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愛紅 徐廣平/江蘇省海安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拓寬營銷渠道 促進農民增收
陸愛紅 徐廣平/江蘇省海安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江蘇省海安縣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注重發展與規范并重,強化指導服務,加大扶持力度,全縣合作社管理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不斷提升,有效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15年,全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21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4家、省級示范社15家,經營收入近30億元。
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部門聯動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定期通報制度。海安縣成立農民合作社領導小組,由縣政府分管負責人任組長,農辦、農委、財政、工商、稅務、金融、國土、供電等部門參加,具體負責全縣農民合作社的組織協調、政策制定、重大決策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農民合作社指導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委農辦),具體履行全縣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規劃、指導服務、業務管理、督查考核等工作職能。農民合作社發展工作列入縣委縣政府農村工作目標管理考核體系,縣工商局開設注冊登記綠色通道,縣稅務部門和各相關職能部門彼此協同,創新服務方式,努力引導農民合作社健康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海安縣每年的農業農村工作意見中都明確從縣財政中拿出專項資金支持農民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獎勵內容主要包括升檔晉級獎及當年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省市名牌農產品認證等方面。2015年全縣140家合作社經過相關程序選入名錄,經上級批準實施項目13個,項目金額近300萬元。全縣各農業部門在申報上級補助資金時,優先考慮進入“名錄”的合作社。近幾年來,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中央、省、市財政扶持項目近100個,獲得項目資金3000多萬元,縣財政也配套投入了6000多萬元,進一步提升了全縣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海安農行向天成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投放“金農貸”貸款2000萬元,化解資金難題,助推合作社發展。
采取多種措施,健全規范管理機制。海安縣先后制訂下發了《關于開展“五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關于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星級評定的通知》等文件,縣有關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意見》,確保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大多數農民合作社成立后,組織內的成員都能結成聯盟,重大事項均能進行民主決策。在引導合作社開展生產服務、加工服務、銷售服務的同時,注重開展“五好”示范合作社、“六有”檔案達標社的創建工作,引導帶動各類農民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通過建立“三大”機制,提升了全縣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水平和開拓農產品市場營銷的競爭發展能力。
統一生產標準。根據農產品的質量要求,指導合作社制定生產標準,生產優質農產品供應市場。鑫緣蠶業合作聯社在蠶種繁育、栽桑養蠶等方面制定了生產標準,并參與《桑、柞絲綿》、《蠶絲綿長度及含量測試方法》、《蠶絲被》國家標準的進一步升級和細化。以大公蘇中山羊為代表的合作社,按“管、選、配、育、防”的要求,制定了統一高架養羊建設標準、統一配種繁殖、統一投入品供應、統一顆粒飼料喂養技術、統一疫病防控、統一糞便無害化處理 “六統一”標準,實現了由傳統散養型向現代質量效益型轉變。
規范生產規程。指導合作社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產品的“三品”要求,制定農產品生產規程,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上湖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與德國麥咨達農業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國內首個稻米“農產品全程質量安全控制可追溯體系”,實行稻米從種子、育秧等栽培管理、肥料和農藥無害化使用、病蟲防控、收脫加工及貯藏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安全控制可追溯。黃金米業、西博大米專業合作社還制定了有機稻米的標準化生產規程。新高果業種植合作社,制定了疏花疏果、配方施肥、設施栽培、病蟲綜合防治、果實套袋、采收貯藏等操作規程。
暢通產品物流。充分發揮海安交通樞紐物流優勢,依托南黃海紫菜交易市場、南通匯益食品、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華潤冷鏈物流等大型冷鏈物流交易市場,以及“匯益雞蛋交割倉庫”和“天成雞蛋交割廠庫”平臺,降低合作社運輸成本,在流通中促進成員增收。年銷售超過1億元的農產品市場達到12個。以蘇鵬禽業、康泉禽業、婷婷蛋品為龍頭的蛋雞養殖合作社,不僅制定了無公害蛋雞養殖生產環境要求、引種、人員、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產品檢疫、檢測及生產記錄的規程,而且制定了運輸流通規程。通過開展標準化生產,規范操作規程,提升了合作社農產品質量,為提高市場占有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鼓勵品牌認證營銷。品牌是農產品質量的明鏡,是消費者選購農產品的基礎,運營品牌化成為帶動合作社發展、成員和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積極組織鼓勵支持農民合作社開展“三品一標”和省、市名牌產品認證,2015 年,全縣已擁有有效期內無公害農產品123個、綠色食品6個、有機產品4個,注冊了商標75件;申報省級名牌產品8個,市級名牌產品12個;同時引導農民合作社在縣城及縣城以外開設品牌農產品直銷門店40多個。
積極參加展示展銷。組織合作社積極參加各類展示展銷活動,宣傳推介合作社“名特優先”農副產品。泓壽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生產的蠶蛹蟲草獲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金獎,西博大米合作社生產的“龍順”牌有機米在第十二屆全國粳稻米產業暨首屆全國高端食味大米峰會上獲得優質食味粳米、優質品牌粳米、金獎大米三塊獎牌。蘇合聯社生產的“雞蛋干”、百聯畜禽合作社“匯隆牌”香臘雞等產品榮獲省農委“暢銷產品獎”和“最佳人氣獎”。
多元合作突出外銷。組織合作社積極開展“農超”、“農商”、“農企”、“農社”、“農校”、“農餐”、“農批市場”對接和“互聯網+”行動。上湖農產品合作社“季和”牌大米是華東地區唯一入駐德國麥德龍超市的大米品牌,黃金米業合作社生產的“黃金”牌大米登陸香港市場。宏潤畜禽專業合作社 “717”牌豬肉,與國際大型超市、賣場簽訂了長期供貨合同,成員累計增加收益達4000萬元。近期富民醬菜合作社將榨菜的收購價格從往年的每市斤一毛八分提高到三毛。僅此一項,曲塘鎮3500畝桑園套栽榨菜,可為成員和農民增加收入500多萬元。
通過創建品牌,多元銷售,提升了合作社對接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促進了合作社成員和農民收入的增長,入社成員比非入社成員收入增長20%以上。今后,海安縣將圍繞支柱和特色主導產業,強基礎、擴規模、鑄品牌、重聯合,積極組織合作社大力開展“互聯網+”行動,積極與南通市“菜菜網”合作,定制聯動銷售,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實現“田園變公園、產區變景區、產品變商品”的轉變,加快全縣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