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娟娟,夏俊博.洛陽東方醫院老年病科,河南洛陽 47000;.河南省職工醫院神經內科,河南鄭州 450000
?
2型糖尿病合并不良情緒狀況調查及對治療與預后的影響
馮娟娟1,夏俊博2
1.洛陽東方醫院老年病科,河南洛陽471000;2.河南省職工醫院神經內科,河南鄭州450000
[摘要]目的調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不良情緒狀況,并探討對患者治療與預后的影響。方法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符合WHO診斷標準的70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70例同期體檢健康者為對照組,調查兩組焦慮、抑郁狀況并探討其對T2DM患者治療和預后的影響。結果研究組抑郁發生率(31.43%)和焦慮發生率(34.29%)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且各組女性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經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SAS評分(42.11±4.21)分和SDS評分(44.02±4.68)分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增加,經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糖尿病病程(6.88±4.21)年和血糖達標時間(16.32±1.63)d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延長,而FBG(11.73±1.63)mmol/L、2 hPBG(14.83±1.82)mmol/L、HbA1c(10.34±1.33)mmol/L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增加,上述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T2DM會增加不良情緒的發生,且影響T2DM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給予及時、有效干預。
[關鍵詞]2型糖尿病;不良情緒;治療;預后
2型糖尿?。═2DM)被認為是一種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率正呈不斷上升的發展趨勢,而研究認為心理因素在疾病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1-2]。國外學者的調查結果顯示[3],大約有15%~20%左右T2DM患者會合并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質量,而近些年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也逐漸開展。該文將針對T2DM患者合并不良情緒狀況進行調查并分析其對患者治療和預后的影響,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該院收治的70例T2DM患者的臨床資料,以為臨床研究提供依據,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收治的符合WHO診斷標準[4]的70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組,包括男33例,女37例,年齡42~74歲,平均(51.33±4.39)歲,病程2~17年,平均(8.72±1.13)年,另選取70例同期體檢健康者為對照組,包括男30例,女40例,年齡40~76歲,平均(53.23± 3.24)歲。上述對象均排除嚴重精神疾病患者或近3個月內未服用任何精神藥物者、伴有免疫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者,均為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書,且對照組和研究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SDS)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SAS)對上述對象不良情緒狀況進行評定,分值越高說明患者抑郁、焦慮程度越嚴重。T2DM患者根據是否合并不良情緒而分為合并焦慮抑郁組和未合并焦慮抑郁組,均給予糖尿病的常規藥物治療,包括胰島素類制劑、胰島素增敏劑、促胰島素分泌劑等等。使用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記錄患者血糖達標時間及糖尿病病程。
1.3統計方法
數據輸入電腦并使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系統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2.1對照組與研究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研究組抑郁發生率(31.43%)和焦慮發生率(34.29%)均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且各組女性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經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對照組與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SAS評分(42.11±4.21)和SDS評分(44.02±4.68)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增加,經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對照組與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分,(±s)]

表2對照組與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比較[分,(±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對照組研究組組別30.24±3.32 (42.11±4.21)a29.63±3.92 (44.02±4.68)aSAS評分 SDS評分

表1對照組與研究組焦慮、抑郁情況比較
2.3合并抑郁、焦慮對T2DM患者治療與預后的影響
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糖尿病病程(6.88±4.21)年和血糖達標時間(16.32±1.63)d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延長,而FBG(11.73±1.63)mmol/L、2 hPBG(14.83± 1.82)mmol/L、HbA1c(10.34±1.33)mmol/L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增加,上述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合并抑郁、焦慮對T2DM患者治療與預后的影響(±s)

表3合并抑郁、焦慮對T2DM患者治療與預后的影響(±s)
注:與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比較,aP<0.05。
未合并焦慮抑郁組合并焦慮抑郁組組別4.22±0.54 (6.88±4.21)a糖尿病病程(年)7.55±1.28 (16.32±1.63)a血糖達標時間(d)8.11±0.34 (11.73±1.63)aFBG (mmol/L)11.52±1.72 14.83±1.82)a7.23±0.87 (10.34±1.33)a2 hPBG (mmol/L)HbA1c (mmol/L)
2型糖尿病是一種因慢性代謝異常而引起的終身疾病,患病率正呈急劇上升的發展趨勢,使其成為一項世界范圍的公共衛生問題,因疾病不能根治,且心血管、腎臟等多種慢性并發癥所致的臟器、器官功能障礙使得患者背負沉重的精神負擔,導致其出現不良情緒,且發生率較高[5-6]。
近期有研究已經證實[7],不良情緒對糖尿病的發病及治療效果影響較大,已成為廣泛關注的重點問題,以往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往往只注重血糖的控制,而忽略患者心理狀態情況,隨著近些年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關注糖尿病患者伴發的不良情緒[8]。其中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會通過免疫調節、神經內分泌等途徑影響患者血糖控制及并發癥的發生,且二者之間相互影響、促進,形成惡性循環[9]。
該研究調查T2DM患者與健康者不良情緒的發生情況得出,T2DM患者抑郁發生率(31.43%)和焦慮發生率(34.29%)均明顯增加,患者SAS評分和SDS評分顯著增加,且各組女性發生率明顯高于男性,結果說明糖尿病會增加患者不良情緒的發生,且女性較男性在就業及生活方面的壓力更大,對應激反應更加敏感且缺乏有效應對策略,因此其發生率較男性更高。
不良情緒會影響疾病的控制。研究認為,糖尿病會增加焦慮、抑郁的發生風險,而焦慮和抑郁情緒又會降低患者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糖尿病的危險性,而不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10]。該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糖尿病病程和血糖達標時間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延長,而FBG、2 hPBG、HbA1c均較未合并焦慮抑郁組患者明顯增加。分析不良情緒作為一種應激會通過一系列生理機制而誘發或加重糖尿病進程,成為糖代謝紊亂的主要影響因素,且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加藥物治療的難度,導致效果不佳。
綜合上述研究,T2DM會增加不良情緒的發生,且影響T2DM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給予及時、有效干預,以提高藥物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宇,何國平,秦月蘭,等.社區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9):2829-2833.
[2]洪梅,楊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況分析及護理體會[J].醫學臨床研究,2011,28(10):2025-2026.
[3]程瑞彬,朱亦壟.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發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1,40(8):775-777.
[4]張婭妮,孫連慶.中老年2型糖尿病并發焦慮抑郁情況調查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3,42(11):1546-1547.
[5]李楊梅,張超.焦慮抑郁情緒障礙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中國醫療前沿,2013,8(12):3-4.
[6]陳湘,譚子強.2型糖尿病焦慮、抑郁調查及對糖尿病治療效果的影響[J].醫學臨床研究,2010,27(8):1454-1455.
[7]趙晶,婁培安,張盼,等.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和抑郁現狀及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7):615-619.
[8]王萍,辛梅,苗娜,等.2型糖尿病患者焦慮、抑郁與疾病認知、應對方式相關性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7):20-23.
[9]甘莉.2型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相關治療方案的認識及焦慮情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10):1573-1574.
[10]張玲,李新勝.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焦慮調查及對治療與預后的影響[J].臨床薈萃,2012,27(4):317-318.
收稿日期:(2015-11-04)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03.052
[通訊作者]夏俊博(1982.7-),男,河南睢縣人,碩士,研究方向:腦卒中及血管性癡呆。
[作者簡介]馮娟娟(1982.5-),女,河南洛陽人,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內分泌專業。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062(2016)02(a)-0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