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偉剛
(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黃碼中心學校小學部,江蘇 淮安 223007)
小學數學情境課堂教學策略微探
◎戚偉剛
(江蘇省淮安市清浦區黃碼中心學校小學部,江蘇 淮安 223007)
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能力得到培養.單純的數學學習是枯燥的,但結合情境卻能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在情境中主動、積極學習.本文初步探討了情境教學創設常見的方法,以及在日常教學中對于情境教學的思考.
小學數學;情境教學;聯系生活;課堂氛圍;應用能力
新課標提出這樣一個重要理念:“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學習數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時,要考慮到引入知識或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都要創設一定的情境開展教學.數學作為一門工具型學科,在社會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教學中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階段的學生初步接觸數學時,面對抽象的數學概念、復雜的數學圖形,難免會望而生畏.應用情境化教學模式,可以讓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課堂形式更靈活且富有趣味,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情境化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模式的創新,它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力,也可以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數學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兒童的數學是現實數學,因此,兒童的數學學習組織,應源于他們的數學現實.小學生學習數學是以自己經驗為基礎的一種認識過程,數學對小學生來說是自己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的“解讀”,這是兒童學習數學與成人不完全相同之處,這也是當前數學課程改革中特別強調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從而應用的原因.小學生年齡層次低,社會閱歷淺,對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數學對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著較高要求,所以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早早失去了興趣,沒有了求知欲望.同時傳統數學理念讓數學僵硬化,學生無法理解數學的真正概念,對數學老師也產生厭倦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學生本身出發,將課本與生活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引入鮮活案例,讓學生從生活化的角度來理解數學概念,讓抽象的數學變得簡單易懂.
例如:教學“圓的認識”,老師在課上用電腦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一輛車輪是正方形的車子上顛簸,并設問:唐老鴨舒服嗎?為什么?學生憑借生活經驗提出車輪應做成圓形的.接著再用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一輛車輪是圓形但車軸不在圓心上的車子上顛簸,問:車輪已改成圓形的,為什么唐老鴨還不舒服?學生依據剛剛所學的知識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車不上下顛簸,必須使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因此車軸必須裝在圓心處.最后再用動畫顯示:唐老鴨坐在經過學生改進后的汽車上“嘎嘎”直叫,教師語言配合:唐老鴨在謝謝我們大家呢!這個問題情境具有強烈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并體驗到了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成功感.
教師要讓學生做課堂的主導者,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自己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探索精神.
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轉化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做一個傾聽者,傾聽學生的想法和困惑,指導學生走正確的方向,學生才不會在茫茫學海中迷路.我采用游戲、猜謎語、唱歌、跳舞等多樣化的形式去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為課堂帶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想象力.
例如:講解“常見圖形的認識”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通過搜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標志性物品,如圓形的紅綠燈、圓柱形的杯子等,增強學生對生活中圓形的認識.然后讓學生說出這些物品所擁有的共同特點,方便學生了解圓形的性質.
在講解“圖形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時,課前教師可以準備各種形狀的小物品和可以測量的工具.例如:卷尺、直尺、定長的毛線等.課前將這些物品和測量工具發給學生,讓學生用各種方法將這些物品的周長和面積求出來.只要學生最后成功地求出了周長和面積,就可以獲得這些物品.這樣的實踐性教學模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又可以培養學生探索和實踐的勇氣,大大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漸漸走入課堂,成為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工具.多媒體的出現豐富了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多媒體技術為數學的情境教學提供了便利,它可以進行圖形的任意變換,數字的隨意變更.與教師在黑板上復雜的畫圖相比,多媒體技術對圖形的演示更便捷,更節省,也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多媒體簡化了教師的工作,卻更強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大膽設想.積極探索數學的奧妙,注重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下發現數學的規律.然后舉一反三,靈活應用.
另外,應用能力的培養,也需要學生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生活處處有數學,學生在生活中敢于實踐、敢于質疑,實踐能力才能在生活經歷的種種考驗下自然增強.
總之,情境教學作為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突破,情境可以使學生有如臨其境的感覺,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思維,同時又能拓展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使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并逐漸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也可以鍛煉到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終學生們會發現,數學給予我們生活太多的美好.
[1]陳慧.巧設情境,構建小學數學有效課堂[J].小學教學參考,2014(23).
[2]劉玉眾.巧設情境 提高效果——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5(05).
[3]胡小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構建[J].華夏教師,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