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坤,郭驕陽
(1.臨沂市水利局,山東臨沂276000;2.臨沂市第四中學,山東臨沂276000)
?
臨沂市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及對策
郭仁坤1,郭驕陽2
(1.臨沂市水利局,山東臨沂276000;2.臨沂市第四中學,山東臨沂276000)
【摘要】對臨沂市多年來開展農業灌溉節水工作方面的做法、措施和成效進行了總結,探討了適合當地發展的農業節水灌溉模式,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對同類地區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臨沂市;節水灌溉;水價;水費改革
臨沂市多年平均降水量824.8 mm,水資源總量為59.6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不足600 m3,且降水量年際變化大,時空分配不均,供求矛盾突出。為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狀況,臨沂市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應用工作,先后經過了對傳統渠道防滲改造、農業高效灌溉節水技術推廣示范,到節水灌溉技術全面應用3個階段,截至目前,全市農業節水灌溉面積達到24.754萬hm2,其中,渠道防滲工程控制面積6.67萬hm2,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18.084萬hm2,節水灌溉面積占全市農業灌溉面積的61.7%,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24。
1.1大力推廣成功節水灌溉模式
通過多年實踐探索,水利部門總結出了適合全市農業發展的節水灌溉模式,并在實際中大力推廣應用。一是自流灌區渠系防滲化。在自流灌區,推行漿砌石、混凝土等灌溉渠系防滲技術措施。二是提水灌區輸水管道化。在機井灌區和揚水站灌區,推行低壓管道灌溉技術,用管道代替渠道輸水。三是丘陵山區灌溉設備移動化。山丘區建設固定節水灌溉工程一次性投資大,發展小型移動噴灌設備,充分利用好小型水源工程進行灌溉。四是高水源控制區自壓高效灌溉化。有條件的地方,利用水源自然落差,發展噴灌、管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五是極度貧水區種植保水化。在丘陵極度貧水區,推廣應用抗旱保水劑、種衣劑、坐水種、豐產溝等非工程節水措施,提高農作物產量。
1.2推動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規模化
近年來,隨著各級財政對農田水利設施投入的逐步加大,各級水利部門及時調整了農業節水灌溉工程建設思路,實行工程規模化建設、整體化推進,突出工程總體效益。幾年來,全市建設24個萬畝以上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片區,控制面積5.93萬hm2。臨沭縣龍窩灌區,利用2億多元國家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資金建設骨干防滲渠系,利用7 800萬元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配套建設了田間末級管溉渠系,灌溉水利用率由40%提升到65%。費縣上冶水庫灌區投資5 000萬元,鋪設地下輸水管道260 km,建設了2 666.67 hm2的自壓管道灌溉工程,極大地減少了輸水損失,既方便了群眾灌溉用水,又解決了灌溉水源不足問題。
1.3采用新技術,推動工程管理科學化
在建設好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的同時,各級水利部門加大管理設施配套建設力度,探索推廣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科學化管理的途徑,促進工程長期運行,提高灌溉用水效率。莒南縣陡山灌區在主要的支、斗渠進水口建設安裝了測水量水及閘門開啟自動控制設備,在管理單位可以實施遠程監控,實現對整個灌區配水的控制管理,為灌區實施按畝配水、按方收費提供了技術支持。
1.4理順水費價格體系,促進節水健康發展
為推動農業灌溉節約用水,各級水利部門協調物價等部門,不斷調研探索農業水價改革措施,制定相關辦法,發揮價格調節作用,對小型灌溉工程水費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下的水價浮動機制,鼓勵用水和與管理者實行水價臨時協議制度;對大中型灌區供水價格由政府制定。同時,積極組織有關縣區,進行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工作,探索階梯水價、灌溉水費補貼機制。
2.1有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節水灌溉與土渠漫灌相比,渠道防滲每畝每年節水80 m3、節地2%;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畝年節水120 m3、節地8%;全市24.73萬hm2節水灌溉面積,按照每年平均60%的實灌面積計算,年約節水2.2億m3。據調查統計數據分析,由于農業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使用,全市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624,畝平均灌溉用水量降低至320 m3。
2.2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村土地流轉
節水灌溉工程的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項目區灌排設施狀況,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農業種植大戶實行土地流轉和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提供了基礎保障。沂水縣四十里鎮,2012年以前,由于缺乏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種植靠天吃飯,主要種植糧食作物,經濟效益低,群眾從事農業種植的積極性不高,2012—2013年,水利部門連續2年在該鎮投資2 400萬元,配套建設低壓管道灌溉工程1 333.33 hm2,工程投入運行后,就吸引了紅河農場、長虹果業2個農業種植大戶入駐項目區,計劃土地流轉378.67 hm2,目前,已成功流轉218.67 hm2,全部栽植了優質林果。
2.3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
采取節水灌溉,既減少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生產效益和社會效益。據初步測算,在全市農業節水灌溉糧油種植區,水分生產率由“十一五”末的1.1 kg/m3,提高到目前的1.3 kg/m3。同時,節約的水量再配置到工業和居民生活中,直接減少了地下水的開采量,緩解了地下水位的下降,保護了生態環境。
3.1農業節水灌溉工程覆蓋面低
全市24.754萬hm2農業節水工程面積僅占84萬hm2耕地的29.4%,總體比重較低,農業節水灌溉工程覆蓋面小,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各行業用水量的增加,水資源的短缺,農業節水灌溉工程覆蓋率,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
3.2中型灌區節水資金投入不足
國家主要對大型灌區投資進行節水改造,全市75處萬畝以上中型灌區,控制全市有效灌溉面積的1/3,渠系大都是土渠,斗渠以上渠道防滲率僅為29%,斗渠以下防滲率更低,渠道跑、冒、滴、漏的現象相當嚴重,灌區灌溉水利用率僅為0.5左右。蒼山縣8處萬畝以上灌區,干渠209 km,防滲長度僅為36 km,防滲率只有17.2%;支渠260 km,防滲長度為10 km,防滲率為3.8%;斗渠540 km,防滲長度65 km,防滲率為12%。
3.3部分工程缺乏有效管護,利用程度低
由于糧油種植效益低,群眾灌溉的意愿不強,造成部分糧油種植區節水灌溉工程利用率低,工程運行費用難以收取,無法維持工程正常運行。全市7個山區縣有1 031處村集體與協會管理的灌溉工程,缺少管護資金,管護不到位,糧油種植區得不到工程灌溉保障。
1)建議上級進一步加大對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資金投入力度,推動中型灌區的農業灌溉科學節約用水。2)建議出臺政策,加大對企業、個人和節水灌溉大戶建設節水灌溉工程的扶持力度,提高社會各方參與節水建設與管理的積極性。3)鑒于目前農業種植收益低,水管單位人員待遇低的實際,出臺水價改革政策,對農業灌溉給予適當財政補貼,調動各方積極性,推動工程的管護與運行。4)加快土地流轉,解決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問題。土地規模經營后,農業大戶糧油種植的收益提高,把糧油種植收益作為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自然就會重視田間節水灌溉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的管護,從而徹底解決工程管理與運行問題。
(責任編輯崔春梅)
作者簡介:郭仁坤(1972—),男,工程師
收稿日期:2015-03-23
【中圖分類號】S2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159(2016)-01-0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