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提出了要求,教師需要的對摒棄以往教學中不好的部分,將好的繼承,并創新適應新課程的教學方法。本文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上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管理;對策
新課程將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將教材內容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緊密結合,改變了學生被動單一地接受知識。這也要求教師要轉變思想,創新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能培養學生能力的課堂,提高教學的效果。
1 新課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要求
新課程對初中語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實現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轉變思想,改變傳統語文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傳授知識為了應試教育的想法。要以學生為主,將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
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不應該局限于課本進行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與現實世界相結合,開闊自己的眼界,提高語文的實踐的能力。語文教師也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盡量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改進語文課堂的教學管理方法,主要通過利用鼓勵的手法,活躍課堂氣氛,解決課堂中存在的隱性問題,進而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知識的欲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角色難以轉換
傳統的教育是以教師為傳授的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而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進行學習。真正的初中語文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為的是要徹底改變教師“填鴨式”教學方法。
但是部分教師并沒理解新課程的意義,沒有轉換為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在初中語文課堂上使用“教師講,學生聽”的“鏡面教學”方式,過分的堆砌課本中的知識點,直接讓學生記憶,沒有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十分低下,并沒有符合新課程的教育理念。這樣就導致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主動求知的意識,這種愿望被教師繁瑣的講授所代替了,導致學生必須認真聽課。作好筆記,并完成教師安排的作業。而語文教師往往又不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分數來決定學生的好壞,沒有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的教育中要著重強調師生之間的交流,不能像傳統模式中,教師講,學生聽。也不能放任學生一直討論,教師不傳授知識。在學生進行討論的同時,教師要客觀的進行引導,及時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引導,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見解。
(二)課堂教學效率低
一直以來,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很低,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主要原因就是教師自身的語文素養并不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中學語文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的提高自我修養和專業的知識水平。
有很多教師沒有好好的利用課上的45分鐘,教師在教學之前必須將課堂上的所要教授的知識進行捋順,在課堂上要根據預設的步驟進行完成,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環節要做好調控,收放得當,避免寶貴時間的流逝。
(三)課堂教學中的弊端
在任何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要將課本中的知識點與實際相結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也是一樣。有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不進行備課,會導致在課上空有教材卻無話可說的現象出現。還有一部分教師根本不理解新課程的含義,空講理論知識,無法面面俱到,導致學生什么都沒有學到。年輕教師還喜歡在課上搞“花架子”,只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活躍程度,而忽略了課堂教學的真正目的是教授學生專業知識以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但過分推崇形式主義會讓學生真正能學習知識的時間少之又少。
(四)現代化教學設備使用情況不盡如人意
現代化教學設備進入課堂,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直觀性、知識性和拓展性上都很好地彌補了傳統課堂的缺陷,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十分有利。因為簡單的粉筆教學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課堂物質需求了,使用多媒體軟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進行了解,避免了學生對著課本空想的事件發生。我們的語文課程使用的教具少,不像數理學科,在課堂上有多種教具的使用和實驗的操作,從而學生的興致很高。其實現在很多學校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但有些中學語文教師不愿操作多媒體,覺得要制作課件和使用很繁瑣,還是在教學時習慣于只使用一本書一支粉筆,不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這就使得多媒體設備成為了擺設,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率很低。
3 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新課程的不斷推進,對語文教師的要求也愈加提高。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不但要擁有扎實的語文基本功,還要對各科知識有一定的積累。隨著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新課程不但要求教師轉變思維還要求教師使用創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因材施教,做好學生的指路明燈。
優秀的語文教師還有擁有完整的人格和脫俗的氣質,兼具樂觀而又溫順的性格,能和學生打成一片,具有親和力,這些品質和性格對學生人格的塑造有重要的影響。
中學語文教師在授課時,一定要有很強的課堂教育掌控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將每一個學生融入教學活動當中,完成該堂課的教學目標,繼而使課堂更加精彩。善于掌握課堂的節奏,引導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的融入課堂之中,體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
(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課堂氣氛是指課堂教學群體的心理情緒,是課堂教學賴以發生的心理背景。在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學準備。新課程強調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語文的教學能局限于書本,要與現代社會的時代性相融合。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的時必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將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與學生雙方要達成共識,建立起中平等友好的關系,只有學生在課堂上學的愉快,才能學的主動。
例如在學習《愚公移山》時,教師可以在課上安排學生用舞臺劇的形式將對話的部分演繹出來,可以鼓勵他們搭配當時的服裝進行聲情并茂地朗誦表演;或者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視頻,將學生帶入當時的情景之中,如臨其境,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拓展遷移環節,還可以設置辯論賽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還有在學習《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時,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初,播放好漢歌,將學生帶入情節。再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向學生展示魯提轄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從而再將學生進行分組,進而引導學生了解魯提轄這個人物,讓學生對魯提轄進行總結。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扶手”的作用,幫助學生多方位的探討魯提轄的人物性格,最后在好漢歌的樂曲聲中結束這堂課。
(三)開發多種語文教育活動
初中語文教師要將語文和生活進行結合,在生活中將抽象的語文知識生活化。例如在學習《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時,通過欣賞詩歌可以得出,人要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苦惱的時候不要心急,要善于忍耐因為一切都會過去,歡樂永遠不會被憂傷所掩蓋。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舉行朗誦比賽,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實際,談談自己被生活欺騙的經歷,用兩種態度進體會自己的心情。做到遇事要樂觀向上,不要悲觀的看待事物。
教師在開展進行語文活動時,首先要確定開展本次活動的目的。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為了活動更好的實施,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討論,一起制定活動計劃。其次,要確定活動的步驟,圍繞學生設置的主題,將學生進行分組,明確小組內部的分工。最后在開展活動的同時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研究實效。
(四)完善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
要建立完善的語文新課程的評價制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書本上的知識,還有要學生的人格進行培養,“做好人再做學問”。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形成完整的評價制度,使評價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通知還要落實課堂教學的評價的實施,充分調動教師實現自己價值的積極性。
學校在管理中,需要鼓勵教師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來為初中語文的教學注入新的活力。要堅持量化制度的考核,要結合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相兼顧,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由學生組成的考評小組,客觀的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的積極性,增加課程的創新點。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的在教學中進行探索,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教師之間也要相互進行交流、學習,并探索出新的教育方式解決新課程改革所帶來的問題。尊重學生的想法,在實踐中進行改進,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推動整個語文學科的穩步前進。
參考文獻
[1]馬小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探究式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1,25:81.
[2]曲彭杰.初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存在問題及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05:50-51.
[3]黃莉.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學周刊,2015,08:116.
[4]楊桂軍.淺析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亞太教育,2015,24:69.
作者簡介
韋莉(1979-),女,廣西玉林,廣西師范大學2013級教育碩士,廣西玉林市玉州區第九初級中學,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