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要杰
(河南教育學院學工部,河南 鄭州 450046)
職業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的路徑與方法
楊要杰
(河南教育學院學工部,河南 鄭州 450046)
開展學術研究不僅是高校輔導員提升職業能力的內在要求,更是高校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發展的現實需要。職業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樹立問題意識是前提,研讀文獻資料是基礎,掌握方法是關鍵,勤于反思總結是保證。
高校輔導員、學術研究、路徑與方法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學生群體的變化,黨中央及教育部高度重視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曾提出“鼓勵和支持一批輔導員骨干長期從事輔導員工作,向職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1]職業化背景下,作為高校教師的重要組成部分,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力度和深度還不盡人意,明顯低于專任教師,這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要求有一定差距。職業化背景下高校輔導員如何從事學術研究,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對現實矛盾的理性反思和高度凝練。當前高校輔導員科研成果中仍存在一些“學術精英”復制出的大批“學次產品”,脫離輔導員工作的具體實踐和時代特征,這是缺乏問題意識的具體表現。對于學術研究來說,問題是一切的起點,有了問題,才能有研究的動力,創新的激情。對高校輔導員而言,如何樹立問題意識,首先,應在“主動學習”中發現新問題。帶著問題主動學習國家最新的大政方針,積極關注高等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經常觀察學生群體的新動向、新思想,及時學習學者關于學生工作的新思考、新成果,從這方方面面的“新”中發現新問題。其次,應在“具體實踐”中發現真問題。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第一線,是學生各種思想活動的見證者和感受者,有著發現問題并開展研究的獨特優勢,在這個過程中,要分清楚那些是“假問題”,那些是值得關注并有價值的真問題。第三,應在“勤于反思”中解決大問題。學生工作中各類典型問題的解決辦法對于解決類似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輔導員要勤于反思,善于總結,將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系統化、規范化,并形成有效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用這些方式方法去解決學生工作的大問題。
當前,一些不具備“相關學科專業背景”的年輕人進入了高校輔導員隊伍,他們在充實豐富輔導員隊伍年齡結構和知識體系的同時,也給他們今后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樹立“無形屏障”。解決大學生成長中的現實問題,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專業技能。研讀文獻資料正是彌補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貧瘠“短板”的有效方法,更是筑牢學術研究知識根基的重要途徑。[2]對高校輔導員而言應注重研讀以下四個方面的文獻資料。首先,高校輔導員要注重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文獻。習近平同志曾指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蘊含和集中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本源和基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本身就是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增加思想深度和訓練思維方式的過程,就是培養高瞻遠矚的戰略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的過程,會使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他們崇高風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從而實現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華”。[3]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重要文獻卷帙浩繁,輔導員工作繁重,頭緒較多,進行較長時間的脫產學習不現實,這就需要輔導員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擠時間,分階段,有重點,有選擇研讀,逐步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我們面臨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高校輔導員要研讀中國近現代以來出版的重要文獻,特別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的論著。近代以來,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的偉大進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論著,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等,輔導員不僅要注重研讀,更要在研讀過程中重點學習中國共產黨和領導人在特定時期和歷史環境下,進行革命斗爭和社會建設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原則、步奏,尤其是深化對中國共產黨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認識,不斷增強運用中國共產黨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傳統和先進經驗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并結合當前高校輔導員工作實際實踐,避免照抄照搬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只言片語,以現代人的視角否定歷史價值的虛無主義。再次,要研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領域著作和期刊。從輔導員的職業定義可以看出,輔導員不僅應具備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更要掌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務實相關知識,這就需要輔導員注重研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領域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務實方面的著作與期刊。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張耀燦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鄭永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邱柏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吳潛濤的《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論》,邱偉光的《思想政治教育學概論》,李忠軍的《高校輔導員工作案例研究方法與實證》,耿乃國的《輔導員工作理論與務實》,王傳中的《輔導員工作指南》,包涵的《包涵心語》等;有代表性的期刊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高等教育研究》、《高校輔導員》、《高校輔導員學刊》等。這些著作、期刊文章是一段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對該專業領域進行探索的成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一線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思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值得輔導員認真研讀。最后,要注重學習輔導員隊伍建設有關文件。近年來,黨中央及各級教育部門高度重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多次出臺文件政策,如2006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24號令)提出“鼓勵和支持專職輔導員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專門人才”,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對高級輔導員提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備有影響力的成果,成為該領域的專家”。這些政策措施,不僅為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更為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指明了方向。因此,輔導員要注重學習并領會這些文件精神實質。
“學術研究是依賴研究方法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學術分析與建構的過程”。[4]輔導員在實際具體實踐中掌握了大量的資料,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動,往往因缺乏正確的學術研究方法而將寶貴的資料“隱藏心底”。因此,掌握有效的學術研究方法對輔導員開展學術研究至關重要。開展學術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調查法、觀察法、實驗法、文獻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等,結合輔導員的工作性質和特點,高校輔導員應重點掌握以下四種學術研究的方法與技巧。一是文獻分析法。文獻資料是開展學術研究的基本素材,它是輔導員根據研究目的或課題需要,通過文獻資料來獲得有效資料的一種方法。輔導員要善于從馬克思主義的經典文獻,有關輔導員隊伍建設文件制度,日常的校園活動紀實等資料中提出問題的產生背景、發展脈絡及其背后所蘊含的學理邏輯進行分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形成科學的理論。二是實證研究法。它是輔導員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資料的常用方法。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一線,具有實證研究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通過實際調查、問卷調查、個體訪談等形式,對調查結果進行數理統計和科學分析獲取真實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科學認識,這就要求輔導員平時應注重一手資料的積累與保存。三是比較分析法。輔導員面臨不同年齡層次,不同家庭背景與地域的學生群里,他們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特征均不盡相同,自媒體時代“85后”和“90后”大學生管理模式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尤其是老輔導員送走一屆又一屆的畢業生,更應通過比較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心理特征及現實需求,通過比較提煉出不同層級學生群體的管理模式,從而上升到學生管理的科學理論。四是邏輯思辨法。它是輔導員在充分占有感性資料,有一定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上,對已有的理論進行批判與重構的過程,適合有一定的學術功底高級輔導員運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關于學術腐敗、項目造假、論文抄襲事件層出不窮,高校輔導員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在具體工作實踐中不僅要注重為人師表,更要在學術研究中遵守學術研究流程和學術論文寫作規范,遵守學術道德,做學術研究的楷模。
馬克思曾經指出“理論的概念必須要由大規模積累的實踐經驗來完成。”有一定教齡的輔導員閱讀了豐富的文獻資料,進行了大量的教育實踐,如果不能將已有的零碎的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觀點和理論,就無法取得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因此,輔導員要勤于反思、善于總結,通過反思總結將已占有的文獻資料,實踐經驗上升到理論高度,凝練出一般規律與方法,從而得出科學的理論。具體實踐中,輔導員可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反思總結。一是通過先進理念進行反思總結。先進的理念對未來深入思考、系統謀劃、科學預見的理性思維,輔導員要及時將先進的理念切實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實踐,并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相關理論認識及實踐方法,從而形成輔導員自己獨特的,有效的工作方法。二是可以通過典型案例推動反思總結。各類典型問題的解決方式方法對解決實踐中同類問題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輔導員要善于捕捉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的各類典型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反思,特別是解決典型問題過程中思想方法的運用,進而提煉出科學的思想方法,掌握行之有效的思維方式,最終實現在實踐、研究中發展完善自己。三是把工作問題當作學術問題進行反思總結。輔導員在具體實踐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人際交往出現矛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突發事件處理,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等與學生工作有關問題,輔導員可將這些問題詳細記錄下來,并經常對這些問題進行理性思考,在反思中更新觀念,凝練思想,形成理論。
[1]《關于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政[2005]2號).
[2]劉佳.高校輔導員從事學術研究的三條路向[J].高校輔導員,2016,(1):34-37.
[3]習近平同志2011年中央黨校春季第二批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5/13/content_1863625.htm.
[4]郇雷,談談學術方法[N].學習時報,2013-12-16.
責任編輯:鄧榮華
G64
A
1672-2094(2016)05-0161-03
2016-08-21
2016年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河南省高職院校輔導員職業倦怠問題研究”(編號:S K L-2016-2381)階段成果。
楊要杰(1979-),男,河南郾城人,河南教育學院學工部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