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志娟
在成長中修行,做高效班主任
□蔡志娟
何為高效?即是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時間里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務,而且質(zhì)量與其他人一樣好或者更好。鐘杰老師的《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一書通過一個個真實的事例,總結(jié)出如何做班主任才高效,令我大開眼界。
在本書的第一章里,鐘老師列出了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16個妙招。這些妙招都是她經(jīng)過反復驗證,最后總結(jié)出來的一套非常實用的方法,其中“百寶袋”“三字經(jīng)”“錯誤條”“任務變通”“缺點變特點”“背后夸贊學生”“愛的秘訣”等妙招,更是令我收獲不小。
把學生的“錯誤條”帶回家。作為班主任,都會有這樣的體驗:一番好心地向家長匯報孩子在學校所犯的種種錯誤,匯報次數(shù)多了,不僅會遭到學生的厭恨,也會引起家長不滿。特別是對于成績稍微差一點的學生,家長甚至會覺得老師看不起自己的孩子,沒有用心關(guān)注自己的孩子。對此,鐘杰老師通過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方法是:將學生所犯的錯誤以“敘述議論反思”的方式寫在“錯誤條”上,然后親自過目并簽字,最后寫上一句“請家長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做出恰當?shù)奶幚恚ㄇ胁豢纱蛄R孩子)”。孩子將“錯誤條”帶回家,家長閱讀后簽字,第二天再帶回學校交給老師。這樣,家長不僅及時了解了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也增進了對老師的了解,避免了不必要的尷尬和誤會。我將此方法運用在自己的學生身上,不僅成功地使學生改正了錯誤,更是獲得了家長和學生對我的信任,也為今后的家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懲罰。馬卡連柯說過:“懲罰不僅是一種權(quán)利,而且也是一種義務。”鐘老師認為,懲罰的目的是推動孩子心智成長,避免再犯錯誤,所以教師在懲罰學生的時候必須傾注滿腔的真誠與愛心,要讓學生心服口服。每當有學生犯錯誤時,我都遵照這個原則:于學生,無傷;于老師,無損;于家長,無怨,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懲罰。
教給孩子愛的秘訣。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我看來,愛的最大秘訣便是用行動去呵護他人的心,也就是愛人要愛心。愛是需要學習的,更是需要傳授的。
每年,我都會在剛開學時開展“感恩父母·孝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為主題的活動。這個活動持續(xù)半個學期,要求孩子們每天堅持為父母、老師或同學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并在每周班會課上討論與分享,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們體會到父母、老師的辛苦,也讓他們學會如何用愛來回報身邊的人。作為老師,我們要用智慧教學生如何用行動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以及一切值得愛的事物,學生懂得了如何去愛,相信他們也會為自己贏得愛。
在書的最后一章中,鐘老師主要通過個人的成長經(jīng)歷來闡述班主任專業(yè)成長的途徑。這使我明白,作為班主任除了要弄清楚專業(yè)成長方向之外,還要將之落到實處;要通過讀書、實踐、寫作三個方面來提高自己,只有堅持在閱讀中思考,在實踐中探索,在寫作中總結(jié),才能夠不斷進步。
讀鐘杰老師的《這樣做班主任才高效》,讓我懂得了如何在成長中修行自己,在學習中提升,努力做一個高效的班主任。
(作者單位:吉林省扶余市增盛鎮(zhèn)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