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新解讀:國際保護管轄權*

2016-04-11 08:30:59許維安
時代法學 2016年6期

許維安

(廣東海洋大學法學院,廣東 湛江 524025 )

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新解讀:國際保護管轄權*

許維安

(廣東海洋大學法學院,廣東 湛江 524025 )

把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僅僅看成普遍管轄權,這是刑法學界的主流觀點。然而,這種看法不符合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有多種管轄權的規定,也不符合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原意,同時不能完全體現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的目的。應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解讀為:與國內保護管轄權相對應的國際保護管轄權。這一新解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拓寬與世界各國合作打擊國際犯罪的立法和司法空間;建構刑事管轄權“二元論”,更好地遵守“條約必須信守”原則;有利于對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作全面理解。

刑事管轄權;普遍管轄權;國內保護管轄權;國際保護管轄權

近年來,國際犯罪問題越來越嚴重,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國際恐怖活動,如2015年底法國巴黎發生的系列恐怖襲擊案。據報道,僅2013年全世界各地就發生9707起恐怖襲擊案,造成逾17800人死亡*軼名.近兩年全世界那些恐怖襲擊案[EB/OL].人民網-國際頻道: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108/c14549-26351560.html.。各種國際犯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對人類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同時,也促進世界各國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國際犯罪的挑戰。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是我國應對國際犯罪挑戰的主要法律依據。然而,時至今日,學界對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理解并未完全達成共識,為此很有必要進一步探討。

一、主流觀點: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就是普遍管轄權

刑事管轄權是指國家或者國際司法機構依法對刑事案件所進行的管轄,亦即國家或者國際司法機構依法對刑事案件偵查、起訴、審判和懲治的活動*邵維國.刑事管轄權含義辨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42-43.。從內容來看,刑事管轄權包括刑事立法管轄權和刑事司法管轄權;從對象來看,刑事管轄權分為國際刑事管轄權和國內刑事管轄權,前者針對國際犯罪,后者針對國內犯罪;從類型來看,刑事管轄權有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等。普遍管轄權,又稱“普遍原則”或“普遍管轄原則”,它是指根據國際法或國內刑法中的代理管轄條款,國家對外國人在本國領土以外并非針對本國國家或國民的犯罪進行管轄的權利*馬呈元.論中國刑法中的普遍管轄權[J].政法論壇,2013,(3):93.。普遍管轄權是一個國際法概念,很長時間我國都沒有接受這一概念,1979年頒布的我國刑法典也沒有確立普遍管轄原則。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特別是進一步改革開放,為加強與世界其他國家的合作,我國締結或者參加不少有犯罪行為規定的國際條約,逐步認識到采取普遍管轄原則是必要的、有益的,也是一種應盡的國際義務*李希慧,王宏偉.論我國刑法普遍管轄權的立法完善[J].北方法學,2008,(3):57.。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才慢慢接受普遍管轄權這一概念并運用于實踐之中。1987年6月23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并頒布《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決定》,1997年修改后的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由此,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只當作普遍管轄權,這是我國刑法學界的主流觀點。這不僅體現在各種刑法學教科書里,而且體現在權威機構編纂的著作里*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6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5-36;蘇惠漁.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65-66;趙秉志.刑法新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66-67;孫國祥.刑法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30;張明楷.刑法學[M].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3-84;李希慧.刑法總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74-75.。在各種刑法教科書里,基本上都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直接看成普遍管轄權,并都作了相似的解釋:凡是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無論犯罪分子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也無論犯罪發生在我國領域內還是我國領域外,只要該犯罪分子出現在我國領域內,我國就有權在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最后,還畫龍點睛地說,這就是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普遍管轄權*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6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5-36.。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里,對刑法第9條的釋義中也這樣認為:本條是關于我國刑法普遍管轄原則的規定*郎勝.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釋義[M].6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8.。上述觀點得到學界絕大多數人的認同并成為主流看法。

我國在實踐中確立普遍管轄權以后,人們比較重視普遍管轄權的研究,發表不少研究論著,涉及普遍管轄權的概念、類型、原則和適用條件,以及國際上運用普遍管轄權的實踐等內容*趙香如.論普遍管轄原則的理論與實踐[J].中國刑事法雜志,2008,(4):99.,但是,對于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是否就是普遍管轄權?該條規定到底是什么樣的管轄權?學界對這些問題研究并不多,只是少數學者在論述普遍管轄權問題時附帶地提出不同的觀點。如張智輝教授認為:“在國際刑法中,普遍管轄原則實際上包容了其他管轄原則”*張智輝.論國際刑法中的普遍管轄原則[J].法學研究,1992,(5):51.,又如,高秀東教授認為:“與其說刑法第9條的內容是普遍管轄原則的規定,還不如把它看作在刑法中對我國承擔的國際條約義務的鄭重承諾;或者說,即使把它看作是普遍管轄原則的條約,也不是一個準確到位地表達普遍管轄原則的規定”*高秀東.論普遍管轄原則[J].法學研究,2008,(3):137.。

二、觀點證成: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不只是普遍管轄權

筆者認為,主流看法把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直接看成普遍管轄權,不符合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有多種管轄權的規定,也不符合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同時不能完全體現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的目的。

(一)不符合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有多種管轄權的規定

據有關論者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簽署的國際刑事條約大約有24項*連芳芳.刑法第9條的體系化研究[J].東南法學,2014:143.,其中很多是在聯合國主持下制定的。在這些國際條約里,對于有犯罪行為規定的部分,一般都有締約國對該犯罪行為享有多種管轄權的規定。從締約國享有的這些管轄權來看,不只是普遍管轄權,實際上還包含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例如,《反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1993年加入,下同)第4條規定:“⒈每一締約國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確立……管轄權,如果犯罪行為是:(a)發生在該國領土內或在該國登記的船只或飛機上;(b)該國任何一個國民所犯的罪行,或……罪行;(c)為了強迫該國作或不作某種行為;(d)以該國國民為人質,而該國認為適當時。⒉每一締約國于嫌疑犯在本國領土內,而不將該嫌疑犯引渡至本條第1款所指的任何國家時,也應采取必要措施,……確立其管轄權。⒊本公約不排除按照國內法行使的任何刑事管轄權”。從這條規定的內容來看,第1款第1項系屬地管轄權,第2項系屬人管轄權,第3項和第4項系保護管轄權;而第2款系“或者引渡或者起訴”原則,實質上是普遍管轄權*有學者認為“或者引渡或者起訴”原則不完全等同于普遍管轄權,參見:黃風.“或引渡或起訴”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3,(3):186.。其他很多國際條約,例如《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1980年加入)第4條,《制止危及大陸架固定平臺安全非法行為議定書》(1988年加入)第3條,《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的公約》(1988年加入)第6條,《關于制止非法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1988年加入)第5條,《關于防止和懲處侵害應受國際保護人員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公約》(1987年加入)第3條,《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1988年加入)第8條,《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條約》第7條,《制止恐怖主義爆炸事件的國際公約》(2001年加入)第6條,以及其他國際條約都有類似的規定。

同時應注意的是,在我國締結或者參加有犯罪行為規定的國際條約中,有些并未明確規定普遍管轄原則,但要求締約國依照本國憲法和法律加以有效懲治。這些條約主要有《禁止并懲治種族隔離罪行國家公約》(1983年加入)、《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的日內瓦公約》(1956年加入)、《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難者境遇的日內瓦公約》(1957年加入)、《關于戰俘待遇的日內瓦公約》(1952年加入)、《關于戰時保護平民的日內瓦公約》(1956年加入)、《防止與懲辦滅絕種族罪公約》(1983年加入)、《關于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其他某些行為的公約》(1988年加入)等*黃風.“或引渡或起訴”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13,(3):188.。為了達到有效懲治國際犯罪的目的,這些國際條約都沒有排除締約國享有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如果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僅僅理解為普遍管轄權,那么,第9條規定就不能涵蓋這些未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二)不符合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原意

根據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對于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我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這里用的是“刑事管轄權”,并不是直接用“普遍管轄權”。從有關官方的表態來看,我國也不是完全承認普遍管轄權的。2009年10月26日我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在第64屆聯合國大會第六委員會時發言說到,刑事普遍管轄權還只是一個學術概念,不構成國際法規則,而有關國際條約包含的“或引渡或起訴”原則不是所謂的“普遍管轄權原則”,并說根據現行國際法,只有針對海盜行為才存在純粹的刑事普遍管轄權*張志勛.刑事普遍管轄權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11,(9):175.。這也說明,對于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是不是普遍管轄權,我國官方持否定態度。如果說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管轄權與普遍管轄有關,那就應該是包括普遍管轄權在內的多種管轄權體系,即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包括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四種管轄權,而不能理解為一種普遍管轄權而已。另外,也不能理解為普遍管轄權包含了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因此,前述張智輝教授“普遍管轄原則實際上包容了其他管轄原則”的觀點值得商榷。從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對管轄權的規定來看,一般來說,該國際條約規定的管轄權主要有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四種,分別規定在不同條款里。根據條約規定,這些不同類型的管轄權,其內容、行使條件、行使程序都各不相同。因此,普遍管轄原則并非實際上包含了其他管轄原則,實際上它們之間各自獨立。

(三)不能完全體現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的目的

如果把刑法第9條規定僅僅理解為普遍管轄權,而不包括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就很難充分體現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的目的,即:與其他締約國或者參加國相互合作,共同懲治和制止國際犯罪以維護世界和平與全人類利益。要達到此目的,單靠對國際犯罪行使普遍管轄權肯定做不到。因為,從司法實踐來看,只對少量的國際犯罪才行使普遍管轄權,大量的國際犯罪都要通過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才能懲治和制止國際犯罪。如我國參加了聯合國三個國際禁毒公約,即《修正的1961年麻醉品單一公約》(1985年加入)、《1971年精神藥物公約》(1985年加入)和《1988年禁止非法販運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公約》(1989年加入),之后,為履行公約所賦予的義務,我國在刑法設置了12個具體的毒品犯罪,每年通過懲罰大量的毒品犯罪分子,有效地遏制了毒品犯罪的漫延與泛濫。在履行這一義務過程中,大量毒品犯罪的懲罰和遏制都是通過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來實現的,而通過行使普遍管轄權的情形非常少。可以肯定地說,前者同時也是我國在履行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義務。其他國際公約的履行情況應該與此相似。

三、本文觀點:與國內保護管轄權相對的國際保護管轄權

筆者認為,應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解讀為:與國內保護管轄權相對應的國際保護管轄權。一般認為,保護管轄權是指無論犯罪地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也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凡是侵害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而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一般被解讀為:無論犯罪地是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也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凡是侵害由國際條約所保護的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犯罪,都適用本國刑法*蘇惠漁.刑法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58;韓玉勝.刑法學原理與案例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3;趙秉志.刑法新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59;張明楷.刑法學[M].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2-84;李希慧.刑法總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68-69.。對于保護管轄權來說,如果按照上述定義,應該也包括屬地管轄權和屬人管轄權。因為,當犯罪是在本國內實施時,對犯罪行使的就應該是屬地管轄權;而當犯罪人是本國人時,對犯罪行使的就應該是屬人管轄權。只有在犯罪人是外國人且是在國外實施時,行使的才是我國刑法第8條規定的保護管轄權。當然,這并不否定上述保護管轄權定義的正確性,因為,即使是屬地管轄權或者屬人管轄權,也是保護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保護管轄權是以保護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為標準的管轄權。筆者稱之為國內保護管轄權。對于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來說,如果按照上述定義,就不僅是普遍管轄權,而且也包括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這一點已在前面作了論述,這里不贅。因此,僅用普遍管轄權就涵蓋不了定義中的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但是,用“國際保護管轄權”代替“普遍管轄權”就可以涵蓋了:既可以包括普遍管轄權,也可以包括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所以,筆者把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解讀為“國際保護管轄權”。

用“國際保護管轄權”代替“普遍管轄權”,首先,符合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的目的:與其他締約國或者參加國加強合作,以有效懲治與遏制國際犯罪。國際犯罪侵犯的是全人類共同利益,因而是全人類的公敵。只有各締約國或者參加國團結合作、相互支持,運用好國際保護管轄權,才能達到有效懲治與遏制國際犯罪的目的。因此,國際保護管轄權是以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為標準的管轄權。其次,符合國際條約對多種管轄權的規定。前面已對此作了論述,這里不贅。現有國際條約都洞察到,國際犯罪的復雜性和危害性要求行使多種管轄權,才能達到保護國際社會共同利益的目的,僅靠普遍管轄權勢單力薄。因此,國際保護管轄權實質上是一個多種管轄權體系。

由于國內保護管轄權保護國內利益,國際保護管轄權保護全人類共同利益,并且國家利益相對于全人類利益。因此,國際保護管轄權與國內保護管轄權是相對而言的。這種相對性說明,國內保護管轄權(以下簡稱為“國內管轄權”)與國際保護管轄權(以下簡稱為“國際管轄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聯系方面,首先,二者都是一種保護管轄權,都是對某種共同法益的保護,都是多種管轄權的運用;其次,行使管轄權時都受到國家主權的一定限制。否則,難以完全行使。在區別方面,由于國際管轄權是相對國內管轄權而言的,因而二者又有所不同,這主要體現如下幾點:第一,針對的犯罪不同。國內管轄權針對國內犯罪,國際管轄權針對國際犯罪。國內犯罪是指嚴重危害一國的共同利益,由該國法律確認并應予以刑事懲罰的犯罪行為,如我國刑法規定的劫持船只罪、搶劫罪等。國內犯罪不以犯罪地為限,也不論犯罪人為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國際犯罪是指嚴重危害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由國際條約或者國際習慣確認并應予以刑事懲罰的犯罪行為,如《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的海盜罪。國際犯罪也不論發生一國領域內還是發生在一國領域外,也不論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國內管轄權是一國針對國內犯罪而享有的一種管轄權,任何國家對于外國人在本國領域外侵犯本國國家或者公民利益的犯罪都可行使國內管轄權,以追究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國際管轄權是任何締約國或者國際司法機構針對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而享有的一種管轄權,無論這種犯罪發生在該締約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也無論犯罪人是本國人還是外國人。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只要有國籍、地域、國家或者公民利益三者中的任何一個要素即可。行使普遍管轄權應具備一定條件:一是國際條約規定的國際犯罪;二是管轄國應是締約國或者參加國;三是管轄國的國內刑法也將該行為規定為犯罪;四是罪犯出現在管轄國的領域內*張明楷.刑法學[M].2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3.。第二,犯罪主體不完全相同。犯罪主體是指實施危害社會的行為并依法應負刑事責任的自然人或者單位*高銘暄,馬克昌.刑法學[M].6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82.。我國刑法第8條規定的保護管轄權,針對的犯罪主體只能是外國人(含自然人和單位,下同)。當然,即使是外國人,也要根據雙方國家法律都構成了犯罪且存在依法須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才能行使國內管轄權。而國際管轄權針對的不僅包括本國人,而且包括外國人,只要依據國際條約和本國國內法的規定均追究其刑事責任即可。第三,保護的法益不同。由于“國際犯罪危害的是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而國內犯罪危害的是作為國際社會成員的國家的共同利益”*盧有學.論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的關系[J].現代法學,2012,(1):132.,因此,國內管轄權要保護的法益是一個國家的共同利益,國際管轄權要保護的法益是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第四,行使管轄權的法律依據不同:行使國內管轄權的法律依據是國內法,包括刑事實體法和程序法;而行使國際管轄權的法律依據則是國際條約和國內法。

四、重要意義:把刑法第9條規定解讀為“國際保護管轄權”

(一)可以擴大對國際犯罪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的立法和司法空間,從而拓寬與世界各國合作打擊國際犯罪的空間

如前所述,從內容來看,刑事管轄權包括刑事立法管轄權和刑事司法管轄權。 刑事立法管轄權所要解決的是國家刑事管轄權在什么樣的空間、對什么人、對什么行為有效力的問題,亦即解決國家刑事管轄權的空間范圍和對象范圍。刑事司法管轄權所要解決的是國家司法機關在刑事立法管轄的范圍內如何具體行使管轄權問題,即解決實際行使管轄的權能和具體行使的方式問題*邵維國.刑事管轄權含義辨析[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1):41-42.。如果按通說理解,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僅僅只是普遍管轄權,那么,我國行使刑法第9條規定刑事管轄權的實踐空間就非常狹窄。首先,從立法實踐來看,這方面的實踐活動主要是將有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轉化為國內犯罪,但不能包括將沒有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轉化為國內犯罪。事實上,就是我國締結或者參加有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也沒有轉化為國內犯罪。如有普遍管轄權規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規定的海盜罪就沒有被我國轉化為國內犯罪。因此,按照通說理解,我國行使刑法第9條刑事管轄權的立法實踐空間就非常有限,因為只限于有普遍管轄權規定的國際條約,而不包括沒有普遍管轄權規定的國際條約。這就人為地限縮了立法實踐的空間范圍。其次,從司法實踐來看,行使普遍管轄權的實踐活動更是少得可憐,甚至有論者認為,目前我國還沒有行使普遍管轄權的司法實踐。如認為“在普遍管轄權的司法實踐方面,我國至今還是空白”*俞佳,宋杰.普遍管轄權西歐實踐的考察及其啟示[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4,(1):123.。上述二點也意味著立法機關制定刑法第9條規定,只停留在書面文件上,在司法實踐上只是在做“無用功”。顯然,這不符合客觀事實。事實上,我國對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不僅有大量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的立法實踐,而且也有大量的司法實踐。比如《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我國已將其轉化為國內犯罪,并且每年都有大量懲治貪污賄賂等犯罪的司法實踐,這雖然完全是依據國內法進行懲治,但是,不得不肯定的是,這同時也是認真全面地履行《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規定的國際義務。

如果按筆者主張的國際保護管轄權說,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就不僅僅是普遍管轄權,而應該是包括普遍管轄權、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權在內的多種管轄權體系。如果這樣理解的話,就可以擴大我國行使刑法第9條規定刑事管轄權的實踐空間。在立法實踐方面,我國不僅有將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進行國內法轉化的立法實踐,而且也有將沒有規定普遍管轄權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國際犯罪進行國內法轉化的立法實踐。在司法實踐方面,我國不僅有行使普遍管轄權、屬地管轄權和屬人管轄權的實踐,而且有行使普遍管轄權的實踐。由此可見,刑法第9條規定不僅是在刑法中對我國承擔的國際條約義務的鄭重承諾,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國履行國際條約義務的活生生的實踐活動。

(二)建構刑事管轄權“二元論”,更好地遵守“條約必須信守”原則

正如對國內犯罪要行使多種管轄權一樣,對國際犯罪不僅要行使普遍管轄權,而且也要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和保護管轄。如前所述,這已為各種國際條約所確認,也是懲治與遏制國際犯罪的實踐所必需。由于“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屬于兩個不同的犯罪體系,它們對應著不同的法律關系,即國內犯罪對應的是犯罪人與國家之間的關系,而國際犯罪對應的是犯罪人與國際社會之間的關系”*盧有學.論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的關系[J].現代法學,2012,(1):130.,因此,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都應有各自的刑事管轄權體系。筆者把國際犯罪與國內犯罪各自形成的刑事管轄權體系,稱之為刑事管轄權的“二元論”。國際犯罪的刑事管轄體系由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和普遍管轄權構成,是建立在國際犯罪的基礎之上,屬于國際刑法范疇;國內犯罪的刑事管轄體系由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構成,是建立在國內犯罪的基礎之上,屬于國內刑法范疇。

建構刑事管轄權“二元論”更有利于遵守“條約必須信守”原則。該原則“是一項重要的國際法原則,也是締約國的一項基本義務”*馬呈元.普遍管轄權的意義[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3,(3):98.。從我國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對國際犯罪確立管轄權規定來看,基本建立對國際犯罪的多種刑事管轄權體系。如《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為的公約》第6條共有5款規定,第1、2款實質是根據領域、屬人和本國利益等關系分別確立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第3款規定在確定上述管轄權后,締約國應該采取的措施;第4款規定:“如被指稱的罪犯出現在某締約國領土內,而該締約國又不將他引渡給根據本條第1和第2款確定了管轄權的任何國家,該締約國應采取必要措施,確定其對第三條所述罪行的管轄權”。這款規定實質上是確立普遍管轄權;第5款規定:“本公約不排除按照國內法行使的任何刑事管轄權”,這款規定實質上是授權締約國只要能實現有罪必罰目的,都可按照本國法行使任何刑事管轄權。該公約第7、8、9、10、11、12、13、14、15條,共9條規定了締約國在對國際犯罪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時應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管轄權的行使。從上述這幾條規定來看,如果締約國僅僅對國際犯罪行使普遍管轄權,而不行使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就不可能全面履行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義務,從而在遵守“條約必須信守”原則方面必然被大打折扣。

(三)有利于對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作全面理解

長期以來,我國刑法學界通說把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只作普遍管轄權看待。這一通說影響很大,具體表現為,無論在刑法學教學課堂上,還是在理論研究中,在談到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時,都是僅作為普遍管轄權進行介紹或者研究的。但是,這導致不應有的結果:在人們頭腦中形成思維定勢,即在談到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時,都不自覺地認為這是對普遍管轄權的規定。在刑法教學中,如果對教科書有關內容不抱懷疑態度的話,教師和學生基本上就是持這種看法。在理論研究中,研究者都是把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僅當成普遍管轄權來研究。特別是,學者們基本上僅從普遍管轄權角度來思考如何完善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也就基本上以普遍管轄權理論來改造和完善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如以下幾位學者的建議都是如此:李希慧教授梳理了普遍管轄權源流,并結合國外立法經驗,針對我國立法缺陷,建議把刑法第9條修改為:“如果行為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的,適用本法;對于習慣國際法所確立的犯罪,可以適用本法”*李希慧,王宏偉.論我國刑法普遍管轄權的立法完善[J].北方法學,2008,(3):62.,高秀東教授建議把原刑法第9條作為第一款,增加第二款:“對于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針對外國人或者其他國家實施前款犯罪的,當行為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條約規定的義務范圍內行使刑事管轄權。”*高秀東.論普遍管轄原則[J].法學研究,2008,(3):138-139.張志勛副教授也有和高秀東教授差不多的建議*張志勛.刑事普遍管轄權的發展趨勢與我國的對策[J].江西社會科學,2011,(9):176.。宋杰教授則建議把刑法第9條修改為:“對于戰爭罪、反人道罪、滅種罪、侵略罪,無論罪行發生在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均有權管轄。對于酷刑罪、種族隔離罪、海盜罪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定的罪行,以及習慣國際法上的國際犯罪,無論罪行發生于何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均有權管轄。對于依據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所設立的國際刑事法庭所管轄的罪行,只要相關犯罪嫌疑人出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內,本法即應予以適用”*宋杰.我國刑事管轄權規定的反思與重構[J].法商研究,2015,(4):158.,等。

從我國普遍管轄權的立法完善來看,上述學者提出的立法建議無疑是正確的。但是,這些建議建立在這樣基礎上: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就是普遍管轄權。這對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理論研究來說,無疑又是片面的。因為,如前所述,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刑事管轄權是一個包括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和普遍管轄權在內的多種刑事管轄權體系。因此,除研究普遍管轄權外,還應研究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對于這一點,可能會有人說,這有什么好研究的?不是在應對國內犯罪時經常研究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嗎?是的,然而這不同。我國刑法第9條規定的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是專門針對國際犯罪的。行使這些屬地管轄權、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經常涉及國際司法合作問題,如外國人在中國領域內實施國際犯罪,我國有權行使屬地管轄權,但行為人所在國也可行使屬人管轄權;同樣,我國行使屬人管轄權、保護管轄權時,也可能涉及類似問題。而這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據筆者了解,對這方面問題研究的僅有個別,即:謝望原.域外刑事管轄權及其實現[J].法學論壇,2000,(1);向黨.論涉外刑事管轄權[J].公安研究,1999,(3).。在我國締結或者參加有犯罪行為規定的國際條約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如何開展和加強這方面研究將是我們今后的重要課題。

Jurisdi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the New Interpretation in Article 9 in the Criminal Law of PRC

XU Wei-an

(School of Law,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25, China)

In the circles of criminal law, it is mainstream view that the criminal jurisdiction regulated in the article 9 in the criminal law of PRC is considered as universal jurisdiction.The view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provisions of various jurisdictions regul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at China has concluded or acceded to, does not conform to the article 9 in the criminal law of PRC, and can not fully reflect the purpose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eaties .The criminal jurisdiction regulated in article 9 in the criminal law of PRC should be interpreted as the Jurisdi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which is relative to domestic jurisdiction.This new interpretation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roadening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space of cooperation with other countries to combat international crime, constructing the “dualism” of criminal jurisdiction,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he criminal jurisdiction regulated in the article 9 in the criminal law of PRC.

criminal jurisdiction; universal jurisdiction; jurisdiction of domestic protection; Jurisdiction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2016-05-20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海洋發展戰略背景下我國海上犯罪體系問題研究”(批準號:14YJA820029)階段性成果。

許維安,男,廣東海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刑法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

D924

A

1672-769X(2016)06-0050-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日本中文在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亚洲精品无码AV电影在线播放| 91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va视频| 91在线中文| 亚洲综合色婷婷| 亚洲第一香蕉视频|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播放国产99re|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免费高清毛片| 综合色88|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日本欧美精品|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 色AV色 综合网站| 无码中文字幕加勒比高清| 99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小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亚洲成人精品| 超碰色了色| 91偷拍一区| 亚洲天堂啪啪|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最新网址| 成人在线亚洲|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国产91导航| 香蕉精品在线|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538国产在线|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无码AV| 91九色国产porny|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激情|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香蕉伊思人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不卡|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1级黄色毛片|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国产主播喷水|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中文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在线无码私拍|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久久亚洲天堂| AV片亚洲国产男人的天堂| 日韩麻豆小视频| 2048国产精品原创综合在线|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毛片网站| 国禁国产you女视频网站|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极品国产在线| av免费在线观看美女叉开腿|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操国产美女| 国产91在线|日本|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