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不僅與孕婦自身相關,還與胎兒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
妊娠期口腔疾病產生的疼痛和不適,輕者會影響孕婦進食,造成飲養不良。重者口腔炎癥擴散全身波及胎兒,引起早產或難產,甚至導致胎兒畸形。為此,口腔預防保健科副主任建議,孕檢時最好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
每年接收上百例牙病孕婦“我們這里每年都會接收上百名,在懷孕期間出現口腔問題的孕婦。”牙科主任分析,很多孕婦在懷孕之前,牙齒就存在某些疾病,但又沒有表現出來。懷孕期間,由于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口腔環境、飲食習慣及口腔衛生行為方面的改變,患口腔疾病的風險相應增加。
“主要是齲齒和牙齦炎,隨著妊娠期推移,患這兩種病概率增加。”齲齒主要和口腔衛生狀況有關,如妊娠期體質下降,活動減少,易放松口腔衛生的維護;妊娠期攝取食物次數和數量增加,易造成口腔衛生不良等。而牙齦炎則主要是孕婦體內激素變化,內分泌改變,導致牙齦毛細血管擴張、淤血、炎癥細胞和液體的滲出,牙齦組織對口腔細菌的敏感性增加,而加重了原有的牙齦炎癥。
注意孕前檢查和孕中保健“除其他檢查外,建議在懷孕前還進行口腔健康檢查。”牙醫說,檢查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并處理口腔內的疾病或隱患,確保口腔處于健康狀態,避免在懷孕期間發生口腔急癥,給治療帶來不便。
“特別是注意均衡營養膳食,把握好每個階段應補充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無機鹽等,因為妊娠期的營養對未來兒童口腔及牙的健康影響很大。”而在懷孕期間,也要多了解口腔健康方面的知識,提高自我口腔保健能力。每天應認真進行口腔清潔維護,如每次進食后漱口,早晚有效的刷牙。做好妊娠期齦炎防治,必要時可配合使用有抗菌作用的漱口水。
清潔不到位、出現牙齦問題卻沒有及時就醫,是牙周病日益嚴重的根本原因!
如何做好口腔清潔呢?
口腔清潔:牙齒健康的根本保證。要預防孕期牙周病,最重要的還是要保持清潔,只有清潔做好了,牙齒才不會生病。
“牙”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你已經開始感覺到牙痛,害怕吃冰冷或硬的食物、牙齒容易受到刺激,那極有可能是牙齒變敏感了。這時,要選擇一款合適的牙刷,推薦準媽媽使用刷頭小、刷毛細軟、刷頸有彈性的牙刷,能夠更全面有效地清潔牙齒牙齦。
橫刷法?豎刷法?都不對!
巴氏刷牙法為目前推薦的正確刷牙方式,也叫水平顫動法。要認認真真地刷一次牙,起碼要3分鐘!所以,別再草草了事啦,給自己設置一個計時器,享受刷牙的樂趣吧!
孕前定期來一次“洗牙”
很多人以為,洗牙等于牙齒美白,這是極大的誤區。實際上,洗牙相當于牙齒的深層清潔。雖然我們每天都會刷牙,但是難以洗掉牙菌斑,也就是俗稱的“牙石”,而“牙石”也是引起牙周炎的重要病因。因此牙醫建議孕0.5~1年洗一次牙,是最為合適的頻率。在洗牙結束后,還可以讓醫生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牙齒檢查,看看有沒有隱藏的牙齦疾病。
如果在妊娠期確實出現了口腔問題,又該怎么辦呢?
妊娠4~6個月是治療適宜期。牙醫表示,在懷孕早期和晚期接受復雜口腔治療,會因為緊張和疼痛增加胎兒流產或早產的風險。妊娠期前3個月,口腔治療一般僅限于處理急癥。妊娠期后3個月則應盡可能避免口腔治療,如果出現口腔疾病,也以保守治療為主,不能拔牙及長時間復雜根管治療等。
“妊娠4~6個月是治療口腔疾病的適宜期。”牙科主任說,這個階段母體處于相對較穩定的時期,若有未處理或正在治療中的口腔疾病,應抓緊時間進行治療。“妊娠期最好不用或少用藥物,即使用藥也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還要避免X線照射,以免引起胎兒畸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