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杰
(河北衡水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2016年課標1卷數學試題分析及2017年備考啟示
◎侯 杰
(河北衡水中學,河北 衡水 053000)
每年的高考題對下一年的備考都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本文通過分析2016年課標1卷的數學試題,給出2017年高考的備考啟示,結合每部分的題型特點進行分析,觀點明確.
數學試題;備考;啟示
2016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遵循《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嚴格貫徹《2016年全國統一高考考試大綱》基本要求,試卷在穩定中求創新,重視考查學生的基本數學素養,全盤兼顧知識點、思想方法與能力的考查,關注數學的應用意識與創新意識,試卷從基礎題、中等題到難題梯度明顯,有良好的區分度.
試卷與近幾年的高考試卷相比變化不大,試卷結構與往年保持不變,但在題目難度上比近三年略微降低.在題目設置上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符合考試說明的各項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聯系,綜合性比較強,也注重考查學生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應用.
(一)基礎性
2016年全國高考理科數學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考查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點,貼切教學實際.同時試卷注重確保支撐數學知識體系的主干內容占有較高的比例,這充分體現了高考對主干知識的重視程度.
(二)現實性
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而且背景來自于學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現實與社會現實,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與人文特色及新課標的教育理念.
(三)綜合性與創新性
試卷在注重基礎的同時,也充分考查學生的創新意識,試題穩中有變,如第12題,以三角函數知識為依托,結合三角函數的零點及對稱軸、單調區間,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細節分析能力,給優秀學生提供了展示舞臺.再如第20題,第一問回歸本質,需要學生基于橢圓的基本定義進行探索分析,使用了簡單的平面幾何知識(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第二問思路環環相扣,邏輯嚴密,側重對常規題型的考查,結合了弦長與面積的常規解法,計算量較大.如果使用極坐標會有更快速的解法,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同學有一定的優勢,具有較好的區分度,體現了高考的選拔性.再如第21題,第一問主要考查學生的分類討論思想,屬于學生熟悉的題型,第二問需要學生有較高綜合分析能力,巧妙利用對稱性結合單調性,數形結合能夠較快地分析出解題思路,從而有較好的入手點,這也充分體現了綜合性與創新性的特點.
(一)平時注重對“三基”的教學
近年大多數題目的直觀感覺是似曾相識,各個題目均圍繞核心知識點命題,注重對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的考查,試題貼近教學實際,注重基礎,覆蓋面廣,試題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幾乎覆蓋了高中所學知識的全部重要內容,充分體現了“重點知識重點考查”的原則,同時注重了知識交融,體現了數學的內在聯系.
(二)降低選擇填空題的壓軸題的難度
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可以發現課標1卷的一些命題趨勢,逐年降低選擇填空題的難度,使得選擇填空成為學生得分的主陣地,我們在教學中要加大基礎知識的復習力度及訓練解題方法的靈活度,增強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熟練度,為學生解答題提供解題時間.
(三)打破選擇填空題的壓軸題的題型認定
通過前些年得到的規律是如果17題考查三角,數列就會作為壓軸題,但是今年的試題卻打破了這個規律,17題是三角,但是選擇題的壓軸題依然是三角.
通過近三年壓軸題分析,可以發現近三年每年都有一個三角作為壓軸,其中2014年、2015年均是關于解三角形的問題,2016年是三角函數.對于另一個壓軸題變化很大,2014年是三視圖,2015年是導數的應用(解不等式),2016年是線性規劃實際應用問題.反觀我們平時出題總是以函數與導數為選擇填空題的壓軸題,其實與高考是不相符的.所以平時調研考試中要多涉獵壓軸題的題型.
(四)加大中、高檔題的訓練力度
近三年試題難中易比例:2014年6∶7∶11;2015年:5∶7∶12;2016年:7∶12∶5(7個難題中4個偏難,3個難).通過近三年試題難中易比例分析可以發現2016年中檔題偏多,占了試題的一半,難題也較多.要求在備考中基礎要抓實抓牢.
(五)重視數學方法與數學思想方法
函數與方程、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的研究,特別是加強高中的重點——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不僅學好概念、定理、法則等內容,而且能領悟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并通過不斷積累,逐漸內化為自己的經驗,形成解決問題的自覺意識.
(六)重視“數學能力”的培養
在新課標中,對數學學科能力提出要求,主要包括對五種能力及兩種意識的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應用意識、創新意識.
與近幾年的試題比較,今年的試題均在以往只有概率統計問題考查應用的基礎上,今年又增加一個線性規劃的應用問題——第16題,充分體現了對新課標中的兩種意識的考查.前面已經提到,在這不再贅述.
(七)教學中要把現實問題“數學化”
今年試題的一個重要導向就是體現新課程理念,強調基礎知識,回歸本原教學,此外,適度創新,注重思維品質——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的考查.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考試,能力考查始終擺在重要的位置.
2016年的高考數學試卷,向我們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高考試題在降低起點的同時,強調能力立意;在立足基礎的同時,著力內容創新;在突出導向的同時,確保甄別功能;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彰顯課程理念.
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式的選擇與運用,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和身邊的數學問題,把現實問題“數學化”,并加以解決,提高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