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瓊
?
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轉型戰略與路徑
□聞瓊
摘要:當前社會背景下,媒介融合的發展導致傳統媒體在社會上的壟斷地位逐漸喪失,傳統媒體的現代化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應該以先進的技術為支撐、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在理念、技術、體制等多方面進行互動融合,構建立體多樣、能夠融合發展的現代媒體傳播體系,真正實現戰略轉型,為傳統媒體在現代社會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創造條件。
關鍵詞:媒介融合;傳統媒體;轉型戰略
新媒體的出現和廣泛應用以及媒介融合浪潮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新舊媒體之間形成了激烈的社會競爭,同時媒介融合的進一步發展也對傳統媒體的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極大拓展了新聞資訊的信息傳播途徑,為信息資源在社會上的共享開拓了道路,也為傳統媒體提供了多元化的現代化發展方向。因此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借助媒體融合,構建立體多樣的現代傳媒傳播體系,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以科學的戰略轉型和規劃推動自身在新時期獲得更好的發展。
現階段,互聯網技術革命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第三次產業革命的出現,并以世界矚目的影響力對社會大眾的生產生活狀態產生極其深入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以網絡電視、微博微信、電子雜志等多種新媒體形態,借助數字設計、新聞交互和計算機輔助報道等方式對媒體界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媒體所具有的信息傳播理念、新聞資源采集、整理和傳播方式以及盈利模式等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新聞受眾群體參與信息傳播的主動性和互動性都得到一定的增強。①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劇烈沖擊下,傳統媒體僅靠傳統的技術支撐難以獲得良好的發展,在市場發展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背景下,其信息傳播的影響力、議程設置以及話語權等都必然受到來自新媒體的多方挑戰。
2014年,中共中央結合我國當前媒體發展背景提出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并重點強調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發展過程中應該重視互聯網思維,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發展中堅持優勢互補,切實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新時代的有機融合,積極構建立體多樣、能夠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新聞傳播模式。這一意見立足當前實際情況并對我國未來媒體融合發展進行了長遠的規劃,表現出我國國家領導機構對媒體行業意識形態引導作用的高度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傳媒產業格局的變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因此,在新時期應該深刻認識網絡媒體與新媒體的現代化發展模式,明確新媒體在新聞生產、信息傳播理念、信息消費等層面對我國傳媒產業帶來的沖擊。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傳統媒體,特別是傳統媒體中的主流媒體要想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就應該進行適當的戰略轉型,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媒體融合中促使自身信息傳播公信力和輿論影響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為傳統媒體的現代化建設和發展提供相應的保障。②
在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積極構建立體多樣的融合發展現代傳媒模式,進而推動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具體可以從理念融合、技術融合和運營融合等多方面入手。
(一)理念融合:凝聚改革發展的基本共識
現階段,網絡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促使傳統媒體的受眾群體呈現出明顯萎縮趨勢,市場份額也不斷下降,網絡等新興媒體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卻日漸加強。③基于這一社會背景,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必須盡快開啟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進程,對新聞采編方式進行創新,緊跟時代步伐,為當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深化發展的大局服務,促使傳統媒體經過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能夠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范圍內的貫徹落實提供相應的輔助,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建設做出一定的貢獻。首先,傳統媒體在融合發展中應該樹立一體化發展的科學理念,在實際工作中組織相應的媒體融合設計領導小組,加強對傳統媒體發展中應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手段的探索,推動傳統媒體的轉型發展。其次,進一步深化傳媒體制改革,逐步樹立具有公平、公正、開放、協作、共贏等多種優勢的互聯網思維,滿足當前市場上用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進而加快推動新興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促使傳統媒體在轉型過程中能夠實現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重獲取,為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現代傳媒模式的構建提供相應的輔助。
(二)技術融合:對信息傳播方式加以創新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新時期新興媒體的誕生以及在社會上的廣泛傳播,實質上就是將信息技術與信息內容進行有機融合、相互協調的過程。因此要借助技術融合,為現代傳媒模式的構建提供相應的支持,推進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在工作中樹立統一規劃、部署和統一推進的意識和理念,對信息傳播方式進行創新,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并在傳統媒體順應新媒體信息傳播交互性、數字性和網絡性的基礎上,對前沿技術和思想進行系統研究,并將其引入到傳統媒體的轉型工作中,實現對現有資源的深度挖掘和優化配置,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取得一定的成效。④一方面,應該借助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的優勢全力推進全媒體建設,對市場上有價值的數據資源進行充分挖掘和分析,為媒體融合背景下相關節目的策劃提供較為全面的數據參考,對新聞產品進行重新打包,為受眾群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的積極關注和參與創造條件,為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提供相應的技術保障。另一方面,應該積極借助互聯網技術加強彎道超車建設。隨著高速無線網絡在社會上的應用,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個人移動也逐漸向服務移動和環境移動轉變,而這種轉變必然會催生出全新的服務體系。基于這一點,要想借助媒體融合實現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應該進一步加大在移動互聯網建設方面的投入力度,積極開發手機網站和客戶端等新的新聞傳播應用,借助新媒體優勢逐步建立相應的新聞社交互動平臺,切實引領媒體融合發展,驅動傳統媒體的轉型戰略升級,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三)運營融合:強化用戶體驗
新時期在媒體融合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在工作實踐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在媒體融合發展工作中,既要加強對技術創新工作的重視,也應該重點關注用戶體驗問題。在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應該以用戶的體驗為基本標準對產品的具體內容和形式加以融合,為用戶提供及時、準確的跨網絡、平臺、地區和行業的融合媒體體驗服務,真正實現全景式、立體化、全維度的信息共享。⑤唯有加強對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運營工作的融合,為用戶提供更為科學的參與和體驗平臺,才能夠在媒體融合背景下為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媒模式的構建提供相應的輔助,為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和升級做出一定的貢獻。
綜上所述,在媒體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在現代社會中要想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應該結合當前媒體融合趨勢,從技術、內容、理念、體制和運營等多方面入手,積極構建相應的立體多樣、融合發展的現代傳媒模式,為傳統媒體的戰略轉型提供相應的保障,促使傳統媒體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
注釋:
①許志強,劉彤,李海東.媒介融合背景下傳統媒體轉型戰略與路徑[J].電視技術,2015,39(16):21-25.
②梁瀲之.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轉型研究[D].廣西大學,2013.
③陳慧.淺析媒介融合背景下“融合新聞”的發展[J].新聞愛好者,2013(8):32-34.
④王萌.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媒體的戰略轉型[J].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1(3):70-73.
⑤周慧敏.全媒體時代的報業轉型——以《新安晚報》為例[D].安徽大學,2013.
(作者單位:重慶市銅梁區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