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342300)
謝遠輝 ●
?
基于文化視角的高中物理新課程研究
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342300)
謝遠輝 ●
就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來看 ,高中物理并不是一門孤獨的學科,它是文化交匯融合的產物,本文在物理文化定義及其起源的基礎上 ,從跨文化的角度對物理教學的文化活動屬性作了初步探討,基于文化視角對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思路進行研究.希望觀者能夠得到真正的啟發.
文化視角;高中物理;新課程研究
物理是學生進入高中之后的已經由之前的入門學科轉變為基礎性學科,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之內,與各個領域的文化交錯融合,廣泛的應用到軍事、物理、生物等方面,以文化的視角對高中物理新課程進行研究,可以讓學生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創新型、綜合性人才,這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師最主要的任務之一.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發布,出現了兩個讓人驚喜的變化,讓物理教師們對物理教學的方式有全新的認識和理解.相比普通高中物理新課標和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新課標中的前言和課程性質,我們其實不難發現,目前的物理教師已經在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物理教學工作,對物理課程性質的定位上有一些明顯的不同.我們的教師們已經從知識的牢籠里跳了出來,開始轉變教學思路,以物理學的學習作用和學習價值為出發點,深入研究物理學的教授思想,由“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被上升為“物理學一方面帶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推動了文化、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高中物理教學不僅僅要擔當起學生思想啟發的重任,還要以文化的視角出發,深入探討物理學對人類未來科技發展的影響,以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面對未來世界.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從事相關教育的工作的人員在具體執行方式上并沒有獨樹一幟的新型教學方案,對教學生活化的不充分理解,讓物理實驗日常教育工作依舊機械、呆滯.全然教授理論的模式從很大程度上并不利于學生的擴散性思維,對其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造成了嚴重阻礙,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養成.
說起文化,它并不是任何一個民族獨有的產物,在全世界范圍內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起源和文化特征,由于有了文化傳承,人類才得以世世代代綿延不息.但由于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以及同一國家或民族各個時期的文化特征不同,人們對“文化”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不同,文化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所以,相比之下人們對文化并沒有一個深刻的定義,而物理文化的起源有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政治潮流,軍事開發息息相關,這又使定義“物理文化”這一下位概念變得較為困難.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它是一種時代的產物,在多方面條件具備下一種偶然的思想啟發,它是整個民族文化的子文化,是科學技術發展系統里的一個分支,它的發現、創造、形成是各個作用力推動的結果.實質仍是一種社會性的物質形態與意識形態相互交叉的意義網絡,所以它可以被社會所共享.
1.自主學習的習慣
面對21世紀嚴峻的挑戰.時代在變化,學習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在世界大環境下,改變學習方法和角色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目標.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要參與者.擁有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學生提高成績的最優、最好的方法,是學生對知識感興趣的體現.高效的學習方法不能單獨依靠純粹的死記硬背,要加上自己的興趣,通過自我動手和實踐,積極與同學進行交流,才能達到更高的水平.對于自主學習的方法.需要學生做出更好的規劃使之具體化、流程化,做起來更加方便、高效.與此同時注意老師所講重點善于思考,不懂就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學會自主學習數據流程化,具體化.在此之上,對學習加以創新,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達到高效的學習成果.這樣在增加學生自信心的同時,對易錯點也得到及時的了解與掌握.另外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自己提出問題寫在紙上,下課的時候一一反問自己到底有沒有解決?在解決了的問題前做上標記.也可以通過課后作業的形式讓學生及時鞏固今日所學知識,或者通過電話訪問和家訪的形式,督促家長和學生學習這門課程.在其過程中學生有不懂的地方也應積極引導,并且給予自信促使他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實踐活動.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2.培養學習興趣的習慣
以物理文化為出發點,要求學生學會科學學習,老師也應該以科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其實,要學會一門學科必須要有必要的興趣,學習動機要明確,思維要活躍,要有自信心和吃苦耐勞的品質.物理力學的知識結構很廣、很復雜.有人覺得學習物理力學很枯燥乏味,這就需要老師的積極引導,老師上課時一定要以幽默風趣的或者其他學生能夠接受的具有親和力的語言把物理力學語言表述出來.
物理文化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化身,要學好它,必須要講究一定的方法,物理知識很抽象.很多理論知識的學習不能只靠記憶,以歷史的脈絡為出發點,探討物理文化的發展起源變遷,能補充學生所缺少的物理思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良好的物理思維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扮演著一個引路人的角色,提倡物理文化學習,這并不代表教師教育能力的缺失,也不意味著教師可以對本職工作松懈,身為人民教師就更應該嚴于律己,提高自身修為,在傳授知識時講求新技能、新思想、新創意,希望相關工作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重視學生對物理文化根源的追溯,讓學生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創新型、綜合性人才.
[1]韓俊. 人教版初高中物理教材難度的梯度比較[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徐澤敏. 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導學案設計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范增. 我國高中物理核心概念及其學習進階研究[D].西南大學,2013.
[4]陳星. 關于高中物理電學實驗教學課程設計探討[J]. 數理化學習,2014,06:69.
G632
B
1008-0333(2016)33-00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