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欽為●
湖南省瀏陽市第三中學(410300)
淺析高中化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
何欽為●
湖南省瀏陽市第三中學(410300)
分析歷年高考化學題目發現,化學考試的題型越來越豐富、內容越來越靈活,不僅考察同學們所學基礎知識的扎實性,更重要的是考察我們的綜合能力.其中推斷題這一類題目就是化學考試中考察學生解題技巧的典型,本文就高中化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進行了簡單的探究,希望能為同學們高考化學提供一定的幫助.
高中化學;推斷題;解題技巧
推斷題在高考理綜卷中每年都是會出現的,它主要的題型是讓考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實驗步驟或實驗現象,運用所掌握的知識推斷出反應物中含有什么、不含有什么,或者中間產物和最終產物中含有什么、不含有什么.該類型的題目往往關系復雜、條件隱蔽,而且又要求做題者知識面廣、基礎扎實、思維靈活,所以在做題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知識點掌握不牢固、思維能力欠缺而做不出正確答案,這就要求在平時做題中逐漸總結出解答推斷題的技巧,為取得優異的成績奠定基礎.本文就高中化學推斷題的解題技巧進行了簡單的探究,希望對同學們提供一定的幫助.
順推法就是根據題目中所給的物質,并結合整體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將能確定不會含有的物質排除掉,并找出一種確定含有的物質對整個實驗進行推斷,此方法還是比較常用的.
例1 實驗室有一包白色粉末,不確定里面含有的具體物質,但是知道其中可能會有硝酸鈉、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鋇或硫酸銅等類似的物質.現就要求同學們通過實驗準確推斷出其中具體的物質,步驟如下:(1)將白色粉末倒入水中,攪拌后得到有些許白色沉淀的無色溶液;(2)將上述溶液過濾,加入少量的稀硝酸,會發現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能夠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3)在濾液中加入硝酸銀,會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解析 由(1)知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到無色溶液,這樣可以排除硫酸銅,因為硫酸銅溶于水呈藍色;由(2)知加入稀硝酸后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可以推斷出此白色沉淀一定是碳酸鋇,從而排除了硫酸鋇;由(3)知濾液中加入硝酸銀,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斷定其中一定含有氯化鉀,但是不能確定里面是否含有硝酸鈉.
逆推法是根據想要推斷出來的物質,結合整體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從該物質逐步往前推斷,驗證猜想是否正確.
例2 現有一包可能會含有木炭灰、氧化鐵、氧化銅以及碳酸鈣中一種或幾種的固體混合物,現要對其進行具體的推斷,推斷過程如下:
(1)將固體混合物進行高溫灼燒,灼燒后能夠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2)將燒灼后剩余固體放入稀硝酸溶液中,待固體溶解后有最輕的氣體產生.
解析 首先由(2)知產生了最輕的氣體氫氣,可推斷出該混合物中一定存在著排在氫元素之前的金屬,所以必含有氧化鐵;由(1)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二氧化碳,其中含有碳元素,題目中含有碳元素的是木炭灰和碳酸鈣,又因為一定含有氧化鐵,所以斷定混合物中必有木炭灰,碳酸鈣可能存在.
此方法主要是利用物質之前相同的成分或性質,分別找到相同和不同的因素,最終結合共有的因果關系推斷出物質的具體成分.
例3 現有某些物質與碳酸鈉、硫酸鈉、氫氧化鈉和氯化鈉反應后都會產生同一種物質,試問該物質是什么,并寫出其化學式?
解析 題目中給出的四種物質都含有鈉離子,由此可斷定該物質的陽離子為鈉離子,對于該物質的陰離子,根據鹽與堿的性質可推斷出陰離子為硝酸根,由此可得到最終的結果是硝酸鈉.
綜合對照法是對題目中給出的每一個條件進行逐一的綜合對照,最終得出正確的結果,此方法相對簡單方便,但在實際應用時也要全面分析,綜合考慮,對于推斷出的結果為了確保其可靠性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驗證.
例4 現有碳酸鈉、稀鹽酸、氯化鈉和硝酸銀四種無色溶液,但是每個溶液的標簽已被破壞,難以分辨,為了給四個瓶子重新貼上正確的標簽,現做實驗如下:
(1)對四個瓶子進行隨機編號1、2、3、4,并將瓶子兩兩混合,然后觀察實驗現象;
(2)實驗現象:(1+2)產生氣體、(1+3)生成一些沉淀、(2+3)無現象、(3+4)生成一些沉淀.
解析 由(2)知1與2反應產生氣體,這就說明其中一定含有酸性物質,另外一個為碳酸鈉;再根據2與3無反應可推斷出2是稀鹽酸、3是氯化鈣,經過對照便知1是碳酸鈉,則4就是硝酸銀.
綜合以上四種推斷方法,在解決化學推斷題時還是十分方便的,但是在實際的應用中,有些題目還是相對錯綜復雜的,很難找到解題頭緒.對于此類題目,一定要進行仔細的思考、全面的分析,不能片面對解題技巧生拉硬套,技巧也需要巧用,這樣才能輕松的應對考試.無論是在平時的小測驗還是正規的考試甚至于高考,遇到難題都是很正常的,這就要求能冷靜分析、沉著應戰,千萬不要急躁,從所學的基礎知識著手,運用平時總結的解題小技巧逐步突破難題.
[1]張萌萌.我的高中化學實驗學習體會[J].中學生數理化(高一版),2014年05期.
[2] 鐘國洪.高中化學健康教育的實踐與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年04期.
[3]黃小龍.淺談高中化學如何進行有效教學[J].赤子(中旬),2014年03期.
G632
B
1008-0333(2016)34-00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