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作為其基礎產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本文就交通運輸的發展對國民經濟效益的影響作出以下的論述。
關鍵詞:交通運輸;發展;國民經濟;重要性;效益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交通運輸的發展,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樣,因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推動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交通運輸的需求過去有句口號叫“要致富先修路”,現在的說法是修小路就小富,修大路就大富,不修路就別想富。尤其在黨的十四大之后,加快經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的首要任務。這對交通運輸無疑是一種壓力和考驗,同時也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說明了交通運輸的重要性,同時也說明經濟發展的速度已超過交通運輸發展的腳步。使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因此如何快速發展交通運輸,使其與經濟發展速度相匹配,更好的增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已成為目前十分迫切也非常重要的問題。
2 交通運輸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先行官,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交通運輸的需求是緣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貨運量的增加,人們出行的頻率增高,兩者之間相互依托,唇齒相依。交通運輸業的繁榮帶動了國民經濟發展,同時交通運輸業也是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的。從50年代初期,由于工農業的發展迅速,運輸量呈逐年上漲趨勢,經濟發展速度略顯滯后。可以看出,交通運輸的發展對帶動國民經濟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相反,也正是國民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和崛起。過去,人民生活水平低,國民經濟水平較差,交通工具落后,成本低,速度慢,人們的花銷也少。隨著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型后,人們對于時間的觀念超來越強烈。在交通運輸方面,安全、快捷被放在首要位置,甚至高速公路已經開設綠色通道,以保證貨物運輸的時效性。兩者的發展,在速度上基本上成正比,且有規律可循。就目前看,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已扭轉了前些年的局面,相較于現在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勢頭更猛。也正因為如此,更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服務質量,更好的為國民經濟發展服務。
3 交通運輸滯后制約國民經濟的發展
我國交通運輸方式主要有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和管道運輸。在七八十年代,我國交通運輸滯后的狀況非常明顯。在公路運輸方面,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總里程數少,公路等級低,路況較差,甚至有些偏遠地區還沒通上公路。雖然隨著經濟發展,公路運輸條件優于之前,但相較于客流量及貨物運輸量,還是略顯落后,交通堵塞問題也已成為家常便飯。在鐵路運輸方面,鐵路線路少,通過能力不足,已經呈現超負荷狀態。在水路方面,主要港口的泊位少,吞吐能力不足,輸送貨物不及時,經常造成壓船或壓貨的情況。
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經濟發展受交通運輸制約的問題更加突出。交通運輸的滯后制約經濟發展,同樣,經濟發展緩慢也阻礙和制約了交通運輸的建設和發展,惡性循環。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也充分認識到了這一點,并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加大對交通運輸項目的投入力度,完善交通基礎設施,促進陸海空運輸的全面快速發展。到九十年代末期,交通運輸已經基本形成體系。公路方面以干線公路為骨架,多條支線縱橫交錯,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大大提高了交通運輸的能力。近年來,國家也在不斷加大對交通運輸建設的投入,并深化交通運輸行業的改革。通過科學的管理,政府的大力支持,行業內部的不斷改革,各種關系的理順,經營機制的轉換等手段,交通運輸行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面越來越廣,基本實現了“條條大路通羅馬”的交通體系。同時因為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的發展。
4 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舉措
交通運輸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直接或間接的創造了很多價值,如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就業機會的增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目前的交通運輸相較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還是略顯滯后的。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緩解交通運輸的緊張狀況,使國民經濟良性、穩定發展,是十分重要,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首先,制定交通運輸長遠規劃。從宏觀上目光要放長遠,要制定交通運輸業的中長期規劃,與時代接軌,緊跟經濟發展步伐,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并嚴格遵守及落實。既要力爭在最短時間內使交通運輸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距離縮短,又要著眼于長遠的發展。
其次,優化產業結構,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產業管理機制,在發展中不斷總結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產業結構更加完善。如對城市交通布局的合理規劃、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重點交通運輸項目重點扶持、形成有效的交通管理系統,以達到為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保駕護航的目的。
第三,加大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規模。交通運輸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和基礎產業,對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不能引起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勢必對國民經濟發展及經濟的增長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沒有交通運輸這個系統做后盾,就沒有國民經濟的迅猛發展。所以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整體局面中,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加大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規模,對實現交通運輸業與國民經濟的合理布局、協調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四,深化交通運輸體制改革。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加深,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不斷擴大,以公路、鐵路為主要運輸方式,輔以航空及水路運輸的模式已初步形成。早期的運輸模式運輸成本低,設備的安全性差,速度慢為主要特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運輸行業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快速、安全、便捷,已經成為現代交通運輸業的代名詞。相應基礎設施的建設,多種運輸方式的結合,資源結構的優化,完善的競爭機制,對于實現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穩健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推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5 總結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經濟發展的命脈,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交通運輸業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顯而易見。最顯著的就是對國民經濟的增長,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業率的增加等等。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目前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交通運輸總量對于高速發展的經濟來講,還是略顯不足,要想再上一個臺階,還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發展規模,加大交通運輸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以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國民經濟更快、更穩、更好的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連新澤,姚智禮.交通與經濟發展的相關性研究及其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0(35):278-279.
[2]張云,孫啟鵬,丁海鷹.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有關問題的探討[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3).
[3]劉秉鐮,趙金濤.中國交通運輸與區域經濟發展因果關系的實證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5(06).
[4]蔣超楠,孔維一,劉源楮.交通運輸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探析[A]第十一屆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技術學研究會論文集[C],2012.
作者簡介
張爽,國民經濟學專業,山東齊魯書社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