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宸
(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遼寧沈陽110003)
美與真的統一——德加舞女題材繪畫風格評析
趙宸
(魯迅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遼寧沈陽110003)
法國的印象派是歐洲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藝術流派。1874年,31位年輕畫家在巴黎卡皮西納大道一所公寓里舉辦的一次畫展,印象派由此而聞名世界。這些畫家雖然都是印象派成員,但是他們卻有各自不同的繪畫觀念和審美取向,創作風格也不盡相同,埃德加·德加就是其中一位。當大多數印象派畫家走出畫室,在陽光下參照自然景物進行藝術體驗時,德加卻在室內進行著自己的藝術追求,鐘情于對舞女題材的藝術表現,也由此成就了他獨具特色的繪畫風格。
埃德加·德加;舞女題材;美與真;創作風格
埃德加·德加(1834—1917年)生于法國巴黎,原名為埃德加·依列爾·日耳曼·德加,是19世紀末法國印象派中一位創作風格獨特的畫家。德加的繪畫創作風格體現了深厚的古典主義繪畫技巧與印象派藝術觀念的融合,是一位以表現舞女題材而聞名的藝術大師。德加舞女題材的系列繪畫創作風格,突破了古典主義繪畫藝術理想化的唯美追求,以表現現實社會中的舞女為特征,擺脫了以往藝術表現題材為上層社會權貴人物服務的功能性束縛,實現了藝術為大多數人“藝術”的現實理想,與單純描繪自然景物的其他印象派畫家相比,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人文情懷。
德加舞女題材的系列繪畫作品,從畫面構成上,具有與古典主義構圖完全不同的形式,是藝術家對傳統藝術領會更具個性化、時代化的藝術表達,具有突破性。德加在舞女題材的構圖表現上,通常以具有劇烈動態特征的舞女為主要表現對象來經營畫面的分布,用非常自然的構圖形式來表現藝術家的創作追求。德加擅長運用幾何形狀的物體來組織畫面,打破了傳統構圖的穩定感,獲得了視覺上的不平衡性和動感,而平衡這種不穩定的視覺感是依賴德加堅實的繪畫基礎和對舞女動態形象準確、生動的刻畫來完成的。在德加的芭蕾舞女系列繪畫作品中,不平衡的繪畫構圖使得畫面主體形象動感凸顯,生動表現了舞女們剎那間的動態美感。德加在構圖上“破”與“立”的平衡能力,使他甚至超越了以往古典畫派畫家。古典主義時期畫家的繪畫構圖,一般都是采用穩定的三角形構圖形式,畫面中的主體物、主體物的動態、主體物在畫面中的具體位置,都是畫家精心擺置出來的,并且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創作完成,以達到一種理想化的唯美效果。如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布格羅的繪畫作品《維納斯的誕生》,畫面構圖采用的就是三角形式,維納斯在畫面中居于中心位置,周圍眾多的人物形象環繞在主要人物周圍,形成了穩定的構圖結構。德加舞女題材的系列作品,如《苦艾酒》《貝列里的一家》都體現出了這種“破”與“立”的構圖特點,使畫面呈現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苦艾酒》作品中,四塊傾斜的亮色塊和一小塊透視更加強烈的方形物,在畫面布局上具有不穩定的傾斜感,兩個人物被安排到畫面右上角,剩下大部分空間用來描繪酒吧道具,體現了德加不同以往的構圖能力和平衡畫面的技巧。德加用粗獷闊大的筆觸,對遠處吸煙男人和稍近處婦女進行了富有性格特征的塑造,生動簡練地刻畫了這兩個人的內心世界。
德加在芭蕾舞女題材系列作品的構圖上,經常用不同的視角和充滿動感的形式來表達自身對繪畫藝術的理解。他突破古典主義繪畫穩定的三角形構圖,讓畫面充滿真實的運動感,并憑借瞬間捕捉舞女動態的嫻熟造型能力,達到了藝術表現的一個新高度,成為印象派畫家中繪畫風格獨特的一位大師。
德加對舞女題材的繪畫創作,是空間和色彩的另類詮釋,是對空間獨出心裁的表現和對色彩語言生動的運用,是空間與色彩的律動。
油畫作為西方一種類型的畫種,以其強有力的表現性成為眾多畫家一生的追求,也因此誕生了許多藝術大師。油畫的材料、制作方法也有一個發展過程。西方畫家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大多以明暗法創作作品,采用先畫素描稿,再層層多次上色的透明畫法。到文藝復興后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提香·韋切利奧在表現上大膽采用了直接用色彩塑造形象的油畫技法,用顯露的筆觸刻畫對象,使色彩在繪畫中脫離了對素描的依附關系。提香采用的直接畫法使作品整體顯得生動自然,色彩質感更加厚重和富于變化,對后來的畫家有著深遠的影響。提香改變傳統透明膠的使用方法,以褐色底子取代了純白色的底子。德加早期的人物畫和肖像畫都是以這種褐色底子來作畫,這種方法為德加的繪畫作品具有絢麗活潑的色彩提供了很好的表現途徑。當印象派畫家們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探索用新的技法表現自然界的光和色的時候,德加卻依然堅持在具有穩定光線的室內空間研究色彩的奧秘。
在他創作的《熨衣婦》系列中,他運用豐富的色調來表現人物與室內空間的色彩律動,以明亮的光源色來建立畫面中衣服、背景、道具之間顏色的變化,絢麗的色彩把空間塑造得異常凝重,把豐富的色彩在有序的空間里發揮到了極致。德加在色彩表現上,強調色彩的內在規律,并把色彩的這種規律體現在空間的處理上,如遠近色彩的變化,明暗關系色彩的對比等。在舞女題材系列作品中,德加運用色彩互補的表現技法,使畫面產生強烈的色彩對比。他表現室內舞臺的燈光,經常是描繪多個光源,在畫面上呈現出一種光色變幻的視覺效果,并在空間環境中形成節奏,體現出他對色彩、空間關系熟練把握的藝術技巧。
德加在許多表現舞女題材的作品中,都是用黃綠色或灰綠色來處理舞臺幕后、舞蹈教室等空間場所。在《舞蹈教室》作品中,舞蹈休息室中透明的鏡子裝飾在黃綠色背景墻上,鏡面里投射出沿臺階而下的小舞女們的身影,而其中一個正在訓練的舞女微微揚起的右手,所指的方向正是這面鏡子的畫面,畫面左上方和右下方大面積的空白空間和中間密集的人物安排,在色彩的填充下顯得緊張有序,整個畫面洋溢著律動的生命活力和輕快真實的氣氛。德加在畫面中對互補色的使用,有強烈的視覺感和空間感。
他在1899年創作的《女演員》色粉畫作品,也是熟練運用互補色處理空間的代表作。畫面中的女舞蹈演員,其中四個身穿天藍色舞裙的演員是畫面的主體,大面積高純度的天藍色舞裙和橙色的皮膚顏色、背景顏色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把顏色的純度、對比度在空間表現上發揮到了自如的境界。“德加畫筆下的芭蕾舞女,新意與深度兼具。”[1]德加選用色粉材料進行創作,是藝術家對客觀物象的表現達到了一種新高度的體現,即對生命活力、運動和空間的主觀表達。德加的作品體現了德加對人物動態的把握能力,使他能在瞬間捕捉住那些對他來說最生動的動作,如舞女的一揮手、一提腿。德加快速地處理光影,使舞女的運動與光影的色彩達到完美結合,實現了在空間的律動。
德加對光線的處理并不是對固定光源的表象描述,而是根據主觀感受和畫面構圖、空間安排、色彩協調等因素進行創作。如對物體受光面的刻畫、反射光線的渲染、物體固有色明度的強化、不同方向光照射的主次安排等。德加的畫面中充滿著絢麗斑駁的光斑,他對這種視覺效果的表現是非常注重的,如對光邊緣部分的深入采用模糊不明顯的輪廓線,這就使人物造型和空間渾然一體,整個畫面的協調性更加強烈。
德加在后期舞女題材的創作中,對色粉材料的使用越來越多。色粉適合快速作畫,沒有吸油現象,比油畫材料容易修改,可以層層深入。德加使用色粉作畫,可以實現對隨時改變動作的舞蹈演員動態的把握,同時能夠快速深入刻畫,反復加工,讓顏色層層疊加在一起,形成豐富的色調。由于德加畫的都是運動中的人物,色粉表現物體不像油畫材料那樣細膩寫實,但是卻能形成另一種視覺美學特征——模糊、運動、整體、生動、顏色純度高等。德加對色粉材料的青睞,不是對物象靜止的描摹,而是對動態的瞬間感受、對色彩的高超理解、對造型語言熟練掌握的體現。“在他的色粉筆作品中,豐富的色彩再現了戲劇舞臺上的燈光效果;而在他的戲劇情景作品里,光線明亮的舞臺與昏暗之中的觀眾常常形成對比,突出了場景氣氛與畫面結構。”[2]看那些變幻的光影、各異的動態、舞動的線條、充滿生命活力的舞女、鮮亮透明的舞裙、模糊的輪廓線、輕盈的舞姿,在德加的筆下都靈動變幻多端起來。德加用直接畫法,以點、線、面并置的形式,結合揉擦、多層覆蓋等技巧,在畫面上追求速度、動作的瞬間表現,體現出藝術家感情的投入與對形式美的追求,是對動作捕捉。德加材料運用糅雜的代表性畫家。
(一)對古典主義的超越
德加繪畫藝術中舞女題材的創作風格,首先與古典主義繪畫藝術不同的是體現在構圖上。與傳統的古典藝術時期采用的經典的金字塔式構圖不同,德加選取不對稱式和多種視角的手法,采用抓拍式、特寫式的構圖,用自己對畫面的整體把控能力實現了構圖上的“破”與“立”,體現了藝術家的創新性。德加學習古典主義藝術,但是不囿于古典主義,主要表現為創作題材的差異。德加大量描繪現實生活中的芭蕾舞女,超出了古典主義歷史畫題材的限制,更加關注社會現實生活及現實生活中的人,具有極強的現實主義情懷。
(二)與印象派的不同
德加雖然被列為印象派畫家,但是他與印象派其他畫家有很大不同,主要表現為:一是繪畫題材與印象派有很大不同。德加對舞女題材的鐘情源于一種現實主義的關注和社會人文環境的影響,也即是藝術成為表現大眾人群的一種形式,不再是單純以表現上層社會為主。二是德加專注于在室內完成藝術創作。“與其他印象派畫家不同,德加只在室內作畫,只從記憶中取材,對戶外寫生毫無興趣。”[3]這種創作場所的不同是德加與眾多印象派畫家最顯著的區別。印象派畫家們將畫架搬到室外,用色彩分析理論描繪自然景物時,而德加大部分時間卻輾轉于舞蹈教室內,執著于舞臺人工光線下的舞女,這種對藝術題材形式的堅持也是一個有理想的藝術家對藝術追求體現。
[1]王耕夫.印象派大師德加與芭蕾舞女[J].上海藝術家,1999(3):66-67.
[2]蘇濱,金旭明.德加與舞蹈[J].世界美術,2003(4):51-55.
[3]李凱洲.室內的革命——德加的繪畫藝術[J].電影評介,2007(13):74-75.
Unification of Beauty and Truth:A Stylistic Analysis of Edgar Degas'Paintings of Women Dancers
Zhao Chen
(Department of History and Theory of Art,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Shenyang Liaoning110003)
French impressionism paintings are regarded as landmarks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art.In 1874,31 young painters in an apartment at Capie Cyna Avenue held a world-famous exhibition.Although the artists were members of impressionism,they had different ideas of painting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Their styles of painting were also different.While most of the impressionist painters went out of their studios to study the natural scenery in the sun, Degas chose to stay indoors and devoted himself to the painting of women dancers.His unique style of painting showed the unification of beauty and truth.
Edgar Degas;subject of women dancers;beauty and truth;creative style
J045
A
1674-5450(2016)03-0111-03
2015-09-20
趙宸,女,遼寧沈陽人,魯迅美術學院西方美術史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美術史研究。
【責任編輯:趙踐責任校對: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