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昌飛,張 絨
?
影響腦卒中患者并發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代昌飛,張絨
[摘要]目的分析導致腦卒中患者并發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P)的高危因素,制定防治對策,改善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方法對入選的280例腦卒中患者每3個月進行1次隨訪,隨訪的終點為患者發生VP。統計分析發生VP的影響因素。結果在入選的280例中,發生VP 49例,發病率為17.5%。腔隙性腦梗死患者VP的發病率最高(40.51%),且顯著高于其他各型(P<0.05);其他各型之間的VP發生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導致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分別是高血壓,全血還原比黏度以及腦卒中的病變部位。結論對具有高危因素的腦卒中患者,應該加強監測,針對高危因素采用干預措施,減少VP的發生。
[關鍵詞]腦卒中;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高危因素
腦卒中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發病率一直呈現增加的趨勢。腦卒中患者均會伴隨有不同程度的并發癥和后遺癥,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P)是其中之一。與原發性帕金森綜合征不同,VP的誘因可能包括藥物、腦部疾病、腦血管病變、腦炎、毒物甚至是外傷[1]。目前對于帕金森綜合征仍缺少顯著有效的治療方法,只能通過醫療干預延緩病程。而及早診斷對于帕金森綜合征有著重要思義,能夠有效提高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預后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研究對導致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進行了分析。
1.1研究對象選取2012年3月~2015年本科收治的腦梗死患者共280例。年齡45~71歲,男性177例,女性103例。均有影像學證據包括頭顱CT或MRI證實為腦梗死,均在發病后72 h內入院。入選標準:確診為腦卒中;年齡在18~80歲;排除有帕金森疾病史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所有入選患者均給予常規的腦卒中治療。
1.2VP診斷標準老年起病,并且多巴胺替代治療效果不明顯;既往有腦卒中病史或者腦血管病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步態姿勢障礙,主要表現為強直少動,缺乏靜止性震顫;出現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礙和錐體束征;影像學結果顯示患者頭部雙側基底節區多發性梗死。
1.3方法對入選的280例患者進行隨訪觀察,每隔3個月進行1次隨訪,隨訪的內容包括記錄患者一般情況,在隨訪期間出現的各種不良事件。隨訪的終點為患者發生VP。收集入選患者的年齡、性別、基礎疾病以及其他相關的臨床資料,統計分析影響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根據腦卒中的分型標準和腦卒中位置不同進行分型分組,分為完全前循環梗死組、部分前循環梗死組、腔隙性腦梗死組及后循環梗死組。
1.4統計學方法所有臨床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X2檢驗用于組間率的對比,危險因素分析則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思義。
2.1VP發病率在入選的280例中,發生VP 49例,發病率為17.5%。在不同腦卒中分型患者間比較,以腔隙性腦梗死患者VP的發病率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各組(P<0.05,表1);其他各型之間的VP發病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

表1 不同腦卒中分型組間VP發病率比較
2.2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分析從入選患者人口學資料,基礎疾病,血液黏度情況等分析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導致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分別是高血壓、全血還原比黏度及腦卒中的病變部位。見表2、3。
VP主要是由于腦血管因素引發的帕金森綜合征[3]。VP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對稱性肌張力增高,出現呆滯、無靜止性震顫,步態慌張等。同時不同于原發性帕金森綜合征,VP患者采用左旋多巴胺的治療效果不顯著[4]。腦卒中后患者常常并發有VP。本研究根據不同分型對入選的280例腦卒中患者進行分組比較,結果以腔隙性腦梗死患者發生VP的發病率最高,達到40.51%。多項研究報道顯示,對表現為帕金森綜合征的患者進行尸檢時可發現,患者的雙側腦室出現擴大,同時基底核周圍有多發性的腔隙性梗死,與本調查結果相符[5],說明腔隙性腦梗死發生VP的幾率大于其他腦梗死類型。
本研究結果顯示,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壓、全血還原比黏度以及腦卒中的病變部位等。有報道發現,不論是急性起病還是隱匿性起病的VP患者,其皮質下白質或者灰質的病灶體積常會超過自身腦組織的0.6%[6],特別是急性起病的VP患者,其血管損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皮質下的灰質,因此,腦卒中的病灶部位不同,發生VP的幾率也有顯著差異[7]。另外,VP患者通常有腦血管病基礎,而高血壓是誘發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也是導致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這可能由于長期高壓作用于小動脈及微血管壁,從而導致血管出現節段性脂質透明樣病變以及纖維蛋白樣壞死[8]。多項統計數據也顯示,VP患者多有高血壓史。并且對比原發性帕金森綜合征,VP患者的高血壓史比例更高[9-10]。血流異常也是導致多種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VP患者的全選還原比黏度增高是導致腦卒中并發VP的高危因素,高凝狀態的血液增加VP的發病率。對于腦卒中患者,特別是高危腦卒中患者,為了降低VP的發生,應該控制好患者的血壓水平。另外,還需要定期監測患者的血液黏度,避免誘發VP。

表2 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單因素分析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綜上所述,影響腦卒中患者并發VP的高危因素主要是高血壓、全血還原比黏度及腦卒中的病變部位。對于腦卒中患者,特別是多次腦卒中患者,具備以上高危因素時,應該重點監測患者的血壓水平和血液黏稠程度,及早發現診斷VP,及早干預影響VP的高危因素,幫助患者康復,防止或減少VP等發生,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減輕患者家庭的生活和經濟壓力,從而整體提高腦卒中后并發VP患者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謝仁明,李燕如,雷達,等.超低頻與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后血管源性帕金森綜合征[J].中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40(4):351-355.
[2]齊江彤,查曹兵,陳偉良,等.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與帕金森病的臨床特點與影像學特征比較[J].武警醫學,2015(6):545-547.
[3]談世東,陳先文,龔亮,等.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影像學特征及嗅覺功能的研究[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0,23(3):181-184.
[4]張國平,賀茂林,王莉莉,等.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4):2805-2806.
[5]魯鳳.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臨床與影像學特點[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0,30(6):480-483.
[6]談世東.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與原發性帕金森病臨床特征、影像及其嗅覺功能的對比分析[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0.
[7]高超.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研究[D].沈陽:中國醫科大學,2013.
[8]滕秀涵,韓杰.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8):594-596.
[9]孫剛順.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1,09(2):52-53.
[10]談世東.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臨床研究進展[J].國際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雜志,2010,37(2):131-135.
High risk factors affecting comP1icated Vascu1ar Parkinsonism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Dai Changfei,Zhang Rong
DePartment of Neuro1ogy,Xianyang HosPita1 of Yan'an UniVersity,Xianyang,Shaanxi,71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1yze the high risk factors causing comP1icated Vascu1ar Parkinsonism(VP)in Patients with stroke in order to make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Prognosis and 1ife qua1ity. Methods Fo11ow-uPs were made eVery three months among the se1ected 280 stroke cases and ended when the Patients got VP. The inf1uencing factors of VP were statistica11y ana1yzed. Resu1ts There were 49 ones of VP among the 280 cases with the attack rate of 17.5%. The Patients with 1acunar infarction had the highest attack rate of VP(40.51%)which was significant1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atients(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ttack rates of VP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other tyPes of diseases(P>0.05). The high risk factors 1eading to comP1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high b1ood Pressure,who1e b1ood sPecific Viscosity,and diseased region of stroke. Conc1usionMonitoring shou1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haVe high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1d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P.
[Key words]stroke;Vascu1ar Parkinsonism;high risk factors
收稿日期:(2015-08-24)
文章編號1004-0188(2016)02-0137-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6.02.008
中圖分類號R 743.3
文獻標識碼A
作者單位:712000陜西咸陽,延安大學咸陽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