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中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所 張卓
如何提高用精密光學計或接觸式干涉儀檢定塊規精度的探索
●晉中市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所張卓
精密光學計和接觸式干涉儀都屬于高精度比較式端度儀器。工作臺部分結構基本相同,操作方法也相似。接觸式干涉儀常用于檢定二、三等塊規,精密光學計常用于檢定三、四等塊規。
精密光學計接觸式干涉儀
精密光學計和接觸式干涉儀都屬于高精度比較式端度儀器。工作臺部分結構基本相同,操作方法也相似。接觸式干涉儀常用于檢定二、三等塊規,精密光學計常用于檢定三、四等塊規。
清洗好被測塊規和標準塊規,并檢查塊規測量面的表面質量是否合格。將它們按尺寸排列放在儀器附近進行長時間等溫。
一般選用球面測帽和五筋平臺。球形測帽表面應光潔無毛刺,以免劃傷塊規。五筋平臺的中筋應略高于其余四筋0.6μm~0.4μm,檢查時,觀察儀器示值變化0.8μm~1.2μm即可。
有的薄塊規彎曲度可能大于1μm,這樣五筋平臺塊規凸面向上時,塊規中心點與五筋的中筋不接觸,則測出的中心長度將偏大。有經驗的檢定員可以從測帽敲擊塊規的聲音判斷這一情況。此時,只要將塊規翻轉,使其凹面向上。對于初學者測量薄塊規最好換上瑪瑙工作臺。由于瑪瑙頭高出筋面2μm~3μm,故對于彎曲較大的塊規也能測量。
調整工作臺4只徑向螺絲,使中筋與測帽中心對齊。輔助工作臺應低于主工作臺10μm~50μm,用刀口尺檢查,超差時應修磨墊圈厚度。
正常的儀器,自由狀態時零級干涉帶應位于視場中-50以外處,由于運輸和使用不當,經常發生自由狀態沒有干涉條紋,此時對儀器應做適當調整。
(1)檢查光源部分:照明光束光斑應略大于干涉計管入射窗口,并與之同心。光束為平行光,否則,要調節燈及聚光鏡位置。
(2)放上濾光片,若看到條紋,則進行步驟4。
(3)若仍不見條紋,則移去目鏡和濾光片,透過分劃板可見燈絲象。調節參考鏡螺絲,使兩燈絲重合;重新移回目鏡和濾光片,若仍不見條紋,則可能是初始狀態被破壞或觀察顯微鏡物鏡離焦。取下測帽和提升器,調節位于鏡管下部的初始狀態螺絲,或前后推拉螺釘,調節物鏡焦距。有時將物鏡拉動一點兒,就需要相應地移動一點兒初始狀態螺釘,反復多次即可出現條紋。
(4)出現條紋后,應將對比度最好的條紋調到視場中央,移去濾光片,即可出現彩色條紋。

調節參考鏡螺絲,使45.6格分劃間隔內包括16個條紋間隔;條紋應與分劃平行,移去濾光片后,零級條紋應位于視場-53處。
把塊規放入移動框內,先測量標準塊規。升降工作臺或立臂,使測帽與標準塊規工作面接觸,工作臺或立臂鎖緊后,接觸式干涉儀零級條紋或精密光學計影屏指標先應對準標尺零位。多次提升測帽和抖動移動框,示值不再變時,讀取讀數O;然后移入被檢塊規,重復上述提升和抖動的操作,并讀數Q。各受檢點應該讀數兩次,其順序為:O1、Q1、Q2、O2,然后a1、b1、c1、c2、d2、a2、d1、b2。

圖1 標準塊規

圖2 被檢塊規
取各兩次讀數平均值:
中心長度測量結果=Q平均-O平均+基準塊規修正量。
平面平行性測量結果取a1、b1、c1、d1各點平均值中與Q相差最大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