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茹,谷美杰,楊 菊
(威海市水利局,山東威海264200)
?
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做法
楊梅茹,谷美杰,楊菊
(威海市水利局,山東威海264200)
【摘要】從制度建設、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水資源管理責任考核等幾方面介紹了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情況,完成了各項控制目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以后水資源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威海市;水資源;管理制度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轄環翠區、文登區和榮成市、乳山市,并設有高區、經區、臨港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全市總面積5 797 km2,多年平均年降水量770.6 mm,多年平均資源量為16.86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433 m3,屬于嚴重缺水地區。全市認真貫徹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牢固樹立總量控制、優化配置、合理開發、有效保護的理念,在強有力的水資源管理的支撐下,經濟社會得到了又好又快發展。
1.1建立健全法規政策體系
2011年威海市出臺了《關于加強水資源集中管理的意見》(威政發[2011]34號),成為山東省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一個創新性文件。之后威海市政府又下發了《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了考核目標及其實施方案。2014年威海市又出臺《威海市節約用水辦法》《威海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辦法》,作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配套文件,為嚴格水資源管理提供了法規政策保障,標志著威海市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化體系已經建立。
1.2加強用水總量控制,促進合理用水
一是嚴把水資源論證關。全市各級水行政審批已全部納入審批中心統一辦理。新增從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取用水和從污水處理廠取用再生水的企業,在項目可行性研究期間,要依法進行水資源論證,屬高耗水項目的,發展改革部門不得批準立項。二是嚴格取水許可審批。對全市轄區內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過年度用水控制指標時,停止審批新增取用水。三是嚴守地下水超采區紅線。對城市自來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區域,嚴格限制新增地下取水,對原有的地下水取水戶,在取水許可證到期后,原則上不再辦理取水許可手續,督促其接入公共供水管網,逐步關停封閉地下井。
1.3加強用水效率控制,促進高效節水
一是計劃用水管理工作。采取用水單位自報與水資源管理部門依據定額審核相結合的方式,確定年度用水量。對自備水源的取用水戶和從公共管網取水用水量較大的用水單位做到了“年計劃、月調度、季考核”。2014年,市級已下達規模以上取用水戶442家,其中自備水源用水戶151家,公共供水用水戶291家,計劃用水下達率100%。二是節約用水管理工作。2014年威海市出臺了《威海市節約用水辦法》,要嚴格實行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相結合的用水制度。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全部安裝節水器具,各級各部門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安裝計量設施,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新建水處理設施等手段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三是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情況。威海市嚴格按標準計量征收水資源費,執行票款分離制度,實現征收和使用兩條線管理。2014年市級依法征收水資源費2 235.6萬元,在征收的水資源費中列支專項資金,用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重點在水資源遠程監控體系建設上加大資金投入,全面完成用水大戶遠程在線監控工作。
1.4加強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管理,確保水質達標
一是加強水功能區監測與入河排污口管理。全市29個水功能區共設立30個監測控制點,12處入河排污口,每年都進行兩次普查監測。加強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嚴格執行新建、改建或擴大入河排污口審查制度,入河排污口的設置須由具有相應權限的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
二是加強水源地管理。2014年,威海市出臺了《威海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辦法》,辦法要求各區市政府(管委)、各單位主動擔當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的職責,明確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準保護區的水質標準、保護內容,重點從規范項目審批建設、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監測水質水量建立巡查制度、編制突發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處理應急事故等一系列措施來落實保護飲用水水源地。
1.5加強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規范用水計量
完成了第一批7個國控點取水計量設施安裝工作,接收平臺調試完成后就可以投入計量運行,2014年申請第二批國控點28個,全市累計投入800多萬元建設完善了水資源監測體系。2011年以來,市級及各市區將轄區內地熱水井全部安裝了高性能超聲波遠傳流量計71塊,更換智能卡水表146塊,初步形成了市縣兩級水資源監控管理體系。
1.6加強水資源管理責任考核,確保考準考實
按照《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威政發[2013]67號)《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威政辦發[2014]10號),市政府將對各區市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三條紅線”目標完成情況和“四項制度”建設與措施落實情況,考核結果作為對各區市政府(管委)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已納入威海市市級考核事項17項之一,明確提出要強化責任考核,注重考核實效,確保考準考實。
2.1實現用水總量控制目標
按照省水利廳分配給威海市用水總量控制指標,制定并下達了各區市2014年度用水總量控制目標,各區市用水總量均在控制目標之內。2014年威海市總用水量為3.45億m3,低于省廳下達的5.17億m3的控制指標。
2.2實現用水效率控制目標
威海市用水效率控制提前完成2015年目標,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約10%以上,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較以前有了較大提高。
2.3實現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目標
全市29個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了71.4%,列入省級考核的8個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62.5%,也提前完成2015年50%的控制目標。
2.4水資源論證與計劃用水管理方面
全市市級審批核準的需要取水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共9個,開展水資源論證率達100%。自備水源與公共供水管網內取用水單位用水計劃下達率達到100%。
2.5地下水采補平衡狀況
2014年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2.85 m,2013年地下水平均埋深2.57 m,2014年降雨量為655.5 mm,2012年降雨量為616.9 mm,扣除降雨因素后地下水位達到采補動態平衡。
雖然威海市在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將認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切實做到合理開發、優化配置、科學管理,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水資源,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崔春梅)
作者簡介:楊梅茹(1984—),女,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4-28
【中圖分類號】TV21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6)-01-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