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6年5月21日《光明日報》報道,軍事醫學科學院所屬307醫院蛋白質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劉兵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湯富酬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袁衛平課題組,高效捕獲了稀有造血干細胞前體?!蹲匀弧冯s志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據介紹,造血干細胞發生具有時間窗口狹小、數量稀少、缺乏特異性表面標志的特點而使其起源的研究變得異常困難,體外再生更是一個極其復雜且精密調控的過程,至今沒有獲得成功。此前已經證實,造血干細胞主要產生于胚胎時期的血管內皮細胞,并經歷了兩個階段的“前體”中間狀態,最終發育成熟。課題組經過大量研究,成功實現了單個造血干細胞前體的分離及體內功能驗證,并利用條件敲除技術發掘出特異性調控造血干細胞發生的信號通路。最后,通過組間比對,挖掘出極具價值的造血干細胞前體的“特征基因”。這些基因不僅對于識別造血干細胞的特化過程,而且對于指導體外再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