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華,史亞群
(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18)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以貴陽市為例
王中華,史亞群
(貴州師范學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18)
本研究以貴州省貴陽市6所特殊教育學校的100名教師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分析法、訪談法以及隨機問卷調查的方式,采用改編問卷《特教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的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研究。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貴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現狀,分析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并且以研究結果為依據為特殊教育的相關管理者在提高教師工作滿意程度方面提供一些實際可操作的建議,以促進特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
通過使用改編的《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貴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隨機匿名調查,發現特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主要包括六個維度:工作本身、工作氛圍、工作待遇、工作強度、工作條件、工作對象,即從這六個方面來分析教師的整個滿意度情況。需要加以說明的是:本研究采用的是改編宋文霞(2007)編制的《教師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此問卷采用李克特五點評價,問卷每個項目的得分在1-5之間,得分越高博士工作滿意度越高,得分越低表示工作滿意度越低,標準平均值為3分,滿意度高于3分則表示滿意,低于3分即為不滿意。本研究在所列出的圖表中,”全否”=完全不符合,“大否”=大部分不符合,“不定”=不確定即為平均值3分,“大合”=大部分符合,“全和”=完全符合。
1.1 特校教師在工作本身方面的滿意情況
從圖表1可以發現:在工作本身這一維度,大多特校教師還是趨于滿意的,他們能夠正確的認識對待自己目前所從事的工作。大量的特教教師對自己的工作總體滿意,在他們的選擇上,相當多的教師選擇都是4分即大部分符合,極少的教師對這一問題表示不滿意。在是否有機會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工作使我的個人價值得到體現及工作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等問題上,有相當多的教師填的是“大否”即大部分不符合,這說明這些教師對自己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的不滿意。在工作本身方面,也有一定數量的教師存在不確定性,1-9的每一個問題中都出現了不同數量的教師選擇了“不定”這一選項即不確定。這說明他們還沒在工作中找到真正的自我,對特殊教育這一行業還持有不確定性。

注:在圖1中,“1”表示“對工作總體滿意”,“2”表示“我能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3”表示“能在工作中找到樂趣并使我滿意”,“4”表示“工作有利于我個人發展”,“5”表示“特教工作給家庭生活帶來了經濟影響”,“6”表示“工作讓我體驗不同經歷使我滿意”,“7”表示“有許多機會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8”表示“工作使我個人價值得到體現”,“9”表示“工作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
1.2 特校教師在工作強度方面的滿意情況

從圖表2中可以清晰地發現,針對工作強度方面的問題,有53%的特校教師表示對工作強度感到滿意,有40%的特校教師對工作強度感到不滿意,對工作強度感到滿意與不滿意的比例相差不是特別大,即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工作強度的滿意度不是很高。
1.3 特校教師在工作對象方面的滿意情況
從圖表3可以看出,特校教師對工作對象方面的滿意度不是特別高,在對工作對象的滿意度方面,特校教師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比較少,多數教師都能客觀的看待自己所教授的對象:超過一般的特教教師認為自己的學生純真可愛、討人喜歡。在學生能積極配合我的教學工作方面,教師對此的滿意情況與不滿意情況是相差不大的,不滿意的比例大于滿意的比例。但是我們也可以發現在系列3“我認為我的學生努力上進”這一問題上,選擇“大部分符合與完全符合”特校教師多余選擇“完全不符合與大部分不符合”的特校教師,這表明特教教師對自己教育對象還是比較認可的。

注:系列1表示我認為學生純真可愛、討人喜歡;系列2表示學生能積極配合我的教學工作;系列3表示我認為我的學生努力上進
1.4 特校教師在工作條件與工作待遇方面的滿意情況
從圖表4,圖表5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發現,在特校教師在工作條件方面的滿意度遠低于對工作待遇方面的滿意度,以平均值3分即選擇不確定作為界限,對自身所處的工作條件感到滿意的比例為44%,不到總體的二分之一,然而在對工資待遇的滿意度方面,對自己所得到的工資待遇感到滿意的占總體的百分之六十五,超過一半的人對自己的工資待遇還是感到滿意的,在對工資待遇不滿意的教師中,有部分教師表示付出與待遇不相符。此外,從這兩個表中不難看出,對工資待遇感到不滿意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所占的比例僅為17%,有18%的特校教師選擇的是不確定。對工作條件表示不滿意特校教師就高達百分之四十二,有14%的特校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條件方面的滿意度方面填的是不確定,他們沒有表示對工作條件是滿意還是不滿意。工作條件這一維度主要包括三個點:本校辦公條件使我感到舒適,學校的物理環境(學校面積、綠化、建筑)較好,本校教學資源充足。工資待遇這一維度的主要內容包括:(1)我的工作收入與朋友(年齡、教育程度相近)相比較低,(2)與從事相同工作的同行相比,我感到自己的報酬是合理的,(3)我的工作付出與待遇不相符,(4)工資收入足以滿足我日常的生活開支。?

圖表4工作條件

圖表5工資待遇

圖表6工作氛圍
1.5 特校教師在工作氛圍方面的滿意情況
從圖表6中能夠看出,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對自己工作氛圍總體還是滿意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特校教師對此并不表示滿意與不滿意,他們選擇了不確定。在這一個維度中,特校教師的滿意度普遍比較高,有75%的特教教師對“領導和教師能及時地溝通、彼此理解”這個問題是表示滿意;71%的教師對“本校重視教師的職業發展規劃,并提供相應的培訓”表示滿意;77%的特教教師對“領導的民主作風讓我滿意這個問題”表示滿意;76%的教師對“領導班子團結協作”方面感到滿意;74%的特教教師對“領導經常鼓勵并支持教師爭取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感到滿意,77%的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對“本校的獎懲都能依照事實辦理”表示滿意;79%的特教教師對“我對學校開展教學科研活動”感到滿意;84%的特教教師對“本校的職稱評聘客觀公正”方面感到滿意;82%的特教教師對“同事們齊心協力地完成工作”感到滿意,僅僅有3%的教師對此表示不滿意;69%的特教教師對“領導待人處事公正沒有私心”方面感到滿意。在表3-2中我們還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工作氛圍這一維度上的每一個問題中均有不同比例的特教教師對其表示不確定的,在這個維度上他們沒有感到是滿意或是不滿意。從整體上來說,特教教師對工作氛圍的滿意度方面表現出來是比較高的滿意度,只有極其少的特殊教師感到不滿意。
2.1 國家對貴州省特殊教育的經費投入不足
自1989年中央設計了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后,各地也根據本省的實際情況陸續地設立了自己的特殊教育專項補助費,國家對特殊教育的發展也是越來越重視。在貴州這個一直以來就比較欠發達的地區,國家對我省特殊教育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沒有投入足夠的教育經費。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特教經費的短缺,貴陽市的好多特殊教育學校在辦公條件及教學設備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困難。部分特校教師對其工作環境表示不滿意,主要表現為他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教具;沒辦法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個別訓練——缺乏個訓器材;特教學校的辦公網絡一直不好,在多個教師的辦公室中就算是人手一臺電腦,但很多教師的電腦是沒有網絡的,一個辦公室幾乎僅有一臺電腦是有網的,有教師需要查找資料之類的就共用那個有網絡的電腦;缺少康復訓練等方面的教學設備,就拿筆者所實習的特教學校來說,在學生課程設置中,每一周都有三至四節的康復訓練課,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教學設備,每一次的康復訓練課都只能是三個班的學生擠在一個小教室里面自己玩僅有的那些設備,老師就負責在那里看住學生不讓他們有事就可以了。如果國家在特教經費的投入上再相應地多一些,多培養一些特教方面的專業教師,增設特教學校的硬件設備,就不會再出現類似的現象。
2.2 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不夠,特校教師社會地位低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多數特校教師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社會并沒有多大貢獻,社會地位低,這來源于社會對特殊教育的偏見、不了解。大部分社會人士及學生家長認為特殊兒童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并不能學習到任何知識也不會有多大的改善,在他們的眼中特校教師是特殊兒童免費的“生活阿姨”或“保姆”,他們看不到特校教師工作的辛苦及努力,對教師的工作并不是很認可。有些家長把自己的孩子放進特殊教育學校之后就對其不管不問,只要孩子不出什么意外就覺得是萬事大吉,對孩子在特教學校中的成長莫不關心,這讓特校教師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希望,感覺自己的工作并不受重視也沒什么社會地位可言。
2.3 特校教師工作強度有待改善
在對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進行訪談的過程中,筆者得知:有部分教師表示貴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師生比例普遍高于國家所規定的1:2的比例;本來學校給自己分配的工作量就不少,再加上學校缺少保育員,還有學校對教師的任務分配的不合理,一般情況下都是兩個教師負責一個班但每個班的學生人數是不一樣的,有些班級有十來個學生而有的班級僅有四五個學生;有的教師除了學校的日常的工作量之外還要負責一些學校的其他事物。除此之外,在特殊教育學校中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教師并非特殊教育專業出身,相當多的教師是從普通學校轉過來的。有些教師在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從教之前都沒有接觸過與特教相關的知識,更別說具備相應教學技能,他們在教學中缺乏與特教相關的實踐經驗。由于特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特殊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容易出現突發狀況,使得特校教師經常處于緊張的應急狀態中,這就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這些增加了特校教師的工作量,使得他們所要擔負的非教學性工作更為繁重。
2.4 特校教師面臨較大的心理問題及心理壓力
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所面對的是一群在生理和心理發展上有缺陷的兒童,他們的工作與普校教師的工作是不能相比較的,特殊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更高,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與工作熱情,要有比較獨特的知識結構和相應的專業知識。很多時候,特校教師花費了很長時間的努力好不容易才取得的一點點成果,學生很可能只需要在短短幾天的時間便能將其付諸東流。在教師的辛苦付出后各方面得到一定改善的學生,經歷一段時間的假期再回到學校時又變回原來的狀態了,特校教師面對這些學生的辛酸與苦楚以及對特教這一職業的付出與辛苦是沒人能夠理解的。由于社會大眾對特殊教育的偏見與不了解,很多人都錯誤認為,特校教師的工作一定特別簡單、特別輕松,因為他們沒有升學率的壓力,那些孩子都是“呆呆傻傻”的壓根就不用學習什么知識。特校教師只要在每天上課的那幾十分鐘的時間管住這些特殊兒童,不讓他們出事就可以。殊不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他們付出的努力與艱辛遠遠高于普校教師,然而卻得不到社會的認可和理解,再加上他們面對還是一群如此特殊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怎能不苦!在訪談過程中有教師表示,經過幾年的特教工作之后,自己原有的工作熱情、工作積極性、對教育工作的理想與抱負等都在一點點的慢慢的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大的精神與心理上的壓力,他們看不到自己工作的希望與價值。
3.1 國家要加大對特殊教育的經費投入,促進教育公平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特殊教育和特殊人群給與了更多的關注,國家《十二五教育規劃綱要》第二章的第八條明確提出“關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保障殘疾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將十七大的“關心特殊教育”變為“支持特殊教育”,這就意味著國家對特殊教育的重視、幫助以及支持,這也預示著特殊教育發展的春天已來臨。自十七大以來,特殊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國家實施了中西部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工程,計劃在人口超過30萬且殘疾兒童相對較多的市縣都必須修建一所或多所特殊教育學校。自1982年國家首次在憲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和社會要對殘疾人的教育、生活及勞動問題給予幫助安排以來一直到今天特殊教育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不可小覷的進步。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特殊教育相比,我國的特殊教育在法律法規的支持、特教經費的投入以及特教師資力量的建設等方面都還需再走一段相當久遠的路。所以,為了使國家對中西部特殊教育發展的關注與支持落到實處,國家有以下幾件事要做:一、加大對特殊教育的政策支持以及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方面的力度;二、提高中西部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的速度,努力為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創造更優良的教育教學條件,促進特殊教育學校辦學質量的提高;三、全力處理好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存在的教學設備不足等的問題,加大特教辦公經費的投入,確保特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需求能夠得以滿足以便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四、不斷提高特教教師的福利待遇和工資收入,加大對特教教師的培養力度,努力構建新型教師培養體系和工作平臺,提高特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盡量縮短特殊教育發展與普通教育發展之間存在的差距,促進教育發展的平衡;五、在注重特校教師敬業精神及特殊學生創造性的培養的同時,積極發展特殊兒童的學前康復教育。都說特殊教育可以算得上一個國家發展進步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是一個國家對自己所有國民重視程度的標志,它不僅需要特校教師投入更多的工作熱情還需要國家對其投入比普通學校更多的經濟基礎、人員配備等。[1]因此,只有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大對特殊教育的重視程度,投入更多的特教經費,加強對特教師資隊伍及政策支持方針的建設和加大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才會使特校教師從自己的工作中看到希望,以此為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提高創造有力的條件。
3.2 加強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關注度,提高特校教師的社會地位
在調查中發現,由于貴州省經濟、教育發展的落后,絕大部分市民及學生家自身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對特殊教育這個職業是處于一知半解的狀態中,有的人還不知道有特殊教育這樣一個職業的存在,這表明社會對特殊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在面對自己未知的東西時,他們不懂得有效地使用已有的資源來搜集掌握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對特殊教育及特殊兒童有著很大的偏見及不了解。他們不能正確、客觀地對特校教師進行評價,認為特校教師的工作極其簡單(他們認為保姆或生活阿姨都能完全勝任特教教師的工作),他們對特教教師工作的努力與艱辛知之甚少,特校教師在他們那里當然就沒有多大存在的意義了。因此,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教育管理部門與特殊教育學校應該聯合起來,努力加大對特殊教育的宣傳力度:創辦特殊教育相關的宣傳欄、制作與特殊教育相關的宣傳影片、做好對全國助殘日的宣傳活動等,讓更多的市民了解特殊教育,知道特殊教育教師工作的不易,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改變他們對特校教師的看法。努力做到全民參與到特殊教育當中來,提倡全民關注與支持特殊教育的發展,尊重特殊教育教師和獻身于殘疾人教育事業之人的工作,為特殊教育的更好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打消社會對特校教師的偏見。[2]這有助于增強特殊教育教師的存在感及特教職業感,從而促進特校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
3.3 特教學校要以人為本,增加對教師的人文關懷
3.3.1 降低工作強度,提高特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及效率
相關教育部門要切實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要高度重視特殊教育工作,時常走進特教學校,對特殊兒童的發展情況進行實時的調查研究,并根據各類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特教學校的相關人員共同研制符合特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方針且組織實施。不再以對語文和數學的學習作為特殊學生的主要學習科目,要更加注重他們生活技能的培養。特殊教育學校在師資配備方面,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所規定的比例來擬聘教師,在引進特教人才的過程中應該嚴格按照學校特殊兒童的發展需求,盡可能地聘用專業的特教教師而不是根據其所學的是否是語文、數學這樣的專業來聘用教師。由于特校教師教育對象的特殊性,他們的教學內容、教育目標跟普校教師是有很著很大的差別,教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艱辛。他們的工作量本來就大再加上一堆填不完的表格、學校其他干不完的跟教學無關的工作任務等非教學性工作的繁重,使得特校教師有時都無暇對教學及學生進行研究,這既增加了特校教師肩上的擔子,同時對特殊教育來說又是一種人才浪費。特教教育管理部門及學校領導應該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更符合學校管理的監督檢查健全機制,讓特校教師遠離那些繁重的非教學性工作,降低特校教師的工作強度。只有這樣才能使特校教師真正地對特教的教學及特殊學生進行研究,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服務于特殊兒童,提高特校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及效率,減少對工作不滿意的成分。
3.3.2 在特教學校中創辦特殊教育教師心理咨詢室,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及負擔
在高度重視特殊教育發展、關心特殊兒童成長的同時,特教學校不僅要關心特殊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要關注特校教師的心理健康,要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為特教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學校的領導要多多傾聽特校教師的心聲,時常與他們進行交流,掌握他們在工作、生活中的狀態。特校教師由于其教授對象的特殊性(特殊學生是生理和心理發展上有缺陷的兒童),他們肩負著廣大非特校教師所能理解的苦楚,社會大眾以為他們的工作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的,認為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是一個普通的阿姨、保姆都能勝任的。而事實卻不然,實際上他們在工作中要付出比普校教師更多的努力與辛酸。[3]在工作中,他們的學生(尤其是大部分智力障礙的特殊兒童)不能給他們安慰,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往往是無奈,特校教師很長時間的努力成果會被學生在短短幾天的時間中搞得蹤影全無,特殊學生在教師的努力下得到的一些改善常常會因為幾天的假期而回歸常態,學生的家長還會說是因為特校教師“不會教”,自己的孩子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學不到任何東西也沒有任何的明顯改善。特校教師面對這些社會的不理解及這樣一群特殊兒童,他們在心理獨自承受的苦楚,誰人能真正地明白!特校教師的工作滿意度直接對其工作的積極性及心理狀態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一個特校教師不能以熱情飽滿的工作狀態去面對自己的工作,在心理上存在負面情緒,他們所教授學生的心理及情緒狀態也會在無形當中受到感染,會對特殊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產生直接影響,對特殊教育的辦學質量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在重視特殊教育、關心特殊兒童發展的同時,別忘了要增加對特校教師的關注程度、在特殊教育學校中創建一個特殊教育教師的心理咨詢中心。由專業的人士定期對特殊教育教師進行特教職業心理輔導,讓他們在有心理情緒問題及壓力的時候,能夠找到最好的宣泄壞情緒的地方,適時調整自己的狀態,以便隨時能夠正視并悅納自己的工作,以熱情飽滿的心態投入到特教工作中。
3.4 特校教師應為自己設置合理的教學期望
由于特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特校教師在真正進入特教崗位的那一刻,就應該對特殊教育有一個準確的認識: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要正確地看待自己的教育對象,要樹立正確的特殊教育觀,努力調整自己以適應工作的所有環境。在教學工作中,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要合理的設置自己的教學期望,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要調整自己來適應特殊兒童在生活自理能力、各式各樣的康復訓練、文化知識的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接受程度及反應節奏。不能把這些特殊學生與普通學校的學生作比較,要用心地感知他們在每一個小細節上面的進步,不能對他們設置過高的預期,要設立符合特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的教學目標,為自己創立正確的職業抱負,在工作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4]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處理好與領導、同事、親戚朋友之間的各種關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歸屬感。僅有如此,特校教師才能切實地體會到特殊教育的樂趣,才能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所從事的特教工作的價值與意義,能在工作中實現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從內心深處去熱愛自己的工作,從而提高自身對特教工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工作滿意度總體上是比較滿意的,這說明特校教師在工作強調、工作氛圍、工作本身、工作對象、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六個維度方面呈現滿意的態勢。尤其是在工作氛圍方面,這足以表明特殊教育學校越來越關注特殊教育教師的身心健康的發展了,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舒適宜人的工作環境。希望特殊教育學校能夠在特教教師的工作強度、工作條件等維度上給其一定的改善,引進更多專業的特教教師,給他們減輕工作壓力。政府應該投入更多的資金用以建設特殊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各種教育資源,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社會人士了解并關注特殊教育,讓他們多學習相關的特教知識,多看與特殊教育有關的電影,改變人們對特殊教育教師的看法,給特教教師提供一個比較理想的社會環境,以便他們能夠更加愉悅地投身于特殊教育事業中。
[1]陳云英.孫紹邦.教師工作滿意度的測量研究[J].心理科學,1994,(3):45-47.
[2]劉全禮.特殊教育導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27.
[3]馮伯麟.教師工作滿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2):56-58.
[4]胡詠梅.中學教師工作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教育學報,2007,(5):12-15.
A Survey of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A Case Study of Guiyang
WANG Zhonghua,SHI Yaqu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18)
In this study,100 teachers in 6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Guiyang Guizhou a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interviews and random questionnaires,this paper studies pres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 in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Guiyang,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s' job satisfaction,provide some practical recommendations to promote the special school teachers’job satisfaction and mental heal th level.
Teacher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Job Satisfaction;Influential Factors
G40
A
1672-2094(2016)05-0145-07
責任編輯:張隆輝
2016-07-01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貴州省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課程政策執行現狀研究”(編號:2015JD087);首屆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青年學術創新人才獎支持項目;貴州省2014年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特殊教育”專業項目(黔教高發[2014]378號)。
王中華(1979-),男,湖南祁陽人,貴州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特殊教育。
史亞群(1994-),女,貴州人,貴州師范學院2012級本科生。研究方向:特殊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