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鷗漫
(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 大連 116029)
?
宣傳教育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研究
李鷗漫
(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遼寧大連116029)
【內容摘要】從宣傳教育語境下,做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有利于國家健康全面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和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宣傳教育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要進一步優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教育內容、創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教育方法、強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組織體系、轉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模式。
【關鍵詞】宣傳教育語境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日益深入,宣傳教育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水平和程度也在日益提升。在宣傳教育語境下,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國家的教育管理資源優勢,做好對國家公民大眾的正面引導,讓他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家庭獨特的文化氛圍中健康成長;要逐步更新教育方式和方法、創新教育內容,讓教育方式方法更加符合國家的特征和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增強國家公民大眾適應社會、文化、社會思潮的能力。
在當前較為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從宣傳教育語境下,做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從國家自身發展來看,有利于其健康全面發展,從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對社會建設的意義來看,有利于提升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更有利于傳統中華文化的傳承和傳播。
每一個國家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國家公民大眾置身于其中,必定會受到中華文化和歷史文明的感染和熏陶,并通過他們獨有的方式,不斷地向外推介和交流。從這方面來看,開展有效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從宣傳教育的角度來考察,這樣能讓國家公民大眾們更加意識到自身使命和任務的重要性,讓更多的公民大眾更好地展現和繼承中華文化。從宣傳教育的角度來做好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不僅有利于保障公民大眾群體擁有一個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而且有利于提升他們對困難的抵御能力,快速深入適應國家的生活。國家在不斷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可以逐步的規范公民大眾的行為,提升國家公民大眾自身的素養,向社會各界傳遞當代公民大眾的正能量。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宣傳教育缺失化程度也隨之提升。由于國家的人員構成、地域構成差異大,導致國家公民大眾在生活習慣、民族宣傳教育、思想傳統等方面存在的差別也較大。同時,由于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層次不高、構建水平存在欠缺等因素,這些問題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和管理帶來了挑戰,在此背景下,開展公民大眾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具有如下的必要性:
一是公民大眾自身行為特征要求必須在開展宣傳教育語境下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體系的構建。公民大眾群體是以一種相同的生活模式生活在同一個空間里的。這樣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他們之間逐漸形成了相互交織的群體關系,也為他們接受群體教育提供了空間,行為方式更具可控性。但是同時,由于當代公民大眾群體行為不太講究習慣規范,思想意識積極活躍,有著美麗的中國夢夢想,但是也有部分群體由于接觸社會少,成熟度不夠高,需要進一步幫助,指導其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是公民大眾個人價值的體現要求必須在開展宣傳教育語境下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體系的構建。作為主要教育工作對象,廣大的公民大眾群體才是真正需要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關照的人群。無論他們處于多么困弱的狀態,他們都會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追求,都會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本能和愿望。公民大眾群體能實現自我管理以及自我鍛煉,他們既是治理的主人,也是參與的主體。然而,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的進程中,如果過分強調個人價值和個人尊嚴,而忽視群體的共識,就會過分遷就少數不良的個人思想行為,引起不良的社會反應。
三是當前復雜的社會形勢要求必須在開展宣傳教育語境下進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體系的構建。在當前復雜的社會形勢下,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內容必須是符合時代要求,與國家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內容的選擇上,要培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管理部門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感,要熱愛自己的公民大眾同胞和公民大眾事業,要把對待公民大眾事業的熱愛和公民大眾同胞的情感變為自己工作的核心。因此,從長期來看,在任務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指導下進行學習的公民大眾群體,必須在相關的紀律要求下開展個體的活動,因此公民大眾的相關管理規定約束了公民大眾群體必須在一定的規則下過著有約束性的生活。
(一)進一步優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教育內容
一是要讓國家選擇與他們的成才觀、國際觀、勞動觀相適應的教育內容。作為一個特殊的教育群體,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公民必須擁有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的精神,必須在中華文化熏陶的大環境中,積極吸收中華文化的精神,轉變自身的生活、學習態度,培養積極向上的、誠實守信的群體特性,不斷提升公民審美情趣,激勵公民樹立正確的品行,彼此之間互相信任、包容,在教育的內容上也更加具有廣泛性和開放性。
二是要加強國家的實踐。要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的豐富理論成果與國家的生活實踐相結合,在國家的各種社會實踐、各種文化活動以及參與的社會活動等過程中,鼓勵他們鍛煉和塑造健康的人格,同時,強化各種活動的影響力,擴大公民大眾的參與范圍,充分展示公民大眾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在彼此相處與活動的過程中,使其思想得到提升,意志品質得到鍛煉。公民不應該被物質世界所遮蔽,應該以更開放的人文精神,實現自身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完美統一,成為一個有責任、有修養的、完美的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公民逐步建立其共同的社會秩序理念,并在不斷的強化中塑造成為一種“公共”品質,這種公共品質為社會秩序的建立、和諧社會的營造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基礎和行為保障。
(二)進一步創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教育方法
一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方式要注重將思想問題與現實問題相統一。國家在開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時的傳播和教育方式必須是合情合理、能為廣大公民能力范圍內所能接受的。因為理論形態與實踐形態是有差異的。對于廣大公民大眾群體來說,理論往往是高深難懂的,系統地掌握理論體系是一個很大的學習難題。因此,宣傳教育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應該依據現實情況,注重教育過程和教育內容的可實踐性,實現高深理論語言與普通群眾話語體系的有效對接。
二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方式要注重將國家的情感關懷與精神面貌相統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者要增強與國家的情感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心理狀態,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隨時掌握他們的情感狀態和精神狀態,進一步更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價值觀念。廣大公民大眾事務管理部門在實際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事務工作中,要做好表率和發揮帶頭作用,在公民大眾事務管理考核上,要注重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要選擇一批受到人們喜愛的能力強、職業道德高尚的人開展公民大眾事務管理工作。
三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方式要注重將群體性教育與個性化教育相結合。要進一步創新教育工作體系構建工作的教育方法,深入了解其群體的共性特征。同時也要尊重國家的個性化特征,并結合國家各個地方的情況以及個體生活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的體系構建,要實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工作體系構建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的方式,既要保證整個教育方式讓群體接受,也要保證讓所有公民大眾個體都參與。
(三)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的組織體系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是一個系統性、參與性很強的工作。層次分明的實施程序、純熟的操作技術以及多元化的評價手段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這一體系的構建為公民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意識提供了基礎。筆者認為,要組建國家公民大眾的自治組織,通過這一組織的構建,激發他們自我完善的激情,給予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培育他們自我管理的意識,引導公民大眾的健康成長,營造一個和諧、積極向上、健康的生活環境。同時,要建立社會與全方位合作管理的體系。要做好國家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路徑構建工作,它不僅需要自身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而且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在此背景下,就要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管理服務事務回應性建設,要及時解決社會和公民大眾反映的呼聲和強烈的問題,對一些突發事件都應該具有很強的快速反應、駕馭和處理的能力。為此,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管理人員需要提高快速反應能力,通過這種快速及時的回應,才能更好地為公民大眾服務,獲得公民大眾和社會的認同,才能更好提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管理人員在公民大眾心目中的公信力,應當根據公民大眾的自身特點,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營造良好的公民大眾文化氛圍,開展維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優秀公民大眾”等評比活動,表彰表現突出的公民大眾,并將他們的事跡通過櫥窗、報刊、網絡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先進典型引導激勵公民大眾不斷進步,可以為公民大眾提供一個教育的機會,分享心得感悟的平臺。
(四)轉變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模式,發揮公民大眾主體性
目前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中,還是在使用傳統的、由馬克思主義傳播者作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主體的灌輸型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模式,這種情況不僅對于公民大眾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際運用能力形成了忽視,更是與馬克思主義理論所要求的內容不符。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及方法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工作中的應用模式的轉變中,第一,靈活引入和運用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以及任務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理論等,科學地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模式進行調整。要做到在有限的課堂資源背景下最大程度達到優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效果,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目標能夠充分完成。同時,宣傳教育語境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更要做到使公民大眾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水平得到明顯上升,在生活實踐中可以靈活運用,要以公民大眾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活動的主體。第二,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積極發揮公民大眾的學習主體性,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的工作由之前的灌輸、傳播知識轉化為對于公民大眾進行引導、啟發公民大眾主動學習和思考。這種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模式重視公民大眾的動手實踐能力,重點關注公民大眾具體的學習和思考過程,避免了在傳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模式中只注重考試能力,不關注知識實際應用的誤區。第三,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要轉變思路,所傳輸的內容不應該單純只是已知的教科書上的結論,而應該是由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公民大眾能夠對于所學內容進行充分思考和認識,從而對知識點能夠做到切實的掌握,進而完成公民大眾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的整個知識建構過程。第四,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活動中,要重視公民大眾的個體差異性,對于公民大眾在學習中的擅長點充分挖掘,進而對于公民大眾所擁有的擅長的智力部分進行發揚,使公民大眾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找到最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種更加注重培養公民大眾學習方法和思路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模式不僅能從長遠方面提高公民大眾的學習能力和成績,更適合大眾化學習基礎差,學習方法不科學的特殊現狀。針對公民大眾的這一特點,在平時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活動中要重視情感教育,對于每個公民大眾的個性特征進行了解和把握,與公民大眾建立起深厚的教育感情,以馬克思主義傳播者的個人情感魅力影響公民大眾對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態度,并根據公民大眾個體情況的不同,對于公民大眾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學習方法指導,使公民大眾感受到被重視,在情感方面增加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學習的熱情和積極。
參考文獻:
[1]謝地.馬克思語境下的市場經濟與市場經濟的中國特色[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12).
[2]吳宣恭.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是政治經濟學分析的基礎[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07).
[3]佘雙好.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行為影響的特點及對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6).
[4]北京勞動者收入狀況調查課題組,張艷華.北京市海淀區勞動者收入狀況調查報告[J].中國工人,2013(06).
[5]侯惠勤.人民的慧眼大眾的心聲——讀李瑞環同志的《看法與說法》[J].理論視野,2013(05).
[6]李立培,李穎.關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點思考[J].青年與社會,2013(03).
*作者簡介:李鷗漫(1981—),女,遼寧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106(2016)02-0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