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妊娠是婦女一個特殊的生理階段,這個階段的口腔保健也有其相應的特點。做好孕婦這一特殊群體的口腔保健工作,對保持孕婦的口腔健康和胎兒的正常發育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口腔健康與全身系統健康密切相關
一些研究結果顯示:不良口腔健康會使其患上心血管疾病,增加糖尿病的風險。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臟驟停發生率分別是正常人群的2~3倍。牙周炎、牙齦炎患者患中風的概率高出3倍。而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更大:可影響胎兒牙齒的形成和發育,亦有可能出現早產或低體重兒。
我們知道妊娠是女性一個特殊的生理時期,在此時期女性的激素分泌水平以及飲食習慣都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使孕婦的牙齒和牙齦更容易受到細菌的影響,增加孕婦齲齒和牙周病的患病風險。因此,在這個敏感時期,尤其應該注意口腔衛生保健,維護孕婦的口腔健康,保證胎兒的正常發育。
孕婦體內的生理變化與口腔健康
首先,孕婦激素水平的變化會導致牙齦炎、牙周炎患病風險增加。體內的雌性激素,尤其是黃體酮水平上升,會使牙齦中血管增生,血管的通透性增強,易誘發牙齦炎,稱作妊娠性齦炎。在孕前就患有牙齦炎或牙周炎的女性,懷孕后炎癥會更加嚴重,牙齦會出現增生、腫脹,出血顯著,個別的牙齦還會增生至腫瘤狀,稱為妊娠性齦瘤,極易出血,嚴重時還會妨礙進食。
其次,孕婦齲齒的患病風險增加。妊娠期間的一些早孕反應(嘔吐、反酸等)會降低口腔內的pH值,使牙齒暴露于酸性環境下,另外飲食習慣的改變(喜吃酸甜食物,攝食頻率增加)及行動不便(身體困乏、懶于行動,忽視口腔衛生保?。o細菌的生長提供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些都有可能增加牙齒的患齲風險。綜上,孕婦的口腔保健十分重要,我們必須重視起來。
孕婦常見幾大口腔問題
妊娠期牙齦炎
妊娠期牙齦炎是孕婦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下圖就是典型的牙齦炎、牙周炎的口腔內表現:牙齦的顏色、外形、質地都會發生改變。病因:孕期黃體酮水平增高,導致牙齦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炎細胞滲出,牙齦紅腫,觸之易出血。
那么我們如何有效預防牙周疾病呢?
(1)受孕前在正規口腔醫院或診所做一次徹底的口腔檢查,治療現有的牙周疾?。?/p>
(2)做一次齦上潔治術,預防妊娠期牙周疾病的發生或加重;
(3)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使用正確的方法早晚刷牙,飯后漱口;
(4)經常用牙線徹底清除牙齒鄰間隙的食物殘渣和菌斑,保持口腔清潔。
牙周疾病的治療:去除一切局部刺激因素,如菌斑、牙石、不良修復體等,出血明顯或齦袋有溢膿時,可用1%過氧化氫液和生理鹽水沖洗,加強漱口。體積較大的妊娠齦瘤,可手術切除。手術時機應選擇在妊娠期的4~6個月內,以免引起流產或早產。
齲齒
由于以下原因,使孕婦的齲病風險較一般人高:
(1)妊娠期嘔吐使得唾液的pH值下降,引起牙齒的酸蝕和脫礦;
(2)妊娠飲食次數增加、偏食等易導致口腔菌群發生變化,形成導致齲病的口腔環境;
(3)妊娠期抵抗力下降,齲齒發展迅速,癥狀明顯。
預防妊娠期齲病的發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1)堅持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的口腔衛生習慣;
(2)進食或嘔吐后及時漱口;
(3)對于齲易感者,可加用其他防齲措施:如氟漆、預防性充填等。治療:對于有癥狀者可于孕中期行充填,對于發展為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也應及時進行根管治療。
智齒冠周炎
為什么會發生智齒冠周炎呢?
(1)智齒萌出位置不足、位置異常存有盲袋,容易導致食物殘渣滯留;
(2) 妊娠期生理、生活習慣改變,機體負擔加重,抵抗力下降,導致冠周炎容易急性發作。
最好在懷孕前進行口腔檢查,必要時予以預防性拔除。
發病早期盡早對癥處理,出現全身癥狀時,須在醫生指導下,盡早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