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挑戰與機遇并存,在新形勢下,單體藥店唯有積極其求變,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方可在改革浪潮中站穩腳跟。
在面臨著巨大挑戰的同時,單體藥店也存在著難得發展機遇。在新的形勢下,單體藥店轉型謀發展勢在必行。只有積極求變,單體藥店才能獲得新生,如果什么也不做,那只能慢慢煎熬至死,被市場淘汰。對于未來,單體藥店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單體藥店的出路
中國經歷了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價。比如,環境問題、食品安全問題、過度醫療及用藥問題,再加上老百姓健康知識短缺,導致疾病高發,產生嚴重的健康危機。
目前,一個人為了延長壽命及生活質量,從出生到終老,應該從預防、保健、營養、醫療,食療、藥療、理療、醫療幾個階段做好把關。能用理療或食療解決的就不用藥療,能用藥療解決的就不用醫療;能自我解決的就不用到藥店,能在藥店解決的就不用去醫院。做到自我診療、自我健康管理。
誠然,無論是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動上,還是從社會意義而言,單體藥店存在的必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在政策與市場裹挾之下,單體藥店的生存狀態令人堪憂。在2015年,處在醫藥行業下游的藥品零售業日子難過,單體藥店尤其艱難。近日,“廣東地區就有數百家單體藥店關門”這一由圈內人士發出的消息不脛而走。對于上述消息,廣東省醫藥零售行業協會雖表示具體數字尚未統計。
尤其是在醫藥電視蓬勃興起之際,單體藥店的出路愈發艱難。“要么變,要么死”。在傳統渠道遇到瓶頸后,不少零售藥店把目光轉向了互聯網大平臺。“醫藥電商對線下實體的沖擊很大,現在醫療器械已經在實體基本絕跡。實體藥店都要去觸網搶流,O2O是藥品零售發展的必然趨勢。”某知名企業家如是說道。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醫藥電商在O2O電商藍海中不斷攻城略地,送藥O2O平臺藥給力公布其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1月3日其訂單量突破1萬單的日峰值。但前景廣闊的醫療電商中,依然要看到潛在的問題。整個醫藥O2O電商都在探索盈利模式,到現在還沒找到一條清晰的路子。
在上市、風投資本等的推動下,單體藥店的選擇一是參與整合,加入全國性、區域性連鎖。要不就做專業服務,做好醫藥O2O產業鏈上最后一公里的工作。不然就會面臨關門的風險。但后者要成功,難度有點大。
據了解,對于國內的單體藥店而言,擁抱O2O無非兩條路,一是,走專業路線。以京東健康到家為例,據該業務部總經理邵清透露,京東健康到家上線3個多月后已擴張到全國11個城市,與1000多家門店達成合作,已經在推藥師上門服務。也就是說需要走專業化的路線。二就是正在興起的“走烏合之眾”路線。。該路線在保持單體藥店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不僅會涉及O2O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還會涉及門面改造及進貨渠道的管控。
目前,廣東康金百合單體藥店聯盟在嘗試一種全新的路線,其做法是,對原有“聯采”(所謂“聯采”,就是沒有銷量優勢的一群企業聚集起來聯合采購)模式升級,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解決小連鎖、單體藥店的痛點。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稱,“市場上已經涌現出成千上萬的醫藥O2O企業,與移動醫療相關的應用超過2500個,今年將是洗牌年。”因為即便要成功接入O2O業務,能成功的單體藥店預計也是那些專業性強、地頭好且有特色的藥店。
此外,目前國家構建了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從國家、省、市醫院到縣鎮鄉村診所。這些醫療機構目前只能解決已病及大病問題。作為社會藥店,可以組織預防、保健、營養、醫療、康復全過程的健康服務企業;通過專業診斷儀器及醫生加入收集健康數據,幫助引導最合理的健康解決方案。
如此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相互之間聯盟聯合,需要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進行有效的組織及引導。任何行業發展都是要經歷過多個階段,從分散經營,到開放合作,到深度發展,并且在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一樣。目前對單體藥店來說應該做好兩大方面:
一、抱團發展
(一)加入區域聯盟組織
聯盟是行業發展的一種象征,也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一種力量。目前來看,醫藥行業的聯盟對于引領醫藥行業發展不可或缺。但聯盟眾多,有工業聯盟、商業聯盟、零售聯盟等等,單體藥店應該參與與自身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聯盟組織,形成模式相同或互補、利益共同的聯盟體。
(二)參與聯盟活動,增加見識
聯盟組織得到各界較高的認可,聯盟活動可聚合各類資源,參與聯盟活動,有效擴充資源,快速提升自身能力。
二、加強自身建設
(一)門店改善
門面形象設計裝修要與自己的定位相符;店內布局要符合經營品種的需要及便以顧客尋找;店內氛圍要符合消費群體的感覺。
(二)品種拓展
要拓展大健康品類,從藥妝、營養蔬菜、藥食飲品、營養品、保健品、藥品、器械、電子檢測設備等方面進行完善。
(三)營銷服務提升
要以消費者為本,朝著建立一站式服務消費者健康服務的思路方向開展籌劃及營銷。從產品質量把關、價格合理、營銷有度、服務到家、持續關心及跟進方面進行深化。
(四)要主動擁抱互聯網
要做好服務,必須要以人為本,做到個性化服務。這就涉及很多數據分析,所以需要匹配和應用好計算機軟件及互聯網工具。
單體藥店發展展望
未來,藥店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特別是一些幾代人、幾十年傳承下來的單體藥店,在國務院出臺大力發展健康服務產業的規劃后,健康產業的會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健康產業規模將突破8萬億,其中,有一部分通過醫院到消費者,有一部分通過商超及專業健康服務到消費者,另一部分是通過藥店到消費者——至于爭取多大的容量,關鍵是看藥店如何定位與發展。
如果未來藥店能夠通過品類拓展、服務深化,以藥店為百姓體驗平臺,通過互聯網、名醫互動、藥事服務、健康服務、上門服務等將藥店轉型升級為社區健康服務中心,成為老百姓身邊的健康服務機構,藥師成為老百姓的健康管理師,培育老百姓的健康需求,擴大健康產業的市場容量,一定可以爭取健康產業領域的市場份額。
未來,單體藥店將向三個方向演變發展:
一是特許加盟。類似“肯德基”式的連鎖加盟模式。目前,一部分經營利潤不多的單體藥店在新版GSP的壓力下,只能選擇加入連鎖,解決藥店執業藥師不足的現狀和降低質量管理成本,這類單體藥店約占單體藥店總數的三分之一。但是,這需要政府協調好藥監、衛生、醫保、工商、稅務的職能,為方便藥店加盟連鎖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及關聯部門的服務保障。
二是藥店+中醫診所。這些單體藥店只需要通過藥店開零售診所這一模式。美國醫改后,藥店是否有診所已經成為美國藥店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目前在中國經營利潤平穩的單體藥店還是選擇自由經營的方式,這些單體藥店大多自己就是執業藥師,有自身的一套經營思路,也有一定的顧客群體。“零售診所”即藥店旁開個中醫診所,即藥店+中醫診所目前在中國剛剛起步,面臨許多挑戰。但在國內醫藥分開政策現出曙光之際,轉型醫療服務、提供初步的保健服務,提升專業能力或許是中國藥店發展的路徑之一。
三是逐漸形成健康綜合體。健康產業不光是消費、投資,更要能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中國健康產業發展的空間非常大,目前的健康產業組成和分布不合理,優質資源不足而且過于集中,建設健康醫療綜合體很有必要,是洞察了人民生活達到較高水平時健康產業發展的先機,未來,打造養老、醫療、理財三位一體的高端養老健康綜合體是先進趨勢。健康醫療綜合體大部分項目以健康產業為主,包括保健、康復、養老、美容、生物醫藥研發制造、醫療器械制造、高端醫療特色專科,是基本醫療服務的拓展和延伸,大部分是營利性的。
在健康醫療綜合體健康圈里,需要有企業愿意帶頭嘗試,主要是窗口性服務,在健康醫療綜合體則主要是研發及成果轉換、生產、高端醫療實操性的特色服務。政府需要全力支持這種敢于走在大健康產業頂端的企業,敢于在區域里發揮引領作用,承接基層醫療單位和健康醫療綜合體解決不了的疑難大病及綜合搶救,提高整個區域的醫療水平和科研水平。未來,在健康醫療綜合體圈中,患者隨時需要高端服務、特色專科或更優美的治療環境,或者治療后需要康復、慢性治療的。單體藥店在這個方面,組成聯盟體,形成統一的業態類型,具有非常寬廣的發展空間。
單體藥店是中國的一個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民間的作用非常大,影響非常深,但要通過各種協會組織、聯盟引導的方式,對這些單體藥店進行緊密聯合。如果醫藥工業將每年400多億的廣告費用和1000多億過度的營銷成本,轉用于深化老百姓各種各樣的健康服務項目上,通過健康服務項目來提升工業產品市場占有率,創造出百姓受益、政府滿意、工業得利的多贏局面,單體藥店這個群體也一定會在其間做出貢獻。
來源:中國醫藥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