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迪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2)
專業院校中弱勢專業學生管理工作研究
——以政法類院校的商科類專業為例
周迪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西安710122)
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建設是當前我國高校的發展定位,在此過程中一些專業性很強的高校紛紛設立新學科。形成了傳統優勢學科強勢,而新學科在校內均處于劣勢的局面。弱勢學科學生的培養受校內外雙重環境的影響,處于不穩定狀態。因此,對專業院校弱勢學科的學生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專業院校;弱勢學科;學生管理
在“鼓勵高等學校積極探索建立交叉學科專業,探索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的新機制”[1]的政策下,當前我國各高校的學科專業發展以“高等教育要服務于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社會建設,服務于區域經濟發展”、“重點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2]為目標,紛紛建設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事實上由于市場對于人才需求的多元和復合型,也導致了各高校出于自身的發展和建設沿著多學科的方向發展。在建設以特色學科為優勢,帶動多學科交互發展發現的多學科性綜合大學的環境下,原本專業性很強的院校,開始設置新的專業。一方面這種策略擴充了學校的專業,有利于高校的多元發展,但是同時也導致了在專業院校傳統優勢學科強勢的情況下,新增設的專業存在硬件和軟件上的雙重劣勢,這種局面不利于新學科的發展。由此,專業院校弱勢學科的學生培養也就處在了劣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弱勢學科學生的管理工作,保證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樹立職業理想等相關問題,就成為學生管理工作者需要關注的重點。
1.學科在學校處在弱勢,缺乏專業歸屬
在專業類院校,往往會存在主流學科與弱勢學科建設的不對稱和發展的不平衡,這種不對稱不平衡一方面體現在傳統強勢學科建設的基礎和力度,同時也體現在學校層面的學科發展扶持,如在政法類專業院校就存在傳統的法學類專業學科建設完善,從硬件和軟件建設上都較后起的非法學專業具有優勢。這種傳統法學專業的強勢就造成了一種對新建的非法學專業良性發展環境的威脅,這種威脅明顯的體現是學校內部轉專業學生的流向往往都是由非法學轉向法學專業,而很少由法學專業轉向非法學專業。這種起點上的不平衡和發展過程中的資源占有不均就造成了非法學專業學生缺乏專業歸屬感,并容易形成惡性的循環。
2.社會的認可度不高,缺少專業自信
同時從社會的認可度上來講,專業類院校往往被社會上刻板的認定為某專業院校只培養該一專業的人才,如政法類院校培養的都是法律人才,而非法學類的人才的認可度就較低。這種認可度的不高同時還存在于學生求職過程中,企事業單位進校招聘會在政法類院校往往針對法律類專業招生,相比較之下非法學的專業招聘會則更少。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非法學專業學生在學業修習中的專業自信感不強,甚至受到打擊等情況。
3.學生對專業定位不明確,缺少專業學習動力
政法類院校的商科類專業學生存在學習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主要體現在法律類專業為主的院校,往往會形成法律專業學習的氛圍,包括在該類院校的非法學專業學習中也會在人才培養計劃中設置相關的法律類課程。這種課程的設置本身是有利于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專業素養的培養的,其有利于促成“法商結合”型人才的形成。但是,從另一種層面上講,這種大環境的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在某種程度上又導致了法律類院校商科類學生在專業學習上的目標定位出現偏差,容易形成重法學的氛圍,而對自己的專業學習興趣不足,缺少本專業學習的動力。另外缺少本專業學習動力的原因也包含上面所說的學科在學校處在弱勢,缺乏專業歸屬和社會的認可度不高,缺少專業自信等。
4.缺乏專業實操能力,專業素養不足
商科類專業是注重實操能力的專業,在人才培養計劃中也體現出了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特征,同時在教學計劃之外也會舉辦相關專業的比賽。但是,在實際的實操類比賽中,往往會出現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對實操能力的鍛煉缺乏興趣等現象。這種對專業實操能力鍛煉的忽視,會導致學生的專業素養不足,在實際的應聘工作、實習等過程中體現出專業素養缺乏的短板,
1.明確專業優勢,樹立專業自信
在這種專業院校弱勢學科專業學生的管理工作中首先要做到的是讓學生明確所學專業目前在社會需求中所占有的優勢,如政法類院校的經濟類、管理類專業學生,要通過學生管理的日常工作向學生明確經管類專業目前就業市場的良好,在全國各專業就業等方面排名靠前,而法律類專業的就業在近幾年來則連續全國排名靠后。使學生轉變所學專業不是學校優勢學科將來就業等將面臨困難等心理。
同時,要使學生明白,目前國家大力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就業的形式多元化、就業的專業限制淡化,在這種情況下如經管類等專業的就業面更廣,在經濟形勢不斷發展的當下專業的發展前景也更加明朗,相比之下,法學類專業的專業限制更多。通過學生管理工作使學生轉變自身所存在的學校專業強弱所帶來的專業不自信的狀態,同時結合當前國家就業方針政策的指向,以及實際的社會職業需求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專業上的學習優勢,幫助學生樹立專業學習的自信心。
2.借助校內強勢學科環境,打造復合型人才
作為學校的弱勢學科,在認清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和機遇的情況下,要積極引導學生借助強勢學科的資源優勢尋找借力點,優化自身專業的學習內容,并可借力使優勢學科的資源轉變成本專業未來就業和從業的優勢、長處。以政法類院校的經管類學生為例,要使學生認識到經管專業和法律類專業知識不可分割的共存關系,使學生意識到法律知識在經管類專業從業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其有意識的結合自身專業學習及就業的方向需要關注相關的法學知識。通過這種借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法律基礎,能在職業發展中成為知法、守法、遵法、用法的經管人才,成為商法知識兼具的復合型人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既是當前高等教育強調的,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發展所必須和急需的,商法兼具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如此。
3.加強專業實踐,強化以賽代練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高度重視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商科作為實操性強的專業更要強化專業實踐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學科優勢較弱的情況下,要將學生的專業實踐放到重要的位置。結合專業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專業實踐,尤其是實操性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學習并不能使學生完全的掌握從業所需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學生管理者,就要加強學生的專業實踐意識的培養。在學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斷強化這一導向,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實踐對于完善專業理論知識的重要性和將來求職從業的必要性。同時要強化以賽代練的知識技能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專業性的比賽中不斷地強化和優化所學的專業知識。同時,參與比賽也可以為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新的路徑,如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既可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專業能力,甚至可以通過比賽使學生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除此之外,也應鼓勵學生參加校內優勢學科的專業比賽,例如政法院校的法律類專業比賽往往涉及到民商法類、經濟法類等,這些法律知識都是經管類專業從業應該具備和實際工作中能夠使用到的,通過這種比賽促使學生增強對于知識的實操性,也有利于優化學生的知識結構。
4.做好職業規劃,樹立職業理想
針對在法律類院校商科專業處于劣勢的實際,應該加強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在實現學生職業規劃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己專業的清醒認識,有助于學生樹立專業自信和專業學習的歸屬。另外,幫助學生樹立職業理想,則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專業學習穩定性,讓學生在職業理想的長期實踐中確認和鞏固自身專業的從業追求。
5.明確社會需求,實現多元化就業
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一個新的社會口號,也成為大學生擇業和職業發展的新選擇。在社會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傳統的產業和職業發展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影響。在此情況下,作為學生管理者,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認清社會發展級社會需求的現狀,鼓勵學生在擇業上尋求多元和多樣。以政法類院校的經管類專業學生來說,可以通過學生所掌握的專業技能,結合懂法、知法優勢擴大學生的就業范圍,甚至在當前國家大力支持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的情況下,選擇自主創業。從可行性上來講,政法院校的經管專業學生在創業上具備更具有專業的技能和相關法律知識運用上的優勢。
責任編輯:郭麗娟
G642.4
A
1674-1676(2016)04-0055-03
周迪(1988-),男,山東賈縣人,西北政法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