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傳美
很多學生剛接觸物理都有這樣一個矛盾的心理,既想把它學好,又認為物理很難學,這不單源于物理難學、難教,尤其入門更難,物理抽象、概括的特點與初中生生理、心理特點不相適應,還源于他們受到了許多哥哥姐姐的影響認為物理特別難學,所以初二的學生剛拿到物理課本就迫不及待地跑去問老師:“物理是不是很難學,怎樣才能把物理學好?我最怕物理學不好而拉了其他科的后腿”,對于這樣的問題很多老師都是這樣回答“不用怕你們只要認真學就可以了”.其實,筆者認為不要急于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可以這樣說“物理難不難,等老師給你們上一節課看看你們不就知道了嗎?”給學生留下一個懸念,用一個個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愛上物理,認為學習物理是一種享受.
1上好八年級物理啟蒙課,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興趣是一種非智力因素,興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礎,學生對哪一個學科有了興趣,才會愛上這一學科,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運用激發學生興趣的素材和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八年級物理啟蒙課.筆者采用“興趣——激發式”進行教學,設計了一系列趣味性的演示實驗,并讓學生參與.如慣性實驗——在燒杯口上方放一張硬塑片,硬塑片上方放一個生雞蛋,用木棍突然擊打硬塑片,硬塑片被彈出,雞蛋并不隨硬塑片彈出,而是落入燒杯水中.學生參與或觀看實驗,初次品嘗到了物理的趣味.
又如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錐形瓶“吞”鵪鶉蛋;水沸騰實驗——冷水可讓剛停止沸騰在燒瓶內封閉的水又重新沸騰起來;光的色散實驗——利用三棱鏡可得到七色光.通過參與觀看以上三個實驗,學生感受到物理學的神奇.
靜電實驗——利用我們自制的靜電跳球、靜電馬達、靜電風輪、尖端放電吹滅點燃的蠟燭等實驗.通過觀看表演,學生感到非常震撼.
通過精心設計,巧妙處理的驚、奇、趣的物理實驗和表演,展示給學生一幅幅形象直觀、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以此來剌激學生的感官,點燃他們好奇心的火花,激起他們對物理的興趣以及求知的欲望.從而,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跨進了物理學的大門.
2注重課堂授課,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的牽連,循序漸進地創設問題情景,形成問題鏈,引導學生層層深入地探究下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設計實驗去探究解決問題.
例如,在探究“2.5 V 0.3 A”的小燈泡和“3.8 V 0.4 A” 的小燈泡串聯接到6.3 V的電路中,哪個小燈泡較亮;以及把“220 V 40 W”的電燈和“220 V 15 W” 的電燈并聯接到220 V的電路中,哪個電燈較亮的問題,并設計輔助實驗加以驗證.之后一個學生突發奇想,他說:老師,能否把“2.5 V 0.3 A”的小燈泡和“220 V 40 W”的電燈串聯接到220 V的電路中.
筆者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拿到課堂上,讓同學們來討論,此問題一提出,在學生中就象炸了鍋一樣,他們議論紛紛,七嘴八舌的,各抒已見,很多學生都認為小燈泡肯定被燒壞.
接著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得到共識:電燈上都標有額定電壓,如果加在電燈兩端的實際電壓高于它的額定電壓,電燈就有可能被燒壞.那么,能否假設兩燈串聯接到220 V的電路中,通過計算加在兩燈兩端的實際電壓來判斷呢?同學們通過計算可知,加在“2.5 V 0.3 A”小燈泡上的實際電壓U1=1.5 V,加在“220 V 40 W”大燈泡上的電壓U2=219.3 V,兩燈的實際電壓都小于它們的額定電壓,兩燈可串聯接到220 V的電路中而不燒壞.
然后,用實驗驗證:當老師把“2.5 V 0.3 A”的小燈泡和“220 V 40 W”的電燈串聯接到220 V的電路中時,兩燈都發光,并沒有被燒壞,但兩燈都比正常發光時暗,此時,他們才深信不疑.
通過設計輔助實驗進行教學,使學生只憑思維難以解決的問題,展現眼底,直感印象深刻,在潛移墨化中使學生逐步學會用實驗去探究物理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3創造成功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每個人都想獲得成功而被別人承認和需要,特別是初中生,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獲得成功時他們就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覺得學什么都那么容易;而一旦失敗,甚至經過多次努力仍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心里,影響其興趣和積極性.一般來說,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物理時興趣是很濃厚的.此時,如果學生有了成功的收獲而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學生的興趣就會倍增,就會積極努力地去學習物理;否則多次的失敗就會讓學生失去原來的興趣而逐漸淪為物理學習的差生.因此,教師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往往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有效方法.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智力發展情況創造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讓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中都有所收獲,都可以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表揚.這樣學生就會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而努力積極去學習物理.
課堂提問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而提問難度不一樣的問題,回答正確了要及時鼓勵、表揚,回答錯了也不要批評他們而是鼓勵他們下一次一定可以的,給他們以信心;布置作業時,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每個學生基本都會做,都能獲得成功;而單元測試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甚至是一個班中不同的學生而出兩份難度不一樣的試卷,好的班級可以出難度較大的A卷,差的班級在題型相同的條件下降低難度出B卷.如果是同一個班的話可以分為兩類:中等以上的做A卷,中等以下的做B卷,這樣在測試中,每個學生都獲得一定的成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品嘗到學習的樂趣,建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最大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能發揮學生最大的潛能,在物理上取得良好的成績,而好的成績又能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不斷努力而在物理上取得更大的成績.反之,如果學生對物理毫無興趣,就更談不上積極性了,這會導致學生學習的失敗,久而久之就會淪為物理學習的差生,喪失了學習意志,在物理上再無法取得好成績.
物理是一門有趣的學科,物理興趣和積極性的培養并不像看起來的那么簡單.但是只要教師能根據學生的情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創設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中都能學有所成,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愛上物理、想學物理,覺得學習物理是一種享受.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就上來了,物理成績就會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