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淑紅
摘要:一直以來,人們總是把高智商確立為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所以大部分人都是注重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但是,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成功20%來源于智商,80%來源于情商”。很多事例表明,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更能決定人生的命運。對當代中學生情商教育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情商教育方面的優勢進行了探討,最后對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加強情商教育的措施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 情商教育 素質教育
情商又稱情緒智力,主要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力等方面的品質。從功能上來講,智商反映了人的智能水平,情商則反映了人在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能力。所謂情商教育,它是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薩勒維提出的一新概念,是測定人的“情緒情感”的一種指標,具體包括情緒的自控力、挫折的承受力、自我了解程度、人際關系的處理能力、對他人的理解與寬容程度。
一、當代中學生情商教育的現狀
由于我們的教育評價體系長期以來側重于智力智商方面,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總是重智商、輕情商,以至于當今的中學生出現了很多與情商有關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團隊、協作精神
當前,中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淡薄,個性化傾向嚴重,生活中獨來獨往,缺乏一定的謙讓品質,自由主義嚴重,缺乏全局意識,缺乏團隊精神。在團隊中不善于同他人開展合作,自私,有好方法,好資源不愿與他人分享,不能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僅從個人角度考慮問題。對人冷漠,缺乏同情心,遇事不能換位思考,不能理解和包容別人,在團隊中不能很好地展開交流與合作。
2.心理承受能力較弱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心理發展正在走向成熟,他們心理起伏比較大,易沖動、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做事情欠考慮。心態浮躁,遇到困難、挫折就怨天尤人,垂頭喪氣,牢騷滿腹,悲觀失望。犯了錯誤不能正確對待家長老師的批評,甚至有些學生用極端的方式對抗老師家長的批評指正,如離家出走甚至輕生。
3.社會適應能力弱
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里受到全家人的寵愛。不少學生在與人交往時,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過多注重自己的需求,容易產生主觀臆斷,對他人產生偏見。有一些非常聰明、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缺乏人際溝通的能力,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只會讀書,不會做人,缺乏社會適應能力。這些學生學習成績很優秀,但一接觸社會就是十足的“書呆子”。
4.自理自律能力弱
中學生具有成人感、自尊感、自我表現感,希望被他人理解,渴求友誼,他們喜歡自己設計和組織各種活動,表現出自主自立意識的增強,但由于在中學時代基本上是在老師的關懷和家長無微不至的呵護中度過的。因此,自尊感特別突出,獨立生活很不適應,自理自律能力差。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中學生都是“專職”學習,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宜全部由家長包攬,久而久之,他們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而且由于長期不勞動,也不知道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懶散、亂扔垃圾等行為很普遍。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在情商教育方面的優勢
從核心價值來看,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教育的課程;從基本內容來看,這是一門提高認識、參與當代社會生活能力的課程;從培養目標來看,這是一門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課程。
作為學科課程,思想政治課是集理論教育、社會認識和公民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相對于一般學科課程,既具有更為寬泛的學科背景;又具有更為重要的德育功能。
作為德育課程,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課程特點。總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設置,集中體現了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根本指針、根本目標、根本任務、根本途徑和根本舉措,其在學生情商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三、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加強情商教育的措施
1.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滲透情商教育
引入情商培養并不是簡單地向學生介紹情商的概念和情商培養的途徑,而是把情商培養滲透在政治課教學的全過程中。情商素質的提高,必須通過在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心理健康、法制和公民道德等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滲透,才能達到目的。例如,生活在市場經濟中的當代高中生,其經濟意識明顯增強,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注重“講實惠”。講實惠是一個很難一言以蔽之的問題。古人云:玩物喪志。意思是說,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就會喪失志氣和志向。可見,這種講實惠的思想一旦急劇泛濫起來將是多么可怕,它不僅會毀掉一批人,還會毀掉社會主義事業。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經濟生活》學習中,結合學生實際使學生認識到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就業觀、消費觀,樹立勞動光榮,自強不息的思想觀念。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以情商培養為切入點,在感悟中達成政治課的教育目的。過去的思想政治課注重對學生知識的灌輸和干巴巴的說教,所以很多學生對這門課不感興趣。新課標實施以來這種狀況有了很大改變。例如在《文化生活》的教學中,調動學生展示燦爛的中華文化成果,學生通過搜集資料,把自己知道的中華文明成果展示給大家的同時,也加深了對這些文化成果的理解和認同,在潛移默化中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3.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興趣,能激發主動學習的內在動力。只有當學生具備了強烈持久的學習興趣時,學習才可以達到最佳狀態。因此,要在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商,就要從培養興趣開始,用興趣吸引學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創造。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將國內外時政大事、寓言故事、民間傳說、詩詞歌曲、謎語漫畫、電影電視等融入教學過程中,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強化感知,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并使其產生并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活躍的思維狀態。
4.強化學生自我激勵能力的培養
自我激勵的能力,是情商的核心品質。自我激勵的能力就是主體善于激發活動的動機,良好的動機可以把興趣、自信、樂觀、熱情等情緒因素調動起來,發揮“整體效應”,形成內部動力機制,對成才活動起發動、加強、維持的內驅力作用。在政治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暗示,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例如,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毅力,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如對名人進行介紹時,講解名人的奮斗歷程,暗示學生向他們學習。同時在政治教學中要教會學生面對各種挑戰的成功或失敗,進行自我激勵。
5.重視交際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舉行辯論賽等活動,讓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合作,團隊之間展開競爭,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相互間的交流,提高團隊成員的協作能力。
總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關注學生情商的教育,這樣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和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