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茜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北京 100081)
?
文獻綜述
2011-2015年國際圖書館事業發展重點領域趨勢綜述
鄧 茜
(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北京 100081)
本文通過對2011-2015年間國外圖書館及相關機構所發布的調研報告、戰略規劃等文本的調研和梳理,指出圖書館未來的重點發展領域為:強調館藏資源建設的平衡與優化,重視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布局與突破,圍繞社會轉型和社會需求進行空間再造以及致力于傳統服務模式的轉型與升級。
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 轉型
現代信息技術給社會發展及公眾生活帶來深刻影響,身處持續變革的時代,圖書館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圖書館的發展戰略也在持續調整。隨著公眾生活方式的變化,圖書館用戶的預期也隨之發生變化,傳統的物理空間和館藏資源已經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圖書館在社區中的角色和提供的服務也面臨著嶄新的轉型。英國國家圖書館《激活知識:2015-2023年戰略規劃》指出:圖書館面臨的重要挑戰有持續而急速的技術變革,以及信息使用者對于獲取多樣資源的期待[1]。荷蘭國家圖書館《我們網絡的力量——戰略規劃(2015-2018年)》提出:要充分發揮連接信息資源和公眾的紐帶作用,實現館藏資源的便捷訪問和可持續利用[2]。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未來的圖書館及其用戶》指出:圖書館為應對現實挑戰應轉變服務理念,為用戶提供服務并促進其學習,致力于空間的再造和用途的重置,以及成為社區資源的提供平臺[3]。
本文通過對圖書館、圖書館行業組織、研究機構等相關機構在2011-2015年間發布的研究報告、調查報告、戰略規劃等文本的調研和梳理,重點關注館藏資源建設、數字圖書館發展、實體空間再造、傳統服務轉型等領域的發展現狀和用戶需求,分析近年來上述領域的發展重點、趨勢及舉措,以期為我國各類型圖書館“十三五”規劃的編制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2.1 建立多元化的館藏資源結構并不斷優化管理機制
館藏資源作為圖書館運營的基礎,一直是圖書館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核心課題,在當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無論是面對社會發展的外部挑戰還是為了滿足圖書館用戶的需求,都對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數字資源及特色資源的重要性日漸凸顯,以促進館藏資源更為易于獲取為導向的館藏管理機制的改善成為當務之急。英國國家圖書館《激活知識:2015-2023年戰略規劃》在館藏資源建設方面的戰略重點,一是加強在歷史音頻資源和音樂館藏的入藏和保存,二是聯合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全英國網站資源的存檔[1]。德國國家圖書館《2013-2016年優先戰略》將音樂文獻、灰色文獻及數字資源列為重點采訪館藏[4]。聯機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發布的《大規模印本管理:北美印本館藏的區域性前景》顯示:北美地區區域性印本館藏都呈現出全球性和多樣化的共同特征[5]。《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IFLA)戰略規劃2016-2021》將“構建框架以促進任何形式及任何地方的信息和知識的公平獲取”作為核心戰略方向之一[6];《創建學習者的國度——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會(IMLS)戰略規劃2012-2016》指出:在館藏內容方面,IMLS鼓勵對圖書館、博物館的館藏資源進行示范管理,提倡并支持采用綜合、合理的方法保存館藏資源,支持對國家館藏資源的優化管理,確保并維護當今乃至未來公眾對館藏資源的獲取[7]。
2.2 傳統館藏與數字館藏的發展并行不悖
伴隨著數字技術及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圖書館獲得了飛速的發展,數字資源在圖書館館藏資源中可謂異軍突起。關于傳統館藏與數字館藏之間的關系以及孰輕孰重的討論,自數字圖書館誕生以來就一直為業界及學界所持續關注。當前,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增長趨勢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用戶對圖書館提供豐富、優質數字資源的廣泛期待,如《未來的圖書館及其用戶》顯示:83%的用戶希望圖書館提供更為豐富的電子書資源,其中53%的用戶認為圖書館務必應該做到這點[3]。二是圖書館數字資源的持續增長及提供數字資源服務圖書館的普及程度,如美國圖書館雜志和學校圖書館雜志共同發布的《2012年美國公共圖書館電子書使用報告》顯示:2012年,美國公共圖書館電子書數量激增,平均每館向讀者提供10000種電子書,比2010年(1500種)增加566.7%;電子書流通速度加快,傳統館藏的流通速度正在減慢[8];該系列報告2014年版則顯示,2010-2014年美國提供電子書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呈現持續增加趨勢,到2014年普及比例達到95 %;公共圖書館的電子書館藏持續增加[9]。三是圖書館館藏資源分配比例,如《美國公共圖書館購書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公共圖書館呈現出印本圖書購書經費削減,電子資源購置經費增加的趨勢[10]。
盡管數字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傳統館藏資源仍保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依據皮尤研究中心《美國電子閱讀情況調查報告》,盡管電子書閱讀日趨流行,但紙質書仍是美國讀者的基礎閱讀習慣,在接受調查的讀者中,52%只閱讀紙質書,4%只閱讀電子書,9%對兩種方式均有涉獵[11]。另據美國圖書館協會(ALA)發布的《2014年美國圖書館狀況報告》,電子圖書市場繼續蓬勃發展,但僅有少數讀者完全用電子閱讀取代傳統閱讀[12]。此外,圖書館界對于傳統館藏資源的重視程度也與上述讀者的使用需求基本一致,如上述《大規模印本管理:北美印本館藏的區域性前景》指出:近些年來,盡管各類型圖書館對電子及數字內容的關注及相關經費投入均大量增加,但是對印本館藏的管理仍然不斷投入大量資源[5]。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審議通過的《數字圖書館宣言》將數字圖書館定義為:“高質量數字化館藏的在線匯集,依據國際普遍接受的館藏發展原則制作、收藏和管理,以協調統一和可持續的方式開放館藏,并輔以必要的服務,使讀者能夠借閱和使用其資源”,從而正式認可了數字圖書館所承擔的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及縮小數字鴻溝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關鍵任務[13]。可以說,數字圖書館建設的終極目標是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使用戶更為高效、便捷的享有知識服務,而當前所要做的,就是解決、消除達到上述目標所遇到的種種阻力。
3.1 制定目標明晰、切實可行的數字圖書館發展戰略
數字圖書館自20世紀90年代起步以來,已經在基礎設施設備的配置與建設、數字信息資源的積累與管理、數字信息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發展重點和建設難點也在逐步向構建更大范圍的數字圖書館網絡,強調知識發現、獲取和交流等方面轉變。《數字圖書館宣言》指出:數字圖書館應形成應對社會信息需求的數字信息網絡,增進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傳播和獲取[13]。UNESCO發布的《溫哥華宣言》面向其成員國、文化遺產機構以及私人機構等提出倡議:制定切實可行的數字化戰略,建立數字資源長期管理和保護的框架,以解決數字環境中各種形式信息資源的管理和保護問題;創建版權例外和限制的國際法律框架,以確保數字文化遺產的保存和獲取[14]。此外, OCLC發布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發展重點與前景展望》指出:建設全國性(甚至更大范圍)數字圖書館的可能性及時機已經到來[15]。《歐洲數字圖書館2015-2020戰略規劃:用文化改變世界》指出未來發展目標為:提高數據質量并提供更加開放的服務許可環境;開放數字資源并促進用戶的獲取;提升資源共享程度,充分創造價值。規劃還強調,歐洲數字圖書館必須完成從門戶到平臺的轉變,從單一的文物、圖書和檔案集成資源門戶轉變為用戶獲取資源、分享經驗的平臺[16]。
3.2 將電子書借閱列為圖書館發展的重中之重
數字技術革命對社會公眾的閱讀習慣和需求產生了深刻影響,數字閱讀方興未艾,數字移動終端的迅速普及對數字閱讀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社會公眾對圖書館數字服務的期待不斷提高,當前,圖書館所提供的數字服務與公眾需求還存在相當差距。這在皮尤研究中心所發布的系列報告中均有所體現,《美國電子閱讀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擁有電子書閱讀設備的讀者比例顯著增長,隨著電子閱讀終端持有數量的增加,通過電子閱讀器、平版電腦及手機閱讀的讀者均有所增加[11]。《數字時代美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報告》指出 50%以上的讀者希望公共圖書館在增加電子書閱覽方面有所作為[17]。《圖書館、用戶與電子書》的報告則指出了當前用戶希望圖書館有所改進之處,如許多讀者想要獲得更多的關于電子書借閱的信息;電子書讀者通常遇到需要排隊等候、圖書缺藏、文檔格式不匹配等問題[18]。
面對上述用戶對電子書借閱的巨大需求,圖書館也在大力發展電子書借閱業務,然而,圖書館卻面臨著電子書業務發展方向、授權模式、經費分配等各種問題亟待解決。ALA《公共圖書館電子書業務模式》報告指出,目前出版商及銷售商提供給圖書館的大部分電子書商業模式均有借閱數量、易變定價、延期銷售、館際互借等諸多限制[19]。
針對上述問題,圖書館也一直在探索切實可行的電子書業務模式,購買有限制的授權是最為普遍的做法。IFLA《2014年電子書外借背景報告》指出,目前圖書館的關注焦點仍在于如何爭取以合理的價格購買電子書,并依據可接受的使用條款向用戶提供服務,授權訪問而非出售內容資源仍是出版商采取的最普遍的商業模式。報告總結了目前最主流的電子書授權模式,包括:①授權期限內的多用戶并發訪問模式:瑞典、丹麥等歐洲國家的圖書館與出版商之間采取按電子書下載次數結算的方式;②一次買斷的單用戶訪問模式:圖書館一次性購買一定數量的電子書,供用戶單機使用,無須重復購買;③授權期限內的單用戶訪問模式:圖書館付費獲得一定期限的電子書使用權,供用戶單機使用,過期需續費;④限制借閱的單用戶訪問模式:圖書館付費購買電子書的一定數量復本,每個復本供單個用戶在有限時間內使用[20]。
面對圖書館、用戶與電子書出版社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分配問題,圖書館行業組織也在積極調研圖書館電子書業務的解決方案。例如,澳大利亞圖書館與信息協會發布的《2014年電子書借閱遠景報告》提供了選擇性建議,如由圖書館聯盟組建開放的數字化管理平臺,獲取數字資源并取得版權;集中國家和地區層面的預算訂購電子資源;與數字資源聚合者進行集體談判并就創新內容進行試點等[21]。IFLA《電子資源館藏發展關鍵問題:圖書館指南》建議:對于電子資源的選擇與評估,應從內容、技術要求、功能與可靠性、廠商支持、供應等五個方面進行考慮[22]。
3.3 利用社交媒體和移動服務提升能見度
近年來,社交媒體和移動服務迅速普及,給社會公眾的交流模式和生活方式帶來深刻影響,《未來的圖書館及其用戶》顯示:到2014年,使用移動智能手機的用戶為58%;到2013年,使用社交網絡的成年人達61%,76%的用戶希望圖書館提供移動服務[3]。《2015年移動通信和社交媒體使用報告》顯示: 67%的成年人是智能手機用戶,72%的成年在線用戶使用社交網絡平臺“臉書”(Facebook )[23]。
圖書館意識到了這種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積極探索社交媒體和移動服務,以期使圖書館的服務深度嵌入用戶的生活和學習之中。ALA的《公共圖書館經費及科技使用報告》指出:越來越多各類型圖書館通過移動應用工具和社交網絡開展服務,70.7%的公共圖書館使用社交網絡工具與圖書館用戶及公眾進行互動[24]。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圖書館發布的《社交媒體、圖書館和Web 2.0:美國圖書館如何使用新工具吸引新用戶》指出,鑒于人們對新技術使用的熱衷,建議各圖書館使用先進工具為公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25]。ALA《2012年美國圖書館狀況報告》顯示, 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網絡成為在線宣傳館藏資源的重要工具,并幫助圖書館與用戶建立良好關系[26]。
隨著新技術的沖擊和社會發展,傳統圖書館的物理空間越來越不能滿足公眾的期待,人們希望圖書館提供交流和學習的空間,圖書館界也在空間再造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強化體驗、互動及創新的功能。ALA的《2013年美國圖書館狀況報告》指出,當前圖書館正經歷著用戶預期、物理空間等全方位的變革[27]。該系列報告2014年版進一步指出,圖書館設施建設和改造的一個主要趨勢是打造開放式空間、半私人空間及技術體驗區[12]。該系列報告2015年版又提出,圖書館實體空間應該能夠靈活適應各種學習活動和同伴間學習的需要,創客空間的建立成為趨勢,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圖書館從專注館藏發展為更注重強調提供服務和學習機會[28]。《未來的圖書館及其用戶》則指出:圖書館應致力于空間的再造及用途功能的重置,圖書館應該是與眾不同的實體空間,提供交互體驗和感受的空間,成為數據庫和媒體的結點,創客和專業人士的創新實驗室,等等[3]。
5.1 將圖書館服務廣泛而深入地延伸到社區之中
國外公共圖書館歷來重視社區服務,社區居民也認可公共圖書館在社區生活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隨著社會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新的社區需求不斷涌現,公共圖書館為成為社區發展的助推器而努力,為社區居民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及時的信息素養培訓、多樣的學習機會成為新的努力方向。皮尤研究中心的《數字時代的圖書館服務》顯示,91%的被調查者認為圖書館對社區很重要,63%的被調查者期待公共圖書館在社區中設置圖書借還機或可借閱圖書、電影、音樂的小型空間[29]。《未來的圖書館及其用戶》指出,圖書館可以滿足組織課外活動、開展學前教育項目、提供新技術素養培訓、填補信息鴻溝、幫助居民獲得能力資格認證等新的社區需求[3]。《2014年美國圖書館狀況報告》指出:當前,公共圖書館已經重新改造成為了本社區的技術中心,并力求滿足社區居民不斷擴展的技術需求[12]。《創建學習者的國度——美國博物館與圖書館服務協會(IMLS)戰略規劃2012-2016》將“推動博物館、圖書館成為社區主體,發揮它們在鼓勵公民參與、促進文化交流和激發經濟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列為五大戰略目標之一[7]。
5.2 面向特殊群體打造針對性服務
在獲取信息和知識方面,青少年、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和難度,因此,公共圖書館當仁不讓地成為保障上述人群公平獲取信息資源的重要機構之一。圖書館面向不同類型特殊人群,打造適應群體特點、滿足特定需求的針對性服務成為必然路徑,包括服務設施設備、資源、策略、方式以及人員等各方面的針對性。ALA發布的《圖書館青少年服務的未來:行動呼吁》指出圖書館應重點關注青少年所在的社區;建設符合青少年需求的資源,包括數字資源;提供適合青少年合作項目、與專家交流共享的實體和虛擬空間;為青少年服務配備專業館員,并可吸納青少年志愿者參與服務;根據青少年需求的變化制定靈活的政策[30]。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關于向閱讀障礙用戶提供服務的報告》指出:針對閱讀障礙用戶,區分傳統印本資源和新興數字資源,分別制定相應的服務政策和流程;電子書服務應涵蓋:設施設備的配備、閱讀平臺的建立以及數字內容的獲取;采取措施提高全體員工的無障礙服務意識,并為閱讀障礙用戶配備專門服務人員;促進機構間的合作,及時獲取閱讀障礙服務領域的發展趨勢[31]。IFLA《面向閱讀障礙群體的圖書館服務指南》指出,圖書館可以為閱讀障礙群體提供有聲讀物、語音轉換軟件、定期培訓、延長借閱期限等服務[32]。
〔1〕The British Librany.Living Knowledge:The British Library 2015-2023[EB/OL].(2015-01-16)[2016-02-11].http://www.bl.uk/projects/living-knowledge-the-british-library-2015-2023
〔2〕National Library of the Netherlands.The power of our network-Strategic plan 2015-2018[EB/OL].(2015-01-01)[2016-01-10].http://www.kb.nl/sites/default/files/docs/strategicplan-2015-2018.pdf
〔3〕Pew Research Center.The Next Library and the People Who Will Use It[EB/OL].(2014-11-13)[2016-01-19].http://www.pewinternet.org/2014/11/13/the-next-library-and-the-people-who-will-use-it/
〔4〕何文波.德國國家圖書館2013-1016年文獻采訪優先戰略[J].圖書館建設,2015(8):44-45
〔5〕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Print Management at-Mega-scaleII:A Regional Perspective on Print Book Collections in North America[EB/OL].[2016-01-08].http://www.oclc.org/research/publications/library/2012/2012-05.pdf
〔6〕IFIA.IFLA Strategic Plan 2016-2021[EB/OL].[2016-02-11].http://www.ifla.org/strategic-plan
〔7〕國家圖書館研究院.圖書館行業中長期戰略規劃選編[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377-379
〔8〕Library Journal,School Library Journal.2012 Library Ebook Usage Reports [EB/OL].[2016-01-19].http://www.thedigitalshift.com/research/ebook-usage-reports/
〔9〕Library Journal,School Library Journal.2014 Survey of Ebook Usage in U.S.Public Libraries[EB/OL].(2014-02-12)[2016-01-19].https://s3.amazonaws.com/WebVault/ebooks/LJSLJ_EbookUsage_PublicLibraries_2014.pdf
〔10〕Library Journal.Book Buying Survey 2012:Book Circ Takes A Hit[EB/OL].[2016-01-16].http://lj.libraryjournal.com/2012/02/library-services/book-buying-survey-2012-book-circ-takes-a-hit/
〔11〕Pew Research Center.E-Reading Rises as Device Ownership Jumps[EB/OL].(2014-01-16)[2016-01-16].http://www.pewinternet.org/2014/01/16/e-reading-rises-as-device-ownership-jumps/
〔12〕ALA.The state of American’s Libraries 2014[EB/OL].(2014-06-05)[2016-01-14].http://www.ala.org/news/state-americas-libraries-report-2014
〔13〕IFIA.UNESCO endorses the IFLA Manifesto for Digital Libraries[EB/OL].[2016-01-18].http://www.ifla.org/files/digital-libraries/news/pr-digital-library-manifesto.pdf
〔14〕United Nations Education,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 releases Vancouver Declaration on Digitization and Preservation[EB/OL].[2016-01-17].http://www.unesco.org/new/en/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resources/news-and-in-focus-articles/all-news/news/unesco_releases_vancouver_declaration_on_digitization_and_preservation/#
〔15〕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U.S.Public Libraries:A Snapshot of Priorities & Perspectives[EB/OL].(2012-03-23)[2016-01-17].http://visit.oclc.org/dm?id=E536FBBB9F E8CF4480661CB6B0C82B09B89F2C3D9CD4D1CB
〔16〕Europeana.Europeana Strategy 2015-2020 ‘We transform the world with culture’[EB/OL].(2014-07-20)[2016-01-17].http://pro.europeana.eu/documents/858566/640ac847-0dfc-4b01-9f36-d98ca1212ec9
〔17〕Pew Research Center.Public library engage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EB/OL].(2014-08-18)[2016-01-21].http://www.pewinternet.org/files/2014/08/Public-library-engagement-in-the-digital-age1.pdf.
〔18〕Pew Research Center.Libraries,Patrons,and E-books.[EB/OL].[2016-01-21].http://libraries.pewinternet.org/2012/06/22/libraries-patrons-and-e-books/
〔19〕ALA.ALA Releases “Ebook Business Models for Public Libraries” [EB/OL].[2016-01-22].http://www.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org/e-content/ala-releases-ebook-business-models-public-libraries
〔20〕IFLA.IFLA launches the 2014 eLending Background Paper [EB/OL].(2014-08-22)[2016-01-20].http://www.ifla.org/node/8851?og=7351www.nlc.gov.cn
〔21〕ALIA.E-lending Landscape Report 2014[EB/OL].(2014-06-29)[2016-01-20].https://www.alia.org.au/sites/default/files/publishing/ALIA-Elending-Landscape-Report-2014_0.pdf
〔22〕IFLA.Key Issues for e-Resource Collection Development:A Guide for Libraries[EB/OL].[2016-01-20].http://www.ifla.org/en/publications/key-issues-for-e-resource-collection-development-a-guide-for-libraries
〔23〕Pew Research Center.Mobile Messaging and Social Media 2015[EB/OL].(2015-08-19)[2016-01-26].http://www.pewinternet.org/2015/08/19/mobile-messaging-and-social-media-2015/
〔24〕ALA.Public Library Funding & Technology Access Study 2011-2012[EB/OL].[2016-01-08].http://viewer.zmags.com/publication/4673a369#/4673a369/1
〔25〕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Library.Social Media,Libraries,and Web 2.0:How American Libraries are Using New Tools for Public Relations and to Attract New Users[EB/OL].[2016-01-14].http://www.statelibrary.sc.gov/docs/pr/201012_pr_social_media_survey.pdf
〔26〕ALA.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2012[EB/OL].[2016-01-24].http://www.ala.org/news/mediapresscenter/americaslibraries/soal2012
〔27〕ALA.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Report 2013 [EB/OL].[2016-01-28].http://www.ala.org/news/pr?id=12834
〔28〕ALA.The State of America’s Libraries 2015[EB/OL].[2016-02-13].http://www.ala.org/news/sites/ala.org.news/files/content/0415_StateAmLib_0.pdf
〔29〕Pew Research Center.Library Services in the Digital Age[EB/OL].[2016-01-06].http://libraries.pewinternet.org/2013/01/22/library-services/
〔30〕ALA.The Future of Library Services for and with Teens:A Call to Action[EB/OL].(2013-12-16)[2016-01-19].http://www.ala.org/yaforum/project-report
〔31〕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ccessibility for Patrons with Print Disabilities [EB/OL].[2016-01-08].http://www.arl.org/accessibility/?utm_campaign=Print%20Disabilities%20TF%20Report%20%28Nov%205%2C%202012%29&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newsletter&utm_content=http%3A//www.arl.org/accessibility/
〔32〕IFLA.IFLA Guidelines for Library Services to Persons with Dyslexia - Revised and Extended[EB/OL].[2016-01-25].http://www.ifla.org/files/assets/lsn/publications/guidelines-for-library-services-to-persons-with-dyslexia_2014.pdf
Review of the Critical Domains of 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 Development in 2011-2015
Deng Qia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foreign library strategy plans and related research reports in 2011-2015, 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ritical domains of library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nd then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hat libraries should focus on the bal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collections, construction and reform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redesigning physical space and improving traditional services.
Library; Digital library; Transformation
G259.1
A
鄧茜 (1980-),女,國家圖書館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圖書館法及圖書館事業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