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方
1課題的開展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在為學生傳授物理知識的同時,還應成為物理教學的科研者.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農村傳統農具已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線,為了弘揚農村傳統文化,讓學生學習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創造出適應現代農業生產的先進農具.為此,我們提出了“將農村傳統農具引入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研究”的課題,該課題已被遵義市基礎課題研究組列為市級課題.接到批復通知后,于2015年3月開題,目前已開展了課題理論依據的收集,學生問卷調查,走訪調查農村傳統農具的使用情況,收集農村傳統農具的圖片500余張,召開課題研討會三次,統籌安排了校本教材編寫的相關事宜研討會一次,校本教材編寫已達萬余字.各項研究正按照課題實施方案有序開展.
2課題開展過程體驗快樂
在課題開展的過程中,作為首次參加課題研究的我們,就像摸著石頭過河,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隨著課題的不斷深入開展,增長了知識,提升了我們的科研水平,同時還收獲不少快樂.
2.1團隊精神的體現
課題開題后,課題組成員積極按照課題實施方案的分工,利用調查走訪的方法,調查學生對農村傳統農具的了解,收集農村傳統農具圖片,分組編寫校本教材,積極參加課題研討,都為課題的研究獻計獻策.體現了課題的研究是教研組的事,而且必須是一個團隊的協作.
2.2個人才能得以展示,體現成就感
課題研究是物理教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廣大物理教學工作者的青睞.在課題申報的過程中,不僅考驗課題負責人的選題能力,還考驗教師對課題研究的預判能力.本次項目立項,既展示了課題研究組成員的集體智慧,還展示了每個人才能.
2.3引領學校課題研究
課題組成員的充分準備、積極參與、不懈努力為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基礎保證;學校領導的參與建立了領導機制;財力物力的投入為課題的開展提供了后勤保障.它必將開辟我校物理課題研究新篇章,引領我校課題研究的深入開展.
3農具制作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
調查發現,利用物理知識的傳統農具很多,像高架、搭斗、舂、枷擔、犁鏵(鏵口)、耙子、牛打腳、鋤頭、鋼釬等利用了杠桿原理;水車、抽水機等利用了能量轉化原理;石磨、脫粒機、風簸等利用了輪軸原理.說明了勞動人民在完成勞動的過程中,自覺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課題研究讓我們的思想意識不斷升華
(1)拓展和補充教材中適合農村初中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拓寬知識視野,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升我校物理教學質量.
(2)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了解農村勞動人民利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弘揚農村傳統文化.
(3)在物理教學中不斷引入農村傳統農具的使用,培養學生參與勞動的熱情,調動學生利用物理知識創造出適合現代農業生產的勞動工具,為我國農業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不斷提升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