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抗戰爆發前,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中國第一大私營銀行。在全面抗戰的背景下,陳光甫如何謀劃銀行的有序運營?
陳光甫
中國近代銀行家的杰出代表,中國近代第一大私營銀行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創辦人和經營管理者。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誕生于民國初年,迭經動亂卻能不斷壯大、執行業之牛耳,端賴陳光甫的深謀遠慮與苦心經營。
今日吾人在此聚談,系處于一非常之環境中,離此不遠,即為一近代化之戰場,我方忠勇將士,正以血肉之軀,與敵人之大炮炸彈機關槍作殊死戰,自八月十三日迄今,忽忽已有五旬,在此五旬之內,一切環境均已改變,回想二三月前之局面,有如隔世。以前為一和平妥協安居樂業之局面,現在為一戰爭沖突困苦奮斗之局面,誠為我國歷來未有之浩劫。此種局面,既不能阻止不來,亦不能立刻改換,吾人將如何調整本身的一切行為,更將如何改換種種不適合現階段之心理,以求適合此種非常之環境,是一件非常重要之事。
銀行在戰時有何種職守,應為吾人所確切明了。就余所能見及,銀行之戰時職守,與平時并無大異。一般而言,共有三端:第一職守,為努力保護存款人士及股東所付托之資金,此項資金為中華民族之汗血,吾人能保持一分資金,即為國家增一分元氣,間接即足增厚抗戰之力量,故此項資金之重要實屬高于一切,吾人應竭盡全力,保障其安全,不使有所損失。第二職守,為在可能范圍內,應予存款人士以種種便利,繼續吾人服務之主旨,不可隨意留難,減少對于銀行之信任。目下存款人士在法令限制之下,感受相當痛苦,吾人應與之同情,并應善為招待,使之不發生無謂之恐慌,以求人心之安定。第三職守,為努力疏通貨物,使資金不陷于呆滯,而工商業亦得進行其最低限度之活動。因抗戰不論如何激烈,為持久計,自不可使工商各業永久停頓,故吾人必須研究戰時交通途徑,及安全運輸之方法,使集中戰區之貨物得向內地流通,一方面可以避免意外損失,一方面亦得推動工商業,鞏固后方之經濟基礎。此三種職守,本屬平時之職守,但在戰時,尤為重要。
本行自戰事發生,即竭其全力,盡此三種職責,凡所設施,業于各項通函通訊中奉告,其犖犖大者,為(1)厚集準備,應付提存。二月之內,存款減少達四千萬元,經本行迅速收回放款,厚集準備,始終應付裕如。(2)保護同人,不受戰事危險。同人及其眷屬居所在危險區域者,均于事前設法遷移,內地各分行亦多設置防空地室等,以備萬一。(3)保護貨物,不使有所損失。目下大部份貨物均在租界安全區內,其在第三倉庫者,亦正設法運出。(4)收回放款,以免意外損失。本行存款雖減少四千萬元,放款亦減少達三千萬元以上,準備依然有三千五百萬元,戰區之內放款不多,詳細審核,亦尚無重大損失。今后戰事遷延,自不能保證永無損失,所幸本行歷年辛勤,積有公積一千萬元,即有損失,亦足以應付裕如。故本行對于保護資金之職責,業已忠實做到。至便利顧客方面,則本行已將總行遷往法界比較安全之區,諸君接待顧客,想亦能誠懇相處。關于流通貨物,各地分行均已努力進行,極有成績,余最近在貿易調整委員會做事,亦正設法辦理國外推銷事件,若干出口貨物,已有通銷希望,本行押貨,自更易于贖清。凡此諸端,均為本行忠于職守之表示,亦為本行之抗戰精神,而在座諸君,均貢獻其一分子之助力者也。
在此抗戰時期內,本行不可不忠于職守,因此益望全體同仁,忠于職守,在座諸君,手下均有許多同仁,故除自己忠于職守外,必須領導同仁,如何盡其職責,關于此點,諸君應多開小組會議,將下列各點,詳細向各同仁說明,以求上下一氣。
(一)應去除本身地位不穩之錯覺,切勿以混一日算一日之精神,應付日常事務。現在有一部份同仁,因事務較閑,恐懼地位發生問題,對于日常事務,不肯用心處理,大有過一日算一日之態度。要知地位之穩否,不在事務之忙閑,而在辦事之有無效率,如為敷衍塞責,即在平時亦須淘汰,如果恭敬將事,對于本身職務有研究,并有貢獻,隨時隨地,可為本行所重用,決無地位不穩之問題。
(二)應了解本行真實情形,勿在外散布不負責之言辭。對于本身服務機關之真實情形,如尚不能明了,可見平時必不能忠于職守,在抗戰時期內,更無足取,本行所發通函通告及情報等為數不少,宜令同人等多多閱讀,并望將本行真實情況時常報告同人,使其了解本行經營之主旨,方不致在外信口亂說,引起種種誤會。
(三)應研究本身職務,設法增加效率,節省開支。此后戰事延長,放款不敢多所承做,收益減少,當在意中,因此本行業務人事,自非力求經濟不可。欲達到此項目的,必需每一行員能努力研究其本身職務,加以改善,借此增加效率,使銀行服務之成本,減至最低限度,一切文具紙張郵電燈炭,均須努力節省,不可隨意浪用,本行開支愈能減輕,即經營基礎,愈能鞏固,當然亦為同人職責之一。
(四)應處處以行為前提,保障本行之業務。在抗戰環境內,處處應以國家或機關之利益為前提,個人之小我活動,應視作無足輕重,換言之,本身職守不可任意放棄,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者是也。故于本行資金之放出者,應努力設法收回,不可徇于私情,而致有所呆滯,本行之處于危險區域者,應盡力保障其安全,不使有所損失。此次戰事內,有一極好榜樣,即上海郵政管理局,系在北四川路橋堍,乃在危險區域內,而郵務長乍配林(A.M.Chapelain,?-1944,法國人),始終在郵局內辦公,有時且睡于其間,此種守職之精神,應為吾人所師法,此即所謂忠于職守也。
凡我同仁,如能實行以上四點,才能忠于職守,而具有抗戰精神,此種人物,亦即為本行今后復興之忠堅分子。吾人須知任何銀行,必須有健全之人才,方能日趨發展。所謂健全人才者,有五項要素:第一為忠實可靠,第二為有進步,第三為有技能,第四為能輔助本行進展,第五為能專心一志,辦理銀行事務。凡我同仁,如能具有此五項要素,即為本行之健全人才,亦即為抗戰環境內之戰士,決不至淘汰,否則雖日日憂慮本身職位,亦何濟于事。總之,忠于職守,為吾人辦事所必需之精神,在目下抗戰時期內,尤屬重要,而本行將來復興之基礎,亦端在于此也。
(本文為陳光甫1937年10月1日與銀行員工的講話,選自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的《陳光甫日記言論集》,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