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毅(重慶市榮昌區古昌鎮人民政府 402460)
新時期村鎮建設管理工作探究
劉 毅
(重慶市榮昌區古昌鎮人民政府 402460)
在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里,加強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離不開對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的改革與創新。下面將從新時期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的原則入手,探究提出加強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的措施,旨在為相關實際工作提供借鑒。
新時期;村鎮建設;規劃;管理
村鎮建設管理工作是一項具備較強科學性的、在農村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集政策性、專業性與技術性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工作,其好壞與現代農業建設有直接關聯。由于村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科學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一)有機混合功能與空間
鄉村生活、生產與土地、空間使用的有機混合是一種有效率的體現,如家禽、豬必須在農房周邊散養,才能構成生產生活循環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環節。如果一味依據城里人的觀念實行集中飼養,那么不僅經濟上不合算,還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在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時應嚴格遵循有機混合功能與空間的原則,充分尊重傳統飼養模式,并通過拾遺補缺的方式對其進行優化,而不能依據城市規整模式將其完全推到重來。且站在種植業的角度,任何農作物的種植均是為特定的目的而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里發生的,如果在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中忽視這些特性,機械照搬城市的規劃模式來改造村鎮,結果只能是失敗。
(二)堅持推廣適用性技術
細致地、完整地保護鄉村生態循環鏈以及鄉村生產與生活混合的傳統,要盡可能通過微動力、小規模、符合既有生態循環鏈的適用性能源供應與環境保護技術,切忌盲目追求高新技術或盲目照搬城市大型的垃圾污水處理技術或設施。如在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中建設農村能源系統時,不一定要應用太陽能電池,首先應大力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其次要積極利用地熱能、壓縮秸稈等生物質能源,最后才是推廣沼氣、小水電、小型風能等再生能源應用技術,尤其要加強對工程施工適用性技術的推廣。
(三)不斷強化小城鎮規劃
不斷強化小城鎮規劃,盡可能帶動周邊村鎮快速發展。小城鎮在有效吸納村鎮富余勞動力就業、為農業提供規范化的產前、產中與產后服務、提高村鎮現代化水平等過程中有重要作用[1]。因此,村鎮建設管理工作務必要以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和諧社會的構建、為三農服務、推進新農村建設等為基本目標,堅持統籌城鄉,并按照不同地區村鎮的發展特點來明確其發展目標與職能定位,合理確定建設管理的標準,統籌安排村鎮的空間布局、土地利用等建設,帶動周邊村鎮不斷向前發展。
(一)完善村鎮建設規劃,引導村民規范建房
根據分類指導與因地制宜的要求,各級規劃部門應梳理已經完成的村鎮規劃,修編、完善那些缺乏操作性的規劃,重點解決村鎮規劃缺乏特色、類似甚至雷同、建設品位偏低等問題。同時,在對村鎮建設規劃進行編制與修改的過程中應充分征求村民意見,在村內公示規劃建設的成果,使規劃擁有可操作性,能真正符合村鎮實際,滿足村鎮真實需求,使村民接受起來更容易。當然,在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還應針對農村建房編制通用圖集,引導村民能合理規范地建房。一方面,當地的住房及城鄉建設委應組織設計單位及時編制一套獨具區域特色的、適合當地村鎮建房的通用圖集,在各村鎮村民申請建房時免費供其使用;另一方面,規劃建設管理部門應加大培訓農村工匠的力度,結合圖集開展培訓活動,提高村鎮建筑工匠的技能,規范村鎮建筑市場,引導村民有效規范房屋建設[2]。
(二)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提高監督管理質量
一是針對目標區域內的村民自建三層及以上、其他投資額超過30萬元或建筑面積超過300平方米的建設工程、村鎮建設規劃范圍里的衛生院、幼兒園、學校等公共建筑工程,都應嚴格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強制性工程建設標準開展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且目標區域內的任何加層擴建工程都必須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負責設計,再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承建;二是針對目標區域內的投資額不足30萬元且建筑面積不足300平方米的生產性建筑、市政基礎設施,以及居民自建兩層及以下住宅、村鎮建設管理范圍內的村民自建三層及以上住宅等建設活動,都應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立足當地實際,按照規定對其指導原則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三是針對村鎮建設管理范圍內的村民自建兩層及以下住宅的工程建設活動,基層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都要為村民提供技術性的指導與服務,通過監督管理的強化來提高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的質量。
(三)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確保村鎮安全生產
一是加強落實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制,盡早形成責權利相互制約的村鎮建設安全生產體系。進一步明確監管村鎮建設工程的質量與安全的職能部門,改進監管體制及方式,通過村鎮建設工程質量安全領導責任制的實施來建立健全工程項目的法人責任制;針對參建單位實施工程質量領導責任制與終身負責制,明確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中工程質量與安全的直接責任人、第一責任人,嚴禁村鎮建設管理出現真空狀態;行政主管部門需依法加強對工程施工現場的檢查與監督,抽查各個施工主體,落實施工單位的取樣、資質制度,詳細檢查和驗收施工關鍵工序、重點部位、現場起重機械、臨時用電等,從源頭上預防發生村鎮建設工程的質量安全事故。二是針對村鎮建設工程施工質量及安全實行保證金制度。全過程監督招投標過程中承諾的安全指標、質量目標,如果竣工驗收滿足要求,就返還其工程質量與安全的保證金,否則拒絕返還,并嘗試將該費用作為獎勵先進的資金,以實現以點帶面、鞭策后進的目的,真正確保村鎮實現安全生產。
(四)優化工程技術服務,科學實施建設管理
依據城鄉統籌的要求,需在村鎮建設管理工作中整合監管資源,充實工作力量,從人財物上向村鎮建設管理傾斜[3]。一是個村鎮要立足自身實際,根據人有崗、事就位原則完善建立村鎮建設管理機構,充實村鎮建設的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隊伍,延伸日常管理與技術性服務工作,建立從上到下適應村鎮建設點多、面廣、量大的質量安全管理體系;二是定期開展村鎮建筑質量安全、抗震防災等技術性措施的研究工作,編制易操作的建筑知識常識、標準設計圖集、施工技術方法等宣傳手冊,通過培訓及技術服務下鄉等活動的開展做到真正的標準下鄉、圖紙下鄉、技術下鄉、服務下鄉;三是引導城市的大專院校、規劃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力量深入村鎮開展對口支援、一幫一等活動,將他們在工程技術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科學實施村鎮建設管理;四是提高村民對建筑質量安全、技能以及抗震防災等重要性的認識,并加強開展對村民建房的踏勘、審批、驗收等工作,搞好村鎮建設管理的示范工程,為村民提供合理的、科學的建房方案,指導村民科學建房,避免盲目建設,引導村民通過選擇合理的建房方案達到節約資金的目的,讓有限的資金能用到房屋質量安全的提高及住房功能的改善上來,實現功能與空間的有機混合。
村鎮建設管理不僅是新時期的發展問題,更是改革問題,要想加快村鎮建設管理步伐,務必要立足于改革、著眼于發展。在實際工作中,相關部門及人員應嚴格遵循既定原則,加強開展村鎮建設管理工作,為村鎮建設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加快城鄉一體化及農村城市化等進程。
[1]郭清美.基于新農村建設下的村鎮建設管理探究[J].門窗,2014(10):382+386.
[2]尚學智.我國村鎮建設管理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 (20):208.
[3]陳璐.城鄉統籌背景下的村鎮建設管理——對國外先進經驗的借鑒[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1):18-19.
TU714
B
1007-6344(2016)06-02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