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國資》記者 金琳
上海先進:回歸業務本質 抓住市場機遇
文‖《上海國資》記者 金琳
這個時代不缺資本,我們要通過做強業務引發后一輪大發展
在全球市場需求低迷的不利環境下,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連續第六年盈利。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家代工明星企業利用20多年的集成電路制造經驗,對接國內產業鏈布局,積極融入到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市場機遇中。
上海先進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周衛平對《上海國資》表示,最近幾年,我們主動和國家電網、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領域中的標桿企業合作,成為這些國家戰略性產業鏈的策略聯盟,為其提供功率器件的芯片,力圖打破核心器件完全依賴海外市場的格局。
周衛平說:“以國家為主導推動集成電路行業發展很有必要,但是作為一家走市場化道路的集成電路企業,我們只有把自己的優勢和定位找準,才能獲得資金青睞。這是先進半導體在過去兩年發展的業務布局中所遵循的理念,也是各方股東所認同的戰略發展方向。”先進半導體的股東方包括恩智浦有限公司(27.47%)、上海化學工業區(香港)有限公司(14.51%)、上海化學工業區投資實業有限公司(7.97%)、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11.69%)、上海貝嶺股份有限公司(5.78%),以及公眾(32.58%)。
日前,這家規模不大的企業與中國中車建立戰略產業聯盟,為高鐵定制“中國芯”。這個“中國芯”是指中國自主設計、制造、封裝的6500V機車用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芯片。高鐵高達300公里的時速,靠的是將超高電流轉化為強勁動力,其中最關鍵部件就是IGBT。IGBT如同人的心臟,它是機車動力之源,也被稱為“高鐵之心”。要在指甲大小的芯片上均勻加工處理5萬個細如發絲的元胞,對原材料品質、溫度、濕度等環境的精確控制近乎苛刻。簡而言之,IGBT芯片技術在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中屬于極難攻克的頂端。上海先進等聯合研制的6500V IGBT已通過產品鑒定,標志著最核心的芯片制造工藝實現了國產化的嘗試。
周衛平告訴記者,上海先進產能不算很大,為什么高速列車、國家電網、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青睞我們?“它青睞的并不是我們的產能,而是我們的軟實力。大家都明白這個時代不缺資本,我們要通過展現可持續發展能力,引發后一輪的大發展。”
周衛平所說的以軟實力融入到產業鏈可以追溯到本世紀初期,上海先進就以其優勢,聯盟加入了“第二代身份證”國產化的產業鏈之中。“2000年國務院頒布了第18號文件推動集成電路大發展。當時提出以政府采購的模式與華虹、先進、華大半導體、北大方正、大唐科技等幾家公司一起研發推出第二代身份證。這就推動智能存儲芯片的制造、應用、拓展構成了一個產業鏈。由此驅動一批集成電路設計、制造公司工藝日漸成熟。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國字號企業確立了其行業中的地位,并壯大成為今天的集成電路制造體系。”周衛平說,上海先進半導體就是要持續以自己獨特的優勢去匹配中國出現的市場機遇,“我們以在特定應用領域中專注特殊工藝,來與國內主流晶圓制造企業形成錯位。”
對中國高鐵來說,作為其動力之源的IGBT不能國產化,一直是塊心病。當上海先進這樣的代工明星企業主動找上門時,高鐵制造企業自然很高興,雙方一拍即合。“我們就是要聚焦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太陽能、軌道交通機車等國家戰略產業的應用市場,雖然目前這些應用領域的功率器件主要依賴于國外少數企業,但這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產業不僅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而且中國有著迫切的自主可控要求。這些市場未來會成倍壯大,又是發揮先進半導體20多年基礎積累的絕佳機遇。”
周衛平強調,市場機遇和資本機遇不能孤立起來。“要防止兩種傾向。一種是不顧資本市場,埋頭守著原先的業務模式,導致永遠在產業鏈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但這種完全依賴國外訂單的模式,遇到客戶砍單,沒有招架之力。”另一種傾向是只看到資本市場的轟轟烈烈,而不進行自己業務質量的提升。“這兩種模式即只依賴持續投資或不變化業務模式對先進半導體都不適合,我們要同時關注兩種機遇,并且要銜接好資本市場和業務之間辯證的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先進半導體已經連續6年盈利,現金積累達到5億多元,財務狀況達到歷史最佳水平。周衛平介紹,對于集成電路行業來說,關鍵指標是荷載量,也就是產能利用率。“因為我們的成本中很大一塊比例是固定成本,必須要分攤。荷載量高的話,分攤到每一個單體上就會被攤薄。”目前,公司的8英寸生產線荷載率提高到歷史最高水平,6英寸生產線業務也在穩步提升。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特別是2002年,公司通過先前積累資金和銀行貸款啟動8英寸生產線。“由于投資巨大,企業一度出現現金枯竭的狀態,現在完全走出了財務危機的狀態。當時的產能也只有12000片左右,現在達到了20000片的產能。”據介紹,其2008年之后財務穩健上升,與這幾年投資策略、業務策略和經營理念的變化密切相關。“2008年以后我們更加注重國內市場,2014年啟動業務轉型,并采取了謹慎的投資策略和加強成本管控,都有力促進了財務成長。”
與此同時,上海先進半導體調整了銷售部門和研發部門組織架構。為了配合市場定位、客戶需求不斷變化,業務模式轉變,銷售由區域型組織架構轉變為客戶導向型的組織架構,調整銷售團隊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模式,激發組織活力和員工自我驅動力。“銷售部組織架構由大客戶銷售部、銷售發展部及標準產品與業務合作部組成。”其研發部門組織架構調整包括由職能組織架構轉變為項目導向的組織架構,推進國內市場開拓。“技術研發部下設四個分部,對應不同的應用市場。”
周衛平表示,公司未來的發展大概是四個步驟,生產一代、研發一代、推進一代、規劃一代。生產一代,今年公司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芯片。研發一代,公司今年開始實驗性地試產,明年小批量地生產,這是研發一代。推進一代,上海先進與國網智研院,雙方通過全力以赴地推進,希望在冬奧會智研院的樣板項目上,推出上海先進生產的中國芯。規劃一代,上海汽車集團的新能源汽車和上海太陽能新能源用的芯片。“提升短期和戰略性的業務質量,逐步發展成中國第一的功率器件品牌。因為唯有業務提升才有資格談資本市場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