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劉一飛
(1.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443000;2.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442000)
多媒體輔助室內蛙泳腿部技能教學的實例分析
周茜1劉一飛2
(1.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443000;2.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442000)
本文以剖析高中年級室內蛙泳腿部技能教學設計為例,課題是人教版《體育與健康》教材第十一章第二節的學習內容《蛙泳-腿部技能教學》,是單元設計中的第3課時,遵循學生運動技能形成的理論,逐步建立運動認知、動作聯結和自動化三個階段,探索多媒體輔助對本課教學目標、學習方式、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要素的影響與變化。
多媒體輔助教學:四種游泳姿勢的動畫、視頻(見圖1)。
圖1 四種游泳姿勢的動畫
動作認知階段: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增強游泳項目的感染力和游泳課的凝聚力。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體驗學習法,引導學生利用課間時間小組合作、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并親自參與知識的建構,親歷過程并在過程中體驗知識和體驗情感。
階段學練特點:四組學生依次起身站立在組長的口令指揮下完成各組展示。
教學效果:這樣的課堂導入使參賽師生完成了“破冰”,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輔助學生學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借助分解與完整動作技能的動畫、視頻。
動作認知階段:讓學生理解腿部技能學習任務,初步認知蛙泳腿部動作基本技術要領,并形成學習的意向(形成運動表象)和期望(自我完成水平的估價)。腿部動作是推動身體前進的主要動力,一般分為收腿、翻掌、蹬夾水、滑行四個不可分割的動作階段。
階段學練方式:自主學習法,通過觀察腿部技術動作的完整與分解教學視頻,使學生建立具有內在學習動機基礎上的“想學”。
階段學練特點:帶著問題觀察視頻并回答問題,引出技能分解學習內容。
(二)站立式蛙泳腿部技能動作學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水陸”技能動作的遷移對比“畫中畫”視頻。
動作認知階段:站立式完整蛙泳腿部技能動作,腳尖勾住,腳跟貼近自己的臀部;翻掌時,腳掌和小腿盡量外翻;用力向外蹬,并保持腳尖勾的狀態。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自主練習法。
階段學練特點:1.練習過程中上舉手臂保證游泳動作完整性;2.學生動覺感受性差,通過“鴨子走勾腳翻掌”練習引出本節課教學重點翻腳的發力部位和方向。
教學效果:讓學生直觀、主動、立體、全面地掌握動作,建立了正確運動表象。
(三)坐撐-貼地式蛙泳腿部技能動作練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水陸”技能動作的遷移對比“畫中畫”視頻。
動作聯結階段:坐撐——貼地式蛙泳腿部技能動作,引入手掌比劃動作遷移到腿部。1.翻腳動作:練習兩手后撐于凳面,兩腿自然并攏雙腳伸直,大腳趾用力回勾外翻腳(兩腿盡量不動)。2.定位翻腳練習:讓練習者腳掌外翻坐于地上,同時兩手扶住自己的腳趾往內扳小腿與腳部內側均貼地,兩腿分開略與肩寬,保持定位姿勢感受翻腳后的本位肌肉感。3.收腿翻腳組合練習:翻腳是收腿的繼續,伴隨收腿的完成,兩腳向臀部收緊,大腿內旋膝蓋內壓,大腳趾發力,小腿向外翻,腳尖也同時向兩側外翻,使小腿和腳掌內側正對蹬水方向,準備蹬水。4.蹬腿腳跟運動軌跡練習:蹬夾水是由髖部發力,是翻腳后帶動膝、踝相繼伸直的動作,以大小腿內側、腳掌作快速有力的蹬夾動作,兩腿隨之并攏并略向下壓,以形成最后鞭打動作。結合地面收腿、翻腳、蹬夾水三條腳跟運動軌跡圖及口訣提示,初步體驗感知練習蹬夾水動作方向與路線,引出本節課的難點。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自主練習法、講解示范法。
階段學練特點:1.此動作主要解決學生翻腳時的發力部位和方向,繼而為收腿后的翻腳技術打下基礎,實踐教學中,這個動作練習的遷移作用較強。2.此練習可幫助學生的小腿肌肉對翻腳感覺加深,加速翻腳動作的動力定型。3.聯合翻腳與收腿動作。
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視頻技能遷移引領,進一步補充了教師講解示范的“盲區”,解決重點,引出課的難點。
(四)俯臥式蛙泳腿練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水陸”技能動作的遷移對比“畫中畫”視頻。
動作聯結階段:俯臥式蛙泳腿部技能動作,練習者一手抓同伴(對比水中池槽),身體俯臥桌面(反撐池邊成俯臥姿勢),另一同伴站在練習者身邊進行保護與幫助,同伴兩手可握于練習者踝關節處,讓練習者兩腿盡量伸直,保持好身體的平衡,時間可稍長一些,結合口令完成完整動作技能。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究法、講解示范法。
階段學練特點:三人一組“模擬水環境”俯臥式合作練習,經過同伴反復練習、反復糾錯的過程,大腦對技術動作信息的分析、綜合能力大大提高。
教學效果:這一階段,通過反復練習,已經將腿部技術動作的各個分解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練習者的動作靈活性、協調性、精確性明顯加強。
(五)蛙泳腿練習正誤對比
多媒體輔助教學:“水陸”技能動作的遷移對比“畫中畫”視頻。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合作探究法、講解示范法。
階段學練特點:陸上容易犯的錯誤動作與遷移到水中生成的效果對比,如收蹬腿時臀部上下起伏,俗稱“撅屁股”,有的練習者大腿收得過快,超過了身體的垂直線;有的練習者蹬腿時過度挺腹;也有的練習者不翻腳掌。
教學效果:通過正誤對比更直觀、生動地發現練習動作的不足,進一步在同伴的合作下完善動作。
(六)再次進行俯臥式蛙泳腿的練習
多媒體輔助教學:“水陸”技能動作的遷移對比“畫中畫”視頻。
初步自動化階段:兩人一組合作練習促使技能再鞏固、再提高、再完善和再形成。
階段學習方式:演示法、研究性學習、合作探究法、自主練習法。
階段學練特點:大大減少練習者的意識對動作的支配和控制作用,練習者可以通過情境的變化、同伴的提醒迅速、準確、自動化地察覺到自身動作情景,并能糾正錯誤動作,進而向動作協調流暢自如靠近。
教學效果:部分練習者開始進入初步的自動化階段,能夠較好地完成翻腳的發力部位和方向,以及蹬夾水動作方向與路線。
本節課優點在于關注每個教學環節的細節處理,室內技能課溫馨提示輕拿輕放課桌椅,學練中時刻強調練習安全,思想品德教育貫穿始終等,無不展現了常規教學的嚴謹性,保證課中組織教學的高效性。熱身活動結合上節課的學習內容自編的熱身操更是凸顯了教學的完整性,從“鴨子走”的小游戲—站立式自主模仿—坐撐式自主體驗—俯臥式小組合作—正誤對比診斷評價—競賽游戲素質提升—課后師生的相互評價,環環相扣,層層突破,嚴謹卻不失活潑,自主與合作相結合,體現出對學生個體生命的尊重和關照,突破了傳統室內體育課思想的桎楛,展現了睿智而精心的教學基本功。本節課最大的特色在于多媒體信息素養的完美融合,大家看到每個教學環節的畫中畫圖文并茂地呈現,是室內發展與創新技能課的靈魂與生命線,令課堂教學更直觀、更形象、更生動、更有趣味性,為室內局限的空間展示和微觀技術的精雕細琢做了進一步的補充與完善。課中足球襪的使用便于動作觀察、練習、診斷,在浮板上設計的路線與要領圖更是體現了器材的一物多用、一物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