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美玲
光現象是初中物理較為重要的一部分知識,由于近年來中考注重對物理知識應用的考查,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成像規律的應用以及利用透鏡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中考命題的熱點.筆者將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了梳理,概括為三方面知識點和五種基本題型.
1三方面知識點
知識點一:三個成像區
(1)物距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
(2)物距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像在2倍焦距以外.
(3)物距u 知識點二:兩個特殊點 像的性質發生突然變化的兩個特殊點:一個是焦點F,另一個是二倍焦距處. 焦點:焦點是物體成虛像還是實像的分界點.把物體放在焦點上(u=f)時,不能成像;把物體放在焦點以內(u 知識點三:一個動態特點 物體沿凸透鏡主軸移動時,物、像移動的方向一致.當物體成實像時,物體靠近透鏡移動,則透鏡另一側的像遠離透鏡,像變大;當物體成虛像時,物體靠近透鏡移動,則物體同側的像也靠近透鏡,像變小. 2五種基本題型 基本題型一:確定像的特點 例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20 cm的紙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當物體放在離凸透鏡30 cm,并移動光屏,在光屏上成 A.倒立的縮小實像B.倒立的放大實像 C.正立的放大虛像D.無像 解析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透鏡30 cm處,焦距為20 cm,物距f 基本題型二:確定焦距范圍 例2在關于凸透鏡的成像實驗中,將物體放在距透鏡20 cm處,這時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的大小范圍為. 解析物距u=20 cm,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滿足f 基本題型三:確定物距或像距 例3航空拍攝人員從高空給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機鏡頭焦距為60 mm,則膠片與鏡頭的距離應 A.大于120 mmB.恰為120 mm C.小于60 mmD.略大于60 mm 解析照相機利用物距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原理制成的,此時像距f 基本題型四:確定物距或像距變化 例4用鏡頭焦距不變的照相機,給某人照了一張全身像,再用它給這個人照一張半身像,應該使 A.照相機與人的距離增大,暗箱長度縮短 B.照相機與人的距離增大,暗箱長度伸長 C.照相機與人的距離減小,暗箱長度縮短 D.照相機與人的距離減小,暗箱長度伸長 解析拍半身像與全身像相比像變大了.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小,像距就增大,像也變大.因此應使照相機與人的距離減小,暗箱長度伸長,選D. 基本題型五:確定像的移動方向 例5一物體從遠處向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勻速移動,則物體的像 A.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像距越來越小 B.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像距越來越大 C.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像距越來越大 D.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像距越來越小 解析根據凸透鏡成像的動態特點,像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同. 物體從遠處向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移動,也就是向靠近焦點方向移動,此時像變大,像距也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