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蕾(蘭州理工大學 甘肅 蘭州 730050)
?
新媒體視域下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研究
石蕾
(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蘭州730050)
【內容摘要】新媒體以其信息資源的海量性、傳播技術的數字化、傳授雙方的互動性、傳播媒介的融合性和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與個性化等特征迅速地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中,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交友方式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新媒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途徑
*本文為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批準號:14YB048);蘭州理工大學科研發展基金項目。
新媒體的概念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在網絡信息技術支持下,傳統傳播信息的方式如電視、報紙、等媒體發生了變化或被革新。新媒體一詞便應運而生。清華大學熊澄宇教授認為:“新媒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概念。在今天網絡基礎上又有延伸,無線移動的問題,還有出現其他新的媒體形態,跟計算機相關的,這都可以說是新媒體[1]。”美國《連線》雜志則把新媒體定義為“所有人對所有人進行插播[2]”。
新媒體以其信息資源的海量性、傳播技術的數字化、傳授雙方的互動性、傳播媒介的融合性和傳播方式的多樣化與個性化等特征迅速地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中,成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交友方式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研究表明,“新媒體學習可以比傳統學習節約30%的時間和30%的成本,提高學習效果,并且在互動性與學習效率之間達成直接的積極聯系[3]。”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5年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47.9%,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中國域名總數為2060萬個[4]。互聯網發展重心從“廣泛”轉化成“深入”。
傳播內容是鏈接整個傳播過程的紐帶,把抽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通俗化、生動化,在主流媒體發布有關信息的同時,也要通過高校網站、微信、短信等新媒體發布信息。新媒體往往都具備簡單、及時、低價格等優勢,近年來,新媒體發展勢頭強勁,已經成為輿論引導的強大陣地。當代大學生的培養不僅依靠的是課堂上文化知識的傳教,更需要的是全方位、多層面的素質培養和精神熏陶。新媒體作為當今在校大學生的必需品,不能任其發展。高校學生管理部門也應該制定相應制度,加強監督。一方面疏導和管理新媒體帶來的消極元素,另一方面積極倡導新媒體帶來的健康元素,促使大學生以健康的心態來對待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讓新媒體成為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的有效載體。
建立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管理信息交流機制和意見反饋機制。高校可以與微信、微博等運營方一起合作,建立信息交流制度與反饋制度,運營商在監管運行時,制定針對大學生的監管方法,并把有效信息反饋給高校,使高校獲得全面性的、時效性的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相關情況,從而不斷提高和改進高校對大學生使用新媒體的管理水平,這也使各方管理者各司其責,充分發揮其更大的管理、監督職能作用。
高校建立大學生使用微信的監控機制。學校相關部門通過微信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注重微信信息收集分析,加強網絡監控。高校各部門隨時對微信進行必要的監控,建立了一支由部門技術人員、學生政工干部、學生代表組成的微信監控隊伍,加強對大學生使用微信的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管理,針對有特殊傾向的大學生要盡快加以引導疏通,避免大學生受到微信負面信息的不良影響。
另外,高校還可以建立大學生使用微信、微博等的獎勵機制。時下正流行的搶紅包活動,同時也帶火了一句話“今天你搶紅包了嗎”。學校和教師對表現優秀、作風正派、有帶頭作用的學生,以“小紅包”為獎勵,鼓勵繼續傳播正能量。
應對開放化的文化特點,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使用新媒體的觀念。在規范學生運用微信、微博等交流溝通的同時,注重加強引導。主要是培養大學生自身良好的信息分辨能力和正確使用新媒體的觀念。對大學生沉溺使用新媒體耽誤生活、學習并影響身心健康的情況下,高校可以及時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知識講座,使大學生自己了解不理性使用新媒體的負面影響,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高校要注重對學生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教會他們與各式各樣的陌生人打交道,增強他們對不良信息的辨識度。
首先,我們要建立以高校官方QQ、微信、微博等為核心,其他各級學院、團委、學生會等微博為支撐框架的微信平臺體系。并進行詳細的規劃促進其發展。各級組織的微信平臺要清楚自身定位,緊緊圍繞在高校微博周圍發揮各自作用。每個微信平臺都需要安排專人進行維護管理,并組織各級信息員定期舉辦交流會,分享微信管理經驗,互相學習,共同探討,促進共同進步。
其次,我們要充分發揮高校宣傳部的帶頭作用。使之了解微信平臺并愿意在微信平臺的使用學習中發揮引領作用。俗話說,火車跑地快,全憑車頭帶,只有相關部門真正認可了微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用,推廣支持的力度才能加大。
最后,我們要對微信平臺的信息管理員進行分工培訓,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創新微信教育功能。對信息管理員隊伍可做分類管理,設置專門的技術維護團隊、書面編輯團隊、等等。各司其職,分工管理,有條不紊的將微信平臺打造成專業化、時尚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渠道。
新媒體時代強調了“快”字,希望以每個微小的努力創新,最終形成最大的合力。高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也要抓住新媒體傳播的特點加以利用,增強吸引力和公信力。
保羅·弗萊雷說,“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5]”由于授課時間及空間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平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受限較大。傳統的課堂形式無形之中拉大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雖然面對面交流的效果較好,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課一般為公共課,授課班級人數較多,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進行較為深入的師生互動也存在困難。而通過QQ、微信的語音、視頻、文字、圖片的雙向溝通,師生之間的平等溝通關系化解了師生之間的隔膜,讓學生可以在輕松娛樂的環境下比較自然地表達內心真實的想法,減少不必要的顧忌,營造出師生之間良好溝通互動的交流空間。除了實現師生的輕松互動,新媒體還提供給高校教師一個便捷發布消息的平臺,課前可以通過微信的群發功能組織學生進行素材的收集整理,而且課后進行教學效果的反饋和問題深入探討都成為了可能,這樣比原來教師通知班委成員,再由班委通知班上學生的方法簡單便利許多,而且更進一步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因此說新媒體可以成為拓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第二課堂。
當前大學生的班級概念逐漸淡化,同學之間的接觸和傳統的集體活動變少,大學生容易缺乏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心。建立班級微信,將現實生活中的班級和網上虛擬班級實現深度融合,取長補短,發揮各自的優勢,將非常有利于班級的管理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
利用微信的群組功能建立班級群,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班集體搬到手機上去,使班級在新媒體上建立交互性的信息活動平臺,大學生在群組里進行交流,可以不受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同學們之間進行充分的對話、交流與合作,感受集體的力量、同學的友誼。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運用微信的群組功能,群發各種教學以及學生工作的信息、通知等,通過微信將教育信息以短信等形式直接推送到大學生的手機的方式,不僅簡單快捷,而且可以獲得特別的教育效果。
構建微信班級,微信的實時信息傳送功能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在線政治學習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通過這個平臺,把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隨時隨地的通過微信文字、圖片,甚至語音、視頻的形式在班級成員中進行傳播,這種形式不僅簡單快捷,而且可以獲得特別的教育效果,可以讓大學生更有效的吸收黨的思想理論,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政治學習中來。
構建微信班級,微信中平等的話語溝通環境,將大大調動班級全體成員在班級管理中的民主參與意識,只有當每個人都為別人操心、關懷別人的時候,集體才能成為有效的教育力量。在微信群聊過程中,每個人都能參與到聊天中來,不再有上級對待下級的壓抑感,這樣有利于喚起學生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義務感,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班級管理,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讓他們真正做到關心集體,關心他人,關心自己,并促進他們獨立自主的發展。
構建微信班級,能有效地克服在校生規模不斷膨脹、校園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師生之間溝通匱乏的困境,使的輔導員(班主任)、班委(團支部)成員及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變得更加方便和頻繁,這樣班級管理效率將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構建微信班級,增加大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心。在當代,大學生的班級概念逐漸淡化,同學之間的接觸和傳統的集體活動變少,大學生容易缺乏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心。利用微信的群組功能建立班級群,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班集體搬到手機上去,使班級在微信上建立交互性的信息活動平臺,大學生在群組里進行交流,可以不受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同學們之間進行充分的對話、交流與合作,感受集體的力量、同學的友誼。
在價值教育論中,教育是對信仰的傳遞和促進。教育和教學的標準并非只有科學取向,同樣重要的還有倫理的標準。科學的理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的支撐,必須堅定不移的對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培養,堅定理想信念教育,才有可能將合格可靠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育出來。每當出現一個新技術,其首批的使用者和推廣者中,大學生占據了很大的比重,他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處于形成和完善的關鍵時刻,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中,信息的病毒式傳播使得大學生接受的信息要遠遠多于以往的任何時期,而且這些信息中有優秀的成分也有消極落后的成分,大學生雖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強,但是對于這些信息好壞的鑒別能力卻比較低下。因此高校微信公眾平臺應著重于對大學生思想的引領工作,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優秀的人物事跡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進行大力宣傳,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熊澄宇.對新媒體未來的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2).
[2][美]約翰·帕夫利克.周勇,張平鋒,景剛譯.新媒體技術:文化和商業前景[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17.
[3]胡昱暉.新媒體的泡沫經濟[J].廣告人,2007(12):145
[4]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北京: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5.
[5]保羅·弗萊雷.顧建新譯.被壓迫者教育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93.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 9106(2016)06- 0174- 03
*作者簡介:石蕾(1986—),女,蘭州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