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東萍 費金有
1教學目標
1.1知識和技能
(1)認識光的折射現象.
(2)知道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的折射規律.
(3)了解光在折射時光路的可逆性.
(4)初步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中有關現象.
1.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實驗操作、歸納、總結能力.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折射現象的美妙,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尊重科學,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濃厚的學科知識.
2教學重點
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的折射規律.
3教學難點
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另一種介質中的折射規律,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的有關現象.
4設計理念
(1)重視演示實驗、分組實驗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引導學生分析、歸納與總結.
(2)重視學生的協作和會話過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合作;加強“師生”,“生生”交流.
(3)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發展潛能;在教學中鼓勵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發表各自的想法,為學生提供展示個人思想的空間.
(4)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先易后難展開教學.注重運用本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
5器材準備
激光筆、水、水槽、牛奶、燒杯、折射演示器、水槽、硬紙片、蚊香等.
6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小組探究.
7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給學生演示兩個小魔術:硬幣在水中上升、筷子在水中彎折.
2.提出問題:為什么會產生這些現象?
學生認真分析、思考.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體驗引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求知欲.
二、新課教學
(一)介紹光的折射現象
1.做一個小實驗,光線由空氣斜射入水中時,光線的傳播方向是否會發生變化?
器材:激光筆、水、水槽、蚊香、牛奶、火柴.
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所演示的實驗.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領悟光線發生偏折是真實的現象.
2.提出問題:你看到什么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從而引出光的折射現象定義)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
學生踴躍回答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了偏折.
設計意圖:初步領悟光的折射現象及光折射的定義.
3.介紹實驗光路圖
(1)在黑板畫出光折射的光路圖.
(2)介紹光折射的一些名詞術語.
學生認真聽講.
設計意圖: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內容,分小組做實驗,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規律
提出問題:光在折射時遵循什么規律?
器材∶激光筆、牛奶水、光折射演示器.
學生猜想.
探究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線發生怎樣的變化?
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展示、交流得到的實驗光路圖及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繪制實驗光路圖,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實驗結論,并提出疑問:在實驗過程中是否觀察到其他光線.
學生認真觀察和自己小組得到的結論是否一致.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物理的自信心.
探究2光從水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發生怎樣的變化?
找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展示、交流得到的實驗光路圖及結論.
學生認真聽講并積極思考回答:實驗中出現了反射光線.
教師總結實驗結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探究3光線垂直入射到界面,折射光線發生怎樣的變化?
請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展示、交流得到的實驗光路圖及結論.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繪制實驗光路圖,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實驗結論.
學生認真觀察和自己小組得到的結論是否一致.
設計意圖:畫光的折射光路.
(三)光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提出問題: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依然是可逆的嗎?請兩名學生上前給大家演示如何驗證光的折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學生動手操作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繪制實驗光路圖,得出結論.
認真觀察和自己小組得到的結論是否一致.
教師總結實驗結論:通過以上幾組探究實驗,對光的反射規律進行總結.
學生認真聽講.
設計意圖:也是本節的重點,通過作圖可以幫助同學們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問題變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
(四)簡單解釋折射現象
解釋在課前所做的兩個魔術的原理——光的折射現象.
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其他同學注意觀察.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知道學習物理非常有用,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光的折射現象,知道光在折射中遵循的規律,并學會了用光的折射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學生認真聽講、記錄.
(六)布置作業
1.用一束光向玻璃磚入射,將會看到哪幾種折射現象?試試看并畫出光路來.
2.請你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光的折射,生活中會出現什么樣情景?請寫出兩個合理的場景.
學生認真聽講、整理、總結.學生課后完成.
設計意圖:鍛煉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聯系實際,獲得對自然現象的熱愛.
8板書設計
一、光的折射
二、光的折射規律
三、生活中的折射現象
9教學反思
老師在課堂上充當的是一個“導”的角色,“導”的結果取決于你對學生了解的多少,你對本課難易程度的把握.在本節課中有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1.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整堂課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師生配合、學生合作較好.
2.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通過實驗探究規律.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物理學習的實驗特色,從而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度.讓學生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是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一個良好時機.
3.學生對于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兩角的大小關系理解較好,并能總結出在空氣中的角始終是大角.
4.實驗和媒體相結合,在學校器材不足的情況下自制教具可折疊的光屏,加深了學生對折射規律的印象.
當然本節課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1.整堂課雖然氣氛較活躍,但語氣語調較快,沒有把握好時間.應加強學習時間控制,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須設定時間,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使學生在有效時間內,獲得最大收獲,讓本節課顯得更完整.
2.對本次課的準備不夠充分,有些實驗現象來不及調整實物展臺的效果.“光的折射現象”演示實驗還有待改進.
【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資助項目(研創新20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