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部長王毅在美回答臺灣問題時,破天荒地沒有提及“九二共識”,卻談到了“他們憲法”。這是兩岸分離六十多年來高層領導人首度公開談及“他們憲法”的議題。“憲法”議題茲事重大,王毅話音剛落,就在海內外引發熱烈討論。
王毅表示,臺灣執政者是依照他們的“憲政體制”而當選,如果上任后違反“憲法”,那是難以想象的,也是無法持續的。王毅還特別強調,目前臺灣距離5月20日的“政權交接”還有一段時間,“希望、也期待到那時候,臺灣新的執政者會以自己的方式,表明愿意繼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愿意接受他們自己憲法所規定的大陸、臺灣同屬一個中國”。“既然是按照目前他們的憲政選舉出來的,就不能違反他們憲法的規定;他們的憲法規定大陸和臺灣是一個國家,這是非常清楚的”。
針對王毅以“他們的憲法”一詞形容“中華民國”憲法,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接受臺灣“中央社”訪問時,僅以簡短回復稱,大陸的對臺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眾所周知”。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在此之前大陸從未以任何方式提到過他們“憲法”或者“憲政”問題,更沒有以其中的表述作為探討兩岸關系發展的法理依據。王毅曾長期擔任中央臺辦主任,具有極其豐富的處理涉臺議題的實務經驗,此次首度拋出“他們的憲法”議題,想必絕非有感而發,而是經過精心準備,具有重要的觀察指標意義。
由于蔡英文曾經提出,要依據所謂的“現行憲政體制”來推動兩岸關系,王毅也論及到“憲法憲政”,臺灣媒體普遍認為這是大陸在釋放善意,“與蔡英文的相關說法有著明確的契合之處”,“這是否是在呼應蔡英文,予以外界非常意外的想象空間”,因而王毅的講話“是一次重大突破”。
對此,有關專家指出,毫無疑問,王毅關于“他們憲法”的相關論述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表明大陸在處理涉臺問題時,愿意展現巨大的彈性和靈活性,也愿意主動出擊,爭取能夠繼續維持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態勢。但真理往前多邁一步,往往就變成了謬誤,我們不應對王毅的這一說法過度解讀。例如,這并不意味著大陸接受了“中華民國”。再例如,這也并不意味著大陸已經接受了蔡英文的兩岸政策。
對于王毅的講話,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前處長包道格認為,“王毅的說法顯示北京目前至少已默許和接受蔡英文選后關于兩岸關系互動基礎的相關說法”。其實,這一理解也不準確。目前蔡英文在兩岸政策上僅僅提出“維持現狀”、“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等說法,卻并沒有接受“九二共識”及其核心內涵“一個中國”原則,在蔡英文明確接受“一中”原則之前,大陸無法也不可能接受蔡英文的相關論調。
專家認為,“他們的憲法”的提法,是釋放善意,但絕不代表大陸放棄“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