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抓住五大重點推動專員辦全面深入轉型
●本刊編輯部


2015年是專員辦實質性嵌入預算管理和財政主體業務的第一年。在2015年12月28日召開的全國專員辦工作會議上,財政部副部長劉昆對2015年專員辦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專員辦轉型工作總體上推進順利,基本實現了財政部黨組提出的“兩個轉變”要求,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果。他要求,2016年及今后一個時期,要完善頂層制度設計,抓住專員辦轉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存在的薄弱環節,匯集財政部內司局、專員辦等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共謀轉型和發展的大局,推動專員辦全面深入轉型。
對于2016年的財政監督工作,劉昆強調,專員辦要著重把握好五大重點:
要推動財稅、金融、國企、社保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改革舉措,專員辦要按照財政部要求積極參與,并結合當地實際主動研究。
要樹立“財政預算管理的問題在哪里,專員辦的工作重心就在哪里”的理念,對中央領導指出的財政工作中的問題、人大或審計指出的需要整改的問題、各司局提出的財政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要開展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跟蹤剖析,提出改進建議。對基層財政運轉困難問題、盤活財政資金存量問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問題、收入質量問題等,專員辦要積極予以跟蹤和研究,提出建議。
對社會公眾關注、對經濟社會有較大影響的重大民生政策和重大專項支出,要優先納入專員辦的監管范圍。2016年的監管重點要集中在扶貧、涉農、職業教育、科技等重大財政支出方面,實現從分配、執行到決算和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監管,不斷規范資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重點四:統籌監管工作
2016年著重開展屬地中央單位的預算執行監控和決算審核,做到全流程監管,并把做實項目庫、盤活部門資金存量作為工作重點。對中央轉移支付,要盡快將所有資金都納入專員辦監管范圍,實現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后評價的閉環管理,并以此為切入口和平臺,有效加強對地方財政的指導和管理,督導地方財政全面落實中央政策和意圖。對地方政府債務,要在繼續開展債券置換等監管工作基礎上,著重加強對違法違規舉借債務、債務風險防控和政府債券資金使用

等方面的監管;對中央預算收入和國庫業務監督、中央重大項目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中央預算單位銀行賬戶年檢及賬戶管理等業務,要繼續按照財政部的要求抓好落實。要積極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把績效管理作為財政預算監管的重要手段。
財政部內司局要進一步加強專員辦的對口培訓,重點是操作層面的精準化和專業化培訓。專員辦要不斷加強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水平,同時,也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施監管,并根據需要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適合于社會力量參與的監管工作交由科研院所、中介機構等社會第三方力量承擔,既彌補專員辦人員力量不足,也解決部分業務的專業性難題,提升監管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