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
辯論型談話節目主持人話語權平衡策略思考
□周游
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的靈魂,時刻把握節目節奏、控制節目進程。主持人與電視節目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一檔電視節目成功與否、品質高低,與節目主持人的主持功力息息相關。因此,對主持人主持藝術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文中,筆者以辯論型談話節目為例,對主持人在該類節目中的表現進行研究,期望從理論與主持實務兩個方面給予業界主持人以借鑒。
辯論型談話節目;主持人;話語權
辯論型談話節目以廣開言路為節目宗旨,節目參與者眾多,嘉賓們可以在節目中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的火花,并隨著話題討論的逐層深入,為受眾提供有效的信息。但由于該類節目所談論的話題常帶有涇渭分明的對立性,參與者極易在節目中產生觀念的交鋒,甚至產生矛盾與摩擦,導致節目無法順利進行。同時,由于談話節目兼具真實與即興的特點,在節目中隨時可能出現不可預知的情況,因此,此類節目對主持人的素養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既要保證節目熱烈有序地進行,又要保證話題的深入及現場氛圍的和諧。目前,國內著名且極具代表性的辯論型談話節目有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東方衛視《東方直播室》、江西衛視《深度觀察》,筆者發現,在上述三檔節目中,主持人胡一虎、駱新、馬丁尤以話語權合理的掌控和支配見長,表現出了過硬的業務能力。
辯論型談話節目會邀請眾多互不相識的嘉賓參與其中,包括專家學者、明星草根、基層勞動人民等,迥異的背景、生活及工作環境使得他們的思想觀念及對問題的看法也截然不同。此外,嘉賓彼此之間的陌生感與參與節目帶來的緊張感使得他們沉默寡言,不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因而節目將無法順利展開。因此,節目主持人就要及時采取一些有效的辦法來激活節目嘉賓的談話興致,調動起他們的談話熱情。
(一)強調對立觀點
胡一虎是一位聰明睿智的主持人,善于和各類人打交道。節目錄制過程中,當其發現一方嘉賓的談話興致明顯低落時,他便會通過刻意強調另一方觀點的主持策略,使雙方體會到彼此觀點之間的摩擦與對立,從而勾起辯論雙方的興致。
在《一虎一席談:中國股市是否上演步步驚心》這期節目中,認為股市牛市的嘉賓對自己的觀點很有自信,擺事實說道理,滔滔不絕;而認為股市熊市的嘉賓只是象征性地講出自己一方的觀點,并沒有明顯表現出想要反駁、與其辯論的興致。這時,主持人胡一虎就運用刻意強調對立觀點的主持策略,將認同牛市嘉賓的觀點添油加醋地加以陳述,提醒熊市嘉賓雙方觀點的對立,最終勾起了熊市嘉賓的辯論興致,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二)加入個人疑問
在節目伊始,有些嘉賓由于性格使然,并不能一針見血、開門見山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時,主持人胡一虎會想方設法地從嘉賓的言語中找出疑問點,向嘉賓發問,進而引導嘉賓延伸自己的談話內容。在《一虎一席談:延遲退休應對養老是良藥還是猛藥》這期節目中,主持人胡一虎依次詢問在座嘉賓對本期節目話題的看法,其中與嘉賓維剛有這樣一段對話:
胡一虎:我想請教一下維剛兄,您的看法呢?
金維剛:我覺得一切都要順其自然。
胡一虎:一切都要順其自然,這話中有話,怎么樣的順其自然呢?愿聞其詳。
金維剛:我們這個退休年齡的政策,是在60多年前制定的,那個時候的人均期望壽命才40多歲,而我們經過60多年的發展呢,現在的人均期望壽命是74.7歲,所以隨著人均期望壽命的延長,那么退休的政策也需要適當地調整。
從嘉賓金維剛“順其自然”這句話的表述中可以判斷其并沒有在一開始就迅速地進入辯論狀態,這時,主持人胡一虎順著金維剛的話,提出個人疑問,引導其對“順其自然……”這句話進行解釋說明,勾起了他的談話欲望,使其打開了話匣子。
在《深度觀察藝考騙局》這期節目中,新聞調查員講述了一個孩子藝考被騙取錢財的故事,故事敘述完以后,主持人馬丁提出疑問:我也挺奇怪的,按說父母啊,能拿出50萬的家庭,也不是說窮困潦倒,完全沒有謀生能力的,怎么孩子不懂,爸媽作為成年人也會受騙呢?這一疑問引出了藝考騙局的話題,新聞調查員針對受騙這一情況作出解釋,其他嘉賓也根據這一問題找到了要討論的核心點,遂相繼打開了話匣子。因此,作為主持人,要想順利達到引導話題參與者順利開展話題討論的目的,就要在節目嘉賓找不到話題突破口時,恰當地采用加入疑問的方式,激起節目參與者的談話欲望。
在《一虎一席談》節目中,主持人在激活了嘉賓的談話欲望之后,如何控制嘉賓的談話節奏也是很有講究的。有些嘉賓條理清晰,發言有理有據;有的嘉賓思維混亂,發言使人不明所以;有些嘉賓因為固執己見而喋喋不休、咄咄逼人;有的嘉賓由于找不到話題的中心,而言不對題;甚至,有時嘉賓因為錯誤觀點而誤導受眾。面對上述這些情況,都需要主持人擁有對節目在宏觀上把控及微觀上調整的能力,并在話語權的支配能力上做足功夫。
(一)果斷截流正確引導
在《一虎一席談:內地女孩虐童案引發爭議》這期節目中,兩名嘉賓在對摔嬰女孩應該嚴懲還是寬恕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女嘉賓認為該女孩已經具有了完整的人格,并表現出了非常嚴重的心理障礙,應該得到嚴懲;男嘉賓則認為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只適應成年人,女孩是未成年人,她的舉動只是按照生物學的本能,可能是一種沖動,不包含任何社會含義,應該寬恕。節目中,女嘉賓對男嘉賓的發言表現出了極度的不滿,竭力反駁,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互不相讓。這時,主持人胡一虎果斷發聲:來,停,謝謝,我知道嘉賓你們應該都沒有接觸到她的家人,也沒有接觸到她的同學,但是我們正中央的記者凡澤,有到現場去采訪。這句話正是在告訴嘉賓們,不能妄下論斷,要用事實說話。
在《深度觀察女大學生安全防范》這期節目中,主持人就女大學生被侵犯后該怎么做,是私了還是報警,向嘉賓和場下觀眾征詢看法。一位場下的老大爺說:這件事情應該私了。主持人立即反問:這個私了更合適,您認為是嗎?大爺回答:因為一個大學生,以后做人、前途都是一個問題,講出去的總不太好,如果私了的話,大家都不知道,這件事情過去了也就算了。主持人接著問:您覺得如果報了警,鬧得學校里都知道了這件事,這孩子就丟了“大人”,在學校里就沒法做人了,是嗎?我說一個數字,咱們國家一年下來,發生性侵案、強奸案真正選擇報警的人數比例不超過百分之六十,也就是四成的人選擇了沉默、私了、屈辱、息事寧人,為什么?……
隨后,場內嘉賓給出了專業的解釋,為大家分析了不報警的危害。主持人果斷截住大爺的話語權,正確引導了大家的思路,告訴受眾,報警才是正確的選擇。
(二)強調重點避免跑題
因節目時長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向觀眾提供足量的有效信息,就需要節目主持人正確有效地引導嘉賓,與嘉賓默契配合。在《一虎一席談》節目組邀請到的嘉賓中,有些能說會道,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如魚得水,對任何話題都能發表屬于自己的看番,盡管這些言論并非都能提供有用的信息;相反,有些嘉賓談話常常沒有重點,因而被稱為“流暢的廢話”,這是談話節目中極為忌諱的一點。這時,主持人胡一虎就會依據經驗作出準確判斷,重申話題討論的核心點,將嘉賓的討論帶回原題。
(三)巧妙打斷拒絕糾纏
有些參與辯論型談話節目的嘉賓,性格開朗,能言善辯,積極參與節目,對任何一個話題都有著個人獨到的見解,雖然能提供很多有效的信息,但時常會因為興致高漲而對這一話題滔滔不絕,鑒于節目時長的限制,主持人需要巧妙地打斷嘉賓的發言,避免在某一話題的討論上糾纏不休,以確保節目繼續進行。
在《東方直播室專車之爭》節目中,場下觀眾與嘉賓出租車司機卞軍因為打車難一事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觀眾:我跟你這么說一萬個人里面,就只有你一個人的服務態度是好的。
卞軍:師傅,那不一定,你明天就會碰到好的師傅……觀眾:看到好多了,不是一個……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執不休,矛盾不斷升級。這時,主持人駱新及時打斷了他們的爭論,說:好,那這樣,我問一下陳先生,您拒載過嗎?
主持人用轉移話題的方式,及時打斷了出租車司機卞軍與觀眾的對話,巧妙地控制了整個節目的節奏,以使節目可以繼續進行。
《一虎一席談》正是憑著節目的群言性質及談話場中激烈的思想交鋒吸引了大批觀眾收看,這樣的談話場對主持人的駕馭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主持人胡一虎在《一虎一席談》節目中營造出了一個和諧、熱烈、有序的談話氛圍,通過自身對話語權的平衡支配,使整個節目“爭而不怒,謔而不俗”,既有趣味又有深度。
(一)平息怒火安定現場
由于《一虎一席談》節目中的話題均帶有極強的對立性,嘉賓們時常因為觀念上的不同而產生觀點的分歧。有些嘉賓情緒激動,對與自己觀點不統一的嘉賓提出質疑,甚至出現人身詆毀,場上氛圍緊張且沉重,這時,主持人胡一虎及時出現,轉移嘉賓們的注意力,進行“滅火”,調和談話氛圍,安定現場秩序。
在《一虎一席談:明星吸毒該不該嚴懲》這期節目中,嘉賓盧悅認為我們應該引導青少年學習自己喜歡的明星在吸毒后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過程;而嘉賓張鳴則認為根本就不需要這么折騰,明星就該起到積極正面的示范作用,引領自己的粉絲朝著對的方面走。當雙方因這一問題,火藥味越來越濃時,主持人胡一虎說:“好,大家看到了,在這一點上,他們倆出現了不同的沖擊,現在我們來請教一下場下的嘉賓,聽聽你對這件事情的個人看法,請說。”繼而巧妙地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場下嘉賓的身上,平息了盧悅和張鳴之間的戰火。
(二)化解矛盾推進話題
當嘉賓們的觀點出現分歧,互不相讓,各執己見時,節目便無法繼續進行,這時,主持人胡一虎便會巧妙地化解矛盾,采用折中的辦法,使討論得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結果,進而推進話題的進一步討論,以保證節目可以順利進行。
在《一虎一席談:狗肉節是不是舌尖上的罪惡》這期節目中,嘉賓的談話矛盾極為凸顯,愛狗人士與接受狗肉節的人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雙方爭執不下,反復糾纏。這時,主持人胡一虎用轉移目標的方式,舉了一個例子,很巧妙地化解了上一個問題的矛盾,推進了嘉賓的話輪。
電視談話節目的出現是主持藝術走向成熟的標志。該類節目中,嘉賓之間話語權的平衡是重中之重,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合理地推進、銜接、轉換話輪,激化或平復談話矛盾,都是主持人所必須要具備的基本功力。在本文中,筆者通過對辯論型談話節目中優秀主持人的突出表現做案例分析,總結出了主持人在平衡話語權時,應該掌握的必要的主持藝術。除此之外,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談話節目主持人,還應嚴格遵守語言規范,提高自己的控場能力,發揮好場下觀眾的作用,把“主持”縮小,把“人”放大,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將談話節目做到爭而不怒,謔而不俗。特別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傳媒行業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作為電視節目靈魂的主持人,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應竭力塑造語言審美、豐富閱歷、靜心沉淀,在有聲語言創作道路上不斷反思,不斷進步,懷著對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和主持人職業的神圣使命感,服務受眾、社會和民族,為中國電視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者單位:廣西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