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2016-04-13 10:56:03劉廷哲劉義兵
關鍵詞:信息化信息教育

劉廷哲,劉義兵

(1.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400715;2.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昆明650500)

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

劉廷哲1,2,劉義兵1

(1.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400715;2.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昆明650500)

教育信息化對鄉村教師專業化、自主專業發展及自我實現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然而在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卻遇到了不少現實問題,如:缺乏頂層設計與政府機構間的協作機制、過度依賴政府的財政投入、學習內容的供給嚴重缺位以及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項目難以滿足實際需求等。“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為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并勾勒出了實現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目標及從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務的發展路徑,即:加強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制定整體中長期發展戰略;開放市場與改變過度依賴政府的發展模式;能力建設與上下結合;最大化移動以實現普遍服務。

信息通訊技術;鄉村教師;教師教育信息化;普遍接入;普遍服務

信息通訊技術(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以下簡稱ICT)已經深刻地改變了社會,尤其是計算機與電信技術的同步發展使得我們儲存和傳播知識與信息更加便捷。ICT使得人們在瞬間就可以將海量的信息以極低的成本傳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生活在我國鄉村尤其是邊遠貧困地區的教師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孤立,而ICT能夠減少這種孤立感,并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開放知識與信息的傳播平臺。這種非傳統的知識交流與信息傳播途徑改變了他們的學習和工作,使得他們有機會融入到現代化的進程中去。這是實現《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關于加快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把教育信息化納入國家信息化發展整體戰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網絡……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標準,促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1]42同時,也是實踐“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具體要求:“全面提升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積極利用遠程教學、數字化課程等信息技術手段,破解鄉村優質教學資源不足的難題,同時建立支持學校、教師使用相關設備的激勵機制并提供必要的保障經費。”[2]這為廣大偏遠鄉村地區學校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通過鄉村中小學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建設,以及鄉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試點和推廣,可以有效解決偏遠鄉村地區教師的專業發展問題。

一 教育信息化對鄉村教師教育的價值意蘊

自從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ICT已滲透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信息化已然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學習方式正在發生深刻而顯著的變化。在信息化視野下,教育信息化指的是在教育領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過程,具有開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與協作性的特點。其作用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打破了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教育體系,使得教育社會化、終生化、自主化;二是使得大量豐富的教育資源能為全體學習者共享,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三是實現了人-機之間的雙向溝通和人-人之間的遠距離交互學習,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其他人之間的多向交流;四是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機協作完成任務的機會。教育信息化帶來了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重大變革,對傳統教師教育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了巨大沖擊,對鄉村教師教育具有重要的價值意蘊。

調查發現,學習資源匱乏是影響鄉村教師能力素質提升的重要原因[3]。很多鄉村學校缺乏必要的圖書報刊資料,大多數沒有設立圖書館,即使有圖書館,也存在書籍出版年代過久、陳舊破損、可讀性較差等問題,鄉村教師無法及時獲取較新的能跟上時代潮流的學習資源。然而,教育信息化所帶來的資源全球化,不僅使得鄉村教師足不出戶就能搜索到極其豐富的學習資源,而且通過電子郵件、社交聊天工具、網絡論壇、網絡備課室等,可以隨時隨地與不同的課程專家、教學名師進行交流,分享教學體驗和心得。此外,教育信息化不僅是教師“育人”的工具,也是教師“育己”的平臺,為鄉村教師的個性化發展、終身學習提供了更多空間。進而言之,教育信息化提供的網上大學、虛擬社區、慕課等多渠道學習途徑,能夠方便鄉村教師自我“充電”,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專業能力。

基于此,教師教育信息化儼然成為了鄉村教師教育創新與發展的方向,能夠促進鄉村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推動教師終身學習,有效促進專業自主發展。但是,由于鄉村偏遠地區的學校大多山高路遠,交通極為不便,基礎服務設施很差甚至沒有,網絡通信較為落后,物質生活不便,文化生活單調[4]。這使得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水平普遍不高,不足以支撐鄉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因此,我國目前須進一步加快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鄉村教師專業化水平,盡快縮小地區、城鄉、校際師資差距,以促進教育公平。

二 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困境

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的中期和局部目標是消弭市場效率差異和接入不足,實現普遍接入,長期和整體的目標是普遍服務。普遍服務(Universal Service)就是指為一國的所有居民提供基本服務的實踐活動,普遍服務慣常是在產業規制文本中出現的一個經濟、法律和商業意義的術語[5]。例如,1996年的美國電信法案(US Telecommunications Act)提出的目標是:電信普遍服務是盡可能以合理的資費、完美的設施向美國所有的人提供快速、高效、全國乃至全球范圍的有線或無線通信業務,無論是什么種族、宗教、原籍或性別,都一視同仁[6]。目前,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要實現普遍服務的最終目標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缺乏頂層設計與政府機構間的協作機制

我國社會發展存在多樣性和不平衡性,加之在目前體制下,條塊分割嚴重,參與者太多。各級政府和部門都有自身信息化戰略的出發點和著力點,各自試點,布局分散,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省級層面都缺乏政策的連貫性與有效性的協作機制。這種割裂直接導致資源浪費,不利于相關部門的優勢互補,也無法保證遠程教育信息資源項目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由于缺乏整體的頂層設計,中央財政資助教師教育信息化的項目,無法考慮地方的多樣性與發展的不平衡性,要求的目標往往和地方實際脫節。為了防止地方政府套取資金,虛報需求,中央財政項目一般要求地方財政層層配套,結果造成貧困的邊遠地區無力承擔教育信息化的配套經費,但這些地方恰恰是最需要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此外,地方政府為了保證教育信息化試點的效果,通常將教育信息化試驗點放在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導致瞄準機制出現問題,進而造成偏遠農村地區的鄉村教師被教育信息化發展“邊緣化”。因此,要想實現既定的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目標,各級政府機構間的密切合作是必需的,這是信息資源有效分配、網絡實現整合的前提條件。2008年,中央合并與ICT有關的國家部委組成工業與信息化部的初衷也是為了消除職能重疊,改善協作平臺。

(二)過度依賴政府的財政投入

目前,教師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投入、信息的生產與發布以及設備投資大都依靠財政補貼,后續信息站、網絡與平臺的正常運轉也要持續依賴政府機構尤其是基層政府不斷的財政投入,但從長期來看,這是難以持續的財務模式。由于服務要求與特許經營都是在普遍缺乏競標背景下形成的,導致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市場化商業運作不太明顯。政府的服務要求目標不明確,運營商就會缺乏完成目標的商業激勵,即便擴大了接入覆蓋,也都是政治上的行政要求,而非市場激勵。這種接入如果無利可圖,則維護又成為問題,同時,運營商的管理制度也會把邊遠的鄉村學校納入“邊緣顧客”來考慮。

在實際操作中,日常的維護開支(所謂的“工作經費”)是個大問題,政府推廣的“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等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項目,往往只是配備硬件和設備,運轉費用、耗材、維修更新費用等則沒有相應的安排,或者主要由項目所在的基層政府承擔。如果項目所在地的政府財政無法承擔,那么試點就會無疾而終。失敗的ICT項目試點在國內已經有很多先例,有諸多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借鑒。

(三)學習內容供給的嚴重缺位

鄉村教師教育信息本身就比較分散,搜集難度大,加之涉及部門較多、激勵不足,導致有效學習內容供給缺位。目前,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內容本身也有局限:一是僅僅關注教學自身,缺乏其他關涉教師終身學習和發展領域的重要相關內容;二是網絡提供的很多信息太過于簡略,沒有背景和語境,很難讓人信服;三是傳統上鄉村學校的信息擴散依靠社區精英和中間媒介,鄉村學校的教師和學生還不太習慣直接從網絡搜尋需要的信息。

從經濟學角度考慮,需求不足也是導致無法驅動有效供給的重要因素。鄉村教師能力建設不足與意識落后是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需求不足導致了網絡信息使用意義上的普遍接入不足。城鎮與鄉村教師之間的學歷分布差異比較明顯,鄉村教師的能力素質相對較低、信息素養相對較差,難以有效地使用網絡,尚未感受到信息化帶來的好處,導致需求不足。這種意識的差距還體現在基層學校的領導當中。有些鄉村學校的領導就認為沒有必要去發展教育信息化,主要原因在于他們并沒有看到教育信息化能夠給學校帶來明顯的好處。四川省“天府信息網”的模式為鄉村教師推動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四川省“天府信息網”模式是中國聯通四川分公司從2003年起在四川省內建立的以手機短信為主要傳播方式的農業信息平臺,是一個整合手機、座機、尋呼機、互聯網以及呼叫中心等多種終端的綜合性信息傳播網絡,實則賦予了運營商特許經營權,用電視、電話、電腦“三電合一”的形式開展支農助農的活動[7]。如果把這一模式應用到鄉村教師信息化發展中,運營商就會在許可期間駐留基層鄉村學校進行推廣與培訓,發展潛在的顧客群,提供滿足教師需要的學習內容,這將會有效改善激勵機制,促進教育信息化能力建設,最終實現普遍服務。

(四)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項目難以滿足實際需求

目前,工業與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幾個中央部委針對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實施了系列的研發項目,如首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愛課網”、“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等項目,但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這些項目的實際效果都不容樂觀,難以完全滿足鄉村教師的實際需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四個方面。一是針對城鎮教師教育的研發項目相對多,針對不發達地區現狀的教育信息平臺建設的成果非常少;二是中央部委推動的研發項目往往是自上而下,很難顧及鄉村教師教育的多樣性、異質性,教育成果的推廣成問題,容易脫離地方實際,地方政府也缺乏推進當地教育信息化研發的科研配套機制和研發的力量;三是這些研發項目絕大部分都是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營運商很少投入,在市場導向的條件下,運營商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還不明確;四是核心技術缺乏,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在實際運行中的ICT系統核心技術大部分都是國外的,軟件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尤其明顯。在進入云計算平臺的時代,信息安全也無法保障。

三 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為了全面推動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在我國創建鄉村教師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教學科研平臺,形成覆蓋全國、互聯互通的鄉村教師教育云服務體系,十分必要。基于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實困境、發展不平衡的基本國情,以及電信市場是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的部分開放的寡頭壟斷市場等現實,需要構建政府規劃引導、企業參與建設、學校購買服務的學校寬帶網絡接入機制,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協同和與企業的溝通,實施分類指導,著力解決邊遠、貧困地區鄉村中小學寬帶網絡接入,基本實現全國中小學互聯網全覆蓋。為實現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目標,即從普遍接入到普遍服務,我們構想出如下的路徑選擇。

(一)國家層面:制定整體中長期發展戰略

從國家層面制定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整體中長期發展戰略的,不應該僅僅是教育部,而應該是國務院或者以國家發改委為主導,教育部、工業與信息部等部門相互配合。但是,由于政府各部門之間缺乏協作機制,項目缺乏統籌,這極容易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因此,需要從頂部和源頭抓起,加強國家對教育信息化的全局性引導,發揮專家學者、管理者、資深教師和名企代表的集體智慧,完善頂層設計和系統架構設計[8]。與此同時,要明確中央與地方的定位。信息化本身要求開放與統一平臺,在國家層面上的平臺和體系建設理應由中央財政來負擔,因為它屬于國家層面上的公共產品;而地方公共產品的供給應該有相應層級的地方財政負擔,中央財政可以通過專項轉移支付給予鄉村貧困地區以財政支持。

在我國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大背景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要與之緊密結合,關鍵是要盡早謀劃,超前布局。對于已經和即將納入城鎮化的鄉村學校,信息化的目標直接就應該是普遍服務,避免重復投資造成浪費;邊遠的、短期內難以城鎮化的學校則應考慮適宜技術,近期目標可以是首先實現普遍接入。在我國,政府機構是教育信息資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但是其信息公開的程度較小,很多信息僅僅停留在政府機構的服務器上。在新建教育信息服務體系的同時,應最大程度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化,并實現政府機構間的平臺共享化,盡可能地公開政府手中的教育信息資源。

(二)政府層面:開放市場與改變過度依賴政府的發展模式

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目前已由過去的政府推動向市場拉動和政府推動雙動力轉變,同時,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將由以試驗示范為目的和特征的政府推動階段向以實際應用為目的和特征的需求拉動階段過渡。因此,政府要重視這種轉變。要針對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變化,逐步地開放信息化市場,而非簡單的限制與恐慌,并應有兩個思路的轉變。一是要清晰地劃分政府和企業的邊界,不要總是以國家安全和接口為由過度干預市場;二是要向民營資本與外資逐步開放針對鄉村教師教育的信息化市場,對新進入者和已有的運營商一視同仁,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組織架構逐漸由政府主導型轉向運營商主導型。所謂的運營商主導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使網絡運營商成為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主體。通過競爭的壓力,迫使運營商在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上下功夫,迫使其充分應用移動、無線為主的接入技術,讓過去的邊遠鄉村地區成為有利可圖的利潤增長點,擴大接入邊界。政府逐步取消對于公共接入經營的配額限制,支持競爭,鼓勵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普遍接入與普遍服務的商業模式創新,其目的是通過競爭與創新降低成本,改善服務,同時在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的可得性和可及性兩個方面發揮市場效率。(2)發揮網絡運營商在鄉村教師教育信息生產與發布中的主導作用。現階段運營商的發展戰略中已經意識到了信息內容供給的重要性:其一,3G或者4G業務,流量將取代傳統的語音成為經營的核心,流量離不開信息內容;其二,終端銷售僅僅是一次性買賣,提供接入也可能只是“被路過”,利潤的主要源泉還要靠銷售產品而非服務。因此,運營商已經有了提供信息服務的內在動力,加之鄉村教師教育的多樣性而導致的信息需求的異質性,急切需要能夠延伸到當地的網絡。目前,運營商的代理網絡已基本成形,類似四川“天府信息網”模式,交給運營商來運作內容已經具備條件,當然這些都離不開政府的支持。

同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指出,要著力改革體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鄉村教師隊伍建設[2]。因此,在資金籌集上,要改變過去過度依賴政府財政投入的困境,應充分利用市場機制,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形成多渠道籌集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一是可以嘗試通過競標的方式實現服務要求與特許經營權拍賣;二是可以通過透明的機制、肥瘦搭配的辦法,拓展接入邊界,覆蓋傳統意義上市場失靈造成的接入死角,以廠商交叉補貼為主導,而非以政府補貼為主導,但一定要保持透明;三是在運營與維護方面也應實行多渠道籌資的可持續財務制度,改變過去依靠政府財政一家融資的局面。

(三)鄉村教師層面:能力建設與上下結合

改善鄉村教師教育信息使用意義上接入不足的核心在于能力建設。能力建設主要體現在需求上,形成需求拉動的供給,在商業上成為經濟可行的投資。現階段,能力建設的關鍵在于兩類人群。首先是消費者,即鄉村教師接入,使用ICT的培訓(一是關注教師教育的培訓,二是作為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傳播中間媒介的培訓)與宣傳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是主管鄉村教師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高級別的政府機構人員需要考慮決策與平臺建設的能力,低級別的工作人員要熟悉信息化的電子政務工作方式,基層工作人員自身還可以充當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的示范者。ICT的發展一日千里,鄉村教師能力建設的培訓與學習是一種終身教育和終身知識更新的過程,不僅僅是考慮發微博、微信的問題,而是信息素質的培養,即培養鄉村教師具有對信息進行識別、加工、利用、創新、管理的知識、能力與情意等各方面基本素質。鑒于鄉村學校領導和教師對教育信息化認識不足以及信息素養較差的現實,在開展“國培計劃”、“省培項目”等培訓過程中,應加大信息技術教育和信息素養培養的力度,并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作為教師資格認定、資格定期注冊、職務(職稱)評聘和考核獎勵等的必備條件,列入鄉村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進而推動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效發展。

同時,運營商也是鄉村教師能力建設的參與者。擴大客戶群體,爭取潛在用戶,是信息行業的特征所決定的。從顯性成本來看,邊際上增加用戶的成本幾乎為零;長遠來說,客戶基礎是建立長期生態系統的前提條件。因此,只要有足夠的競爭,運營商就有壓力和動力投入能力建設,且其投資不必完全依賴財政投入。由此可見,通過市場競爭形成上下結合的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項目,再輔之以嚴格的獨立評估和公開機制,鄉村教師終身學習的效果將更加明顯,獲取的經驗更為實在,項目的推廣也才更有依據。現行的試點項目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不論是從政府機構層級還是政府與教師角度都是如此。類似甘肅“金塔模式”的試點應該更多一些,提供基層試點項目、資金申請的渠道[9]。

(四)技術層面:最大化移動以實現普遍服務

無線網絡迅速成為最為普遍的語音、數據與服務傳輸的渠道,移動電話已經成為鄉村教師教育接入ICT最為重要的終端,以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我國鄉村地區的學校完全有可能越過有線階段,直接進入無線階段,再輔之以市場化改革,實現普遍服務的最終目標。基于此,轉入普遍服務的一個必要條件是軟件,是應用。鄉村教師教育發展的移動應用(簡稱“m-ARD apps”)是信息化普遍服務的通道與內容合一的最重要載體,可以大大提升在可負擔價格下鄉村教師接入各類教育信息的體驗,也是各類信息增值服務的平臺。m-ARD apps離不開經濟生態系統,也就是互動的組織與個人構成的經濟社區,包括移動網絡運營商、應用提供者、內容提供者和終端用戶,構成了一個服務與支持系統[10]26-33。在此系統中,運營商是守門者,決定哪些應用能夠在網絡上運行,應用供給者出售軟件與運營商進行分成,形成一種激勵機制;政府往往是信息的內容提供者,在我國是內容的最主要提供者;對于終端用戶,需要的信息內容往往不局限于本地。

從商業和技術進步的趨勢來看,智能手機作為鄉村地區最主要的接入終端,必需依托m-ARD apps的生態系統。這有助于推行移動學習,支持鄉村教師使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進行便捷有效的學習,使教師邊學習、邊實踐,邊應用、邊提升。這是目前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選擇,也是最終實現普遍服務目標的唯一路徑。理由在于:一是國際經驗證明,移動終端的服務幾乎全部被Apple、Google、Windows、Blackberry幾大巨頭所壟斷,他們所依賴的都是各自的生態系統和應用;二是這一模式已經比較成熟,提供了研發的標準和基礎,使得分散協作成為可能;三是擁有內在的激勵與分成機制,在商業上可實現持續發展;四是充分利用眾包,幾乎能夠滿足一切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并且在價格上實現充分競爭[11]1565-1566。

四 結論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現狀與趨勢,一個信息化教師教育云計算平臺的時代已經到來。不斷消弭市場效率差異和接入不足,實現普遍服務的最終目標,使得教師尤其是鄉村教師能夠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是云計算時代和教育信息化在鄉村教師教育發展的應然目標。目前,雖然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已經取得顯著進展,但與此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推進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在實現“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重要性和艱巨性,把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作為國家信息化的戰略重點和優先領域全面部署、加快實施,調動全社會力量積極支持和參與,從平臺建設、內容供給、隊伍建設、資金投入等方面建立起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的生態系統,通過利益相關者利潤分成與共享機制的建構,實現激勵兼容的商業模式,切實推動我國鄉村教師教育信息化進程,進而達到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促進鄉村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的目標。

[1]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6-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3]孫興華,馬云鵬.鄉村教師能力素質提升的檢視與思考[J].教育研究,2015,(5).

[4]劉善槐,鄔志輝.新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農村教師的核心問題和政策應對[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

[5]Universal service[EB/OL].[2015-12-10].http://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service.

[6]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EB/OL].[2015-12-10].https://transition.fcc.gov/telecom.html.

[7]四川省農業廳.我省大力推廣“三電合一”農業信息服務新模式[J].四川農業科技,2007,(3).

[8]高興明.推廣“金塔模式” 實施“網絡工程” 穩步推進甘肅農業信息化建設進程[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7,(1).

[9]祝智庭,賀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電化教育研究,2012,(12).

[10]QIANG C Z,KUEK S C,ESSELAAR S,et al.Mobile Ap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R]. World Bank Other Operational Stufies,2011.

[11]JEFF H.Crowdsourcing:Why the Power of the Crowd Is Driv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M].New York:Three Rivers Press,2009.

Present Dilemma and Path Selec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 in China

LIU Ting-zhe1,2,LIU Yi-bing1
(1.College of Education,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 2.Graduate School,Yunnan Minzu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quite significant for the professionalization,self-direc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self-realization.Wit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 in China,namely,the lack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op-layer design and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over-reliance on financial investment from government,the severe lack of learning contents supply and the failure of the plan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 to meet practical needs.Rural teachers support plan puts team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us provides important developing opportunity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rural teachers.This paper depicts the goal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i.e.,from universal access to universal service.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medium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should be made,market should be opened,the old development mode of relying too much on government should be changed,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capacity buildin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government and people,and mobilization should be maximized to realize universal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rural teachers;teacher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universal access;universal service

G451

A

1000-5315(2016)03-0156-06

[責任編輯:羅銀科]

2015-12-20

劉廷哲(1979—),男,山東濟寧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博士研究生,云南民族大學研究生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成人教育;劉義兵(1963—),男,云南祿勸人,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教師教育。

猜你喜歡
信息化信息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肅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中國衛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信息化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视频|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99久久性生片|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直接黄91麻豆网站|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亚洲色| 精品国产免费第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国产人成乱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久久婷婷六月|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免费无遮挡AV|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欧美午夜|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日本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拍拍拍|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国语对白| 久久精品一品道久久精品| 香蕉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观看|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精品人妻| 色九九视频| 午夜小视频在线|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乱人伦视频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久久公开视频|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毛片一区| 成人蜜桃网| 99热最新网址| 成人综合网址|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亚洲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色综合五月婷婷| 91精品国产无线乱码在线|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精品久久777|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av综合网| 亚洲精品卡2卡3卡4卡5卡区|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久久网站| 性视频久久| 亚洲日韩每日更新|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日本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综合色88| 麻豆国产原创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视频网|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