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苗+黃歆雅+李敏+周淋+周波
[摘 要]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專業對口化,許多近代新興的學科逐漸取代了舊的基礎類學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且基礎類學科的學生比起其他類學科的學生來學習任務更重、學習內容更枯燥、就業前景更迷茫,因此基礎類學科的大學生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對上述問題進行問卷調查,并通過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提出緩解基礎類學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基礎類學科;大學生;心理壓力;未來規劃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04-0095-03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斷改革,許多近代新興的更加職業化的學科逐漸取代了舊的基礎類學科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基礎類學科比起其他類學科來學習任務更重、學習內容更枯燥、就業前景更迷茫,這使得基礎類學科逐漸變成不被看好的冷門學科。而基礎學科類的學生也因為這些原因更易產生心理問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在2011年出版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所發表的《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中,就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專門提到,女性、基礎性學科、非重點高校,是就業難的三個群體。[1]
基礎性學科就業難,這是當前中國高等教育體制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應當引起重視。中國大學基礎學科的教育,從教育理念到課程設置都缺少就業目的與職業中心意識。比如數理化、文史哲,本來就不是實用性和技能性專業,并不能直接讓學生獲得就業能力。這些課程的功能,本來就是為了給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實用性學科提供基礎,但在大學里依舊將這些基礎課程當作最終的學習目標,導致很多學生認為“上了四年大學,結果沒用”。
筆者的項目組以湘南學院為例,用調查問卷的方式,針對基礎類學科的大學生,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設計了調查問卷:1.從高中到自己非理想的大學或專業形成的心理落差問題和導致的結果;2.對大學生涯迷茫所導致的問題及所做出的反應;3.對本專業枯燥的學習內容的抵觸和看不到就業前景的擔憂而形成的各種心理問題和具體表現。本項目組在校園三個不同的院系發放了1000份問卷,其中,數學與金融學院300份、文學院400份、外國語學院300份?;厥沼行柧?67份,其中女生占52.2%,男生占47.8%。通過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以及在校園中隨機采訪的學生的回答,我們得出以下結論,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基礎類學科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就業壓力是造成現今基礎類學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所謂基礎學科,是指研究社會基本發展規律,提供人類生存與發展基本知識的學科,一般多為傳統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歷史、文學等?;A學科,特別是其中的人文學科,基本不具備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條件。[2]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86.7%的我?;A學科類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來自于對未來的迷茫。這也反映出了一個事實:大學生畢業后就面臨著就業的問題,而基礎學科類的大學生學到的大多是較深奧的理論知識,實用性的知識很少?,F今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產生心理問題,最后不堪重負而自殺的基礎學科類大學生比比皆是:2014年,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研究生蔡某在宿舍內自縊身亡,死者在遺書中稱,畢業論文、找工作困難重重,無顏面對家人。[3]
(二)學業的壓力也是造成基礎類學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基礎類學科比起其他類學科來學習任務更繁重、學習內容更枯燥,學習上的困難也給基礎學科類的大學生不小的壓力。調查結果中,來自學習方面的壓力占了一定的比重。在我校的調查結果中,46.2%的基礎學科類學生都不是自愿進入現在所學專業的,而是調劑過來的;有一半的學生不喜歡自己專業的;56.34%的基礎學科類大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枯燥且有難度。隨機采訪的結果是大部分非基礎類學科的大學生也覺得基礎學科類的專業知識很難??上驳氖?,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45%的學生覺得自己的專業難以啟齒,而超過半數的人表達不滿的方式僅僅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可見大部分學生還是接受自己專業的。
(三)心理問題長時間得不到及時疏導也是造成基礎學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
心理問題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的大腦中樞神經控制系統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它會間接地改變人的性格、世界觀及情緒等。[4]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0%的人都覺得現在的大學生活與自己理想中的大學生活不一樣。大部分高中生理想中的大學生活都是高中教師形容出來的,其和真實的大學生活并不一樣,而這些不一樣給將近70%的學生帶來了較大的心理落差。心理的落差主要來自于學校環境、專業的不稱心、人際交往的不愉快等。然而,他們并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排解這種心理的不平衡,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了把問題悶在心里或用沉溺于小說、電視劇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心理落差,但是這些方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二、正確認識基礎類學科是緩解基礎類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前提
(一)基礎類學科的重要性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財源調查時對基礎學科的定義是:基礎學科的研究目的是獲取被研究主體全面的知識和理解,而不是去研究該主體的實際應用。[5]
雖然基礎類學科在就業上的針對性不強,但是基礎學科好比樹根,應用學科好比樹冠,雖然樹根被深埋在地下默默無聞,樹冠榮華在外并高高在上,但兩者實際是相互依存的?;A學科與應用學科的關系就好比樹根與樹冠的關系,文理等基礎性學科是知識的源頭,是一切應用性學科發展的基礎和后盾。它以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為主要目的,其雖然不能直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它卻從根本上制約著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科學研究的水平。[6]由此可見,基礎類學科是十分重要的。
國家現在越來越重視基礎類學科的教育。由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于2009年啟動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珠峰計劃”),是國家為回應“錢學森之問”而推出的一項人才培養計劃,旨在培養中國自己的學術大師。該計劃將首先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基礎學科開始試驗,努力使參加該計劃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由此可見,國家對基礎學科相當重視,而基礎學科類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受到重用。
(二)外界流傳的熱冷門專業并不靠譜
以錄取分數的高低、就業后的報酬或者工作性質來判斷專業的冷熱,并不靠譜?!吨袊嗄陥蟆吩l表一篇題為《六成大學生認為高校存在經管熱而基礎學科偏冷現象》的新聞,文中寫到:一些填報經濟管理類專業卻未能如愿的學生,已經在考慮通過轉專業進入經管專業。近幾年,大學經管專業普遍火爆,報考人數和招生分數都水漲船高。與此相對,一些基礎科學專業卻備受冷落,成為很多學生被調劑到的專業。[7]有些人僅僅只是看到金融專業畢業以后更易找到工資高的職位,卻沒有意識到其同時存在的更大風險。其實,有些專業屬于畢業后薪水起點不高,但是有穩定發展前景的;而有些專業大學生畢業后薪水起點雖然高,但未來的發展空間很可能會受到一定限制。
(三)基礎類學科大學生的發展前景很好
基礎類大學生憑借在專業中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招聘會上更受公司的青睞。近年來社會上出現了“基礎學科求職:碩士生不如本科生”的現象。復旦哲學學院邀請了24家校友企業舉辦了“第二屆校友企業春季招聘會”,面向全校學生提供了近百個崗位。有記者在招聘會上發現,前來招聘的校友企業對基礎學科碩士生的青睞度明顯不足。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像哲學、歷史、數學這樣的專業,本科生年紀輕,可塑性比較強,招進來以后還能進行再培訓,其憑借在專業中培養的邏輯、思維能力,工作能很快上手。[8]
三、緩解基礎類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需要大家“多一點點”
(一)學校給予的鼓勵和支持“多一點點”
大學生是相對弱勢的一個群體,因為其沒有足夠的閱歷,心理承受能力也比一些社會人士要差得多。國家十分重視現代青年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作為青年的中堅力量,是國家特別關心的群體。作為學生們生活學習的場所,大學不僅僅要提供先進的學習設備,還應給予學生適當的關心和鼓勵,定期組織學生進行心理測試,并請心理教師對部分心理狀況不樂觀的學生給予幫助等。
(二)教師的關心“多一點點”
學術類的課程本來就枯燥乏味,加之課程又難懂,這更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的情緒。其實只要教師多關心學生一點點,多鼓勵一下,就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致。對于有難度的課程,任課教師應該盡量講得生動、易懂并且仔細,要讓學生了解到學這門課程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開設這門課程的原因和此課程的魅力所在;對于明顯對該課程反感的學生,教師應該加以指導、關心、鼓勵。對于非自愿學習此類專業的學生,教師應關注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心理變化,讓他們充分了解所學專業的特點和性質,解答他們的疑惑,幫助學生打破心理的障礙,接受自己所學的專業,體會其中的樂趣。
(三)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多一點點”
班級應當多組織集體活動,如班會時的小游戲、周末時的班級踏青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多相互溝通,多了解,培養深厚的同窗情誼;還可以開設各種與專業知識相關的活動、游戲,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既得到放松,又加深對本專業的認識。
人不是生來就孤獨的,多參加學校、院系、班級組織的活動,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能放松自己的心情;心里有困惑的時候要找人傾訴,不能憋在心里,否則問題會越演越烈。
(四)自己的努力“多一點點”,自信“多一點點”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蓖瑯樱晒Φ拿卦E不在于一蹴而就,而在于你是否能夠持之以恒。大學生應正確認識自己的專業,了解自己的專業,接受自己的專業,并且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A類專業并不遜色于應用類專業,只要自己對四年的大學生活做一個詳細的規劃并堅決實行,目標就能夠實現。大學以自我學習為主,若是實在不喜歡自己的專業,可以在課余時間努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但專業知識也不能落下,遇到難題要勤學好問。要學會自信和堅持,不能被困難打倒。當代大學應為自己的未來描繪出一幅藍圖,并為之努力,因為努力才會有收獲,有目標就要行動。
[ 參 考 文 獻 ]
[1] 蕭鳴政,郭麗娟.中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白皮書[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5] 百度百科.基礎學科[EB / OL].http://baike.baidu.com/view/2609094.htm
[3] 何偉杰.中大研究生宿舍內自縊身亡[N].羊城晚報,2015-05-05(23).
[4] 搜狗百科.心理問題[EB / OL].http://baike.sogou.com / v2658366.htm.
[6] 王樂.高校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協調發展對策研究[A].1672-0768(2008)06-0072-04.
[7] 林穎穎.基礎學科求職:碩士生不如本科生[N].新聞晨報,2009-04-10(05).
[8] 孫震.六成大學生認為高校存在經管熱而基礎學科偏冷現象[N].中國青年報,2014-10-14.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