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武
【摘要】 “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后,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雷軍指出:“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馬云認為:豬碰上風會飛,但是風過去了摔死的還是豬,因為畢竟是豬。劉強東進一步剖析:豬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使勁吃、使勁睡,抓緊最后的日子,享享福得了;第二種選擇是每天吃好,強身健體,以謀后福,干嘛要急著飛?
【關鍵詞】 認清形勢 蓄勢而為 零距離
“+”時代觀念:互聯網思維無疑是當今時代重要觀念之一。“互聯網+”首先是要“+”互聯網思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陳雄華指出:“很多人對互聯網本質的認識還不夠深,對互聯網時代運行規則和邏輯支撐發生根本改變的認識還不到位,把互聯網作為經濟轉型手段的‘工具化、‘技術化理念較強。”
互聯網思維就是要站在互聯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盎ヂ摼W+”實質是關系及其智能連接方式,具有“三種主要特征”,會帶來“四種主要變化”:
三種主要特征:一是零距離?!盎ヂ摼W+”實現人與人、人與物、人與服務、人與場景、人與未來的連接,通過互聯網將所有的價值點連接成價值環;二是分布式。資源不是集中在某處,而是全球資源都可以為我所用。它顛覆了法約爾的內部職能再平衡主張,因為不需要內部平衡,而是要全球平衡;三是去中心化?;ヂ摼W是平臺,任何一個價值點都是開放的、平等的。
四種主要變化:一是將驅動結構性迭代。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要適應生產力?;ヂ摼W將驅動實體在生產模式、運營模式、管理模式、思維模式等方面進行再造和升級,這需要有創新的勇氣、膽識和氛圍;二是要尊重人性。互聯網的先進性在于“回歸人性”。人性的光輝是推動科技進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的最根本的力量。更加注重個性化的、零散小量的需求,更加鼓勵大眾互動、參與。民眾享受智慧生活的同時,也可以促進信息消費。張瑞敏的海爾公司通過“人單合一雙贏”戰略,將每個“人”與“用戶價值”連接起來,“企業即人,人即企業”;
“+”互聯網技術:人類使用工具據說有250萬年。人類每次重大變革,都伴隨著重大技術發明。歷史證明,不掌握新技術就會被動挨打?;ヂ摼W技術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一是傳感技術。 這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對信息收集和觸發功能; 二是通信技術。 這是人的神經系統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傳遞信息的功能;三是計算機技術。 這是人的大腦功能延伸與拓展,承擔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在了解、掌握互聯網技術的同時,要關注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和新技術的演進。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ヂ摼W就像這條河,每天在不斷變化,用昨天成功的辦法做今天的事肯定不行。
“+”行動路徑:傳統實體“互聯網化”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是一頭霧水、無從著手。具體實施策略可分“在線、互動、聯網”三步走。1、在線?;ヂ摼W的特征之一就是“連接一切”,因此“在線”是傳統實體最基本要求。通過在線促進實體各價值環的互聯網化。在線應避免以下誤區:一是信息化不等于互聯網化。信息化是實體內部行為,如辦公OA、CRM等系統。而互聯網化更注重“人”的作用,這里的“人”包括內部的和外部的;二是“在線”不等于互聯網化。互聯網化的目的是通過倒逼逐步打造“互聯網+”生態,如只為“在線”或短期利益追求,就會造成一葉障目,必將一事無成;三是“線上”不是渠道的全部。2、互動。利用互聯網技術,各實體可以清楚地知道他所提供的服務對象、年齡、職業、學歷以及使用習慣等,關鍵是還可以及時獲得服務對象反饋的信息。在互聯網時代,使用者往往成為設計者、生產者。
“+”核心價值:楊元慶指出:“互聯網只是傳統產業改進業務流程、提升效率的工具,無法取代傳統產業的核心價值”。核心價值就是組織擁有區別于其它組織的、不可替代的、最基本最持久的那部分特質,是組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一個組織DNA中最核心的部分。核心價值主要包括:1、尖叫的產品。這里的產品是廣義的概念,包括有形產品和無形產品。打造尖叫的產品包括四個關鍵點:一是需求抓得準。即要抓服務對象的痛點(滿足需求)、癢點(激發欲望)和興奮點(帶來刺激);二是自己要逼得狠。2、高效的定制化水平。所謂定制化,是指實體將每一位服務對象都視為一個單獨的細分市場,根據個人的特定需求來進行市場營銷組合,以滿足每位服務對象的特定需求的一種服務方式。形象地說:原來是打固定靶,現在是打飛靶。3、強大的開放平臺。一是要具備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二是通過跨界合作,構建良好的的價值環;三是高效的流通網絡;四是要有規模的流量和大數據等。
參 考 文 獻
[1]《互聯網+》,李易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2]《互聯網思維――孤獨九劍》,趙大偉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3]《互聯網時代》大型記錄片;
[4]《互聯網+》,馬化騰等著,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5]《移動的力量》,呂廷杰、李易、周軍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