實功”做好。
參考文獻
[1] 史文剛.做好鄉鎮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四個結合”[J]. 東方企業文化,2014(23).
[2] 楊延平.加強鄉鎮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 鄉鎮企業科技,2002(07).
[3] 肖元姐.關于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 科技信息, 2012(03).
(作者單位:河北唐山市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王灘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