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五小學 張新椿
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第五小學 張新椿
小學語文 課改 教學方法 課前準備 評價 反饋
如何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是當下很多課改專家正在研究的問題,也是每位語文教師正在探討、思考的問題。觀察了眾多教師的課堂教學,發現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并檢驗了其教學效率,其中各有不同,有優點也有缺點。為了提高在課堂上的效率,當下很多專家學者和教師都提出了自己的策略和方法,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提出了下面幾種策略和方法。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門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表達方法和順序,以保證學生有效地學習。備課的基本環節需要教師好好把握,通讀教材,即達到熟悉教學基本內容,對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通讀小學一到六年級的12本教材,每本教材里面的知識點要了然于心,這樣在上課的時候不會感到慌張。研讀大綱,這一環節是為了了解教學要求,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這方面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比如在一年級要學會漢語拼音,學會多少個漢字,這都是有教學目標的。備習題,習題有課堂練習和課后練習,課堂練習一般是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點進一步鞏固,課后習題主義拔高。書寫教案,這一環節每位老師都會完成,書寫教案的過程是研究的過程和繼續完善研究的過程,又是教學研究材料的積累。除了備課的每個環節需要教師好好把握,備課的準備工作要注意幾個誤區,把備課變成教案的“克隆”,很多老師為了圖方便和節省時間,忽視學生的差異,直接在網上下載他人的教學方案,這樣是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備課走上形式主義,沒有任何創新之舉,幾十年的教學方案如出一轍,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都能摸清老師的套路,這樣容易導致學生上課因熟悉老師的套路而不認真聽講。
教師在課堂上的時間有限,為了在有效的時間內達到最高效率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每一分一秒。就宏觀來看,教師要把握整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定位有四點,第一個定位是依據“課程總目標”,語文課本中很多目標已經明確提出,如背誦課文的那一段,哪些古詩需要背誦,哪些課文只需要了解等等,這些教學目標有很明顯的呈現,有些沒有呈現的目標需要老師總結。第二個定位是依據“三維目標”“知識和能力”——學會、“過程和方法”——會學、“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樂學,這一過程由淺入深,是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一步一步的進行。第三個定位是依據“文本特點”“語言訓練點,情感體驗點,方法滲透點,能力提高點”,這些是老師的教學目標的集中體現的分段呈現,學生把握住這幾點,對語文學習的理解就差不多到位了。第四個定位是依據“學情特點”,相信每位老師都不陌生,即依據學生的情況、特點來定位,每位學生的愛好點、興趣點是不一樣的。在把握住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就是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靈活運用了,每位老師在不同的地域依據本班學生的特點所設計的教學方法各部相同。方法不在多也不在奇特,最主要的是適應,適應學生,對學生學習能力有提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主要是指對課堂教學或課外指導活動過程與結果做出的一系列價值判斷行為,即教師在課堂內外的教學與指導過程中和過程后所要做的工作。教學評價的核心在于促進師生的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課堂上學生學什么、怎樣學,與之密切的語文老師教什么、怎樣教,是課堂評價的基本內容。為了對于教學評價做出更為準確,要建立語文教學評價體系,這是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提供保證。教學評價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老師的教學行為。學生學習狀態包括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生成狀態。老師的教學行為包括組織能力,即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注意中心;教學機智。教學評價在教學質量管理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具有導向、診斷和發展的多重作用。
【結 語】
為了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以上的策略與方法研究只是針對部分學生和老師的教學,并不一定適用于所有不同地方的不同人群,老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這是保證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老師教學任務的實現,師生共同進步的保證。希望每位老師能正確認識這一點,總結他人經驗的同時,根據現實條件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1】羅培英.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研究【A】.論文網,2014(05)
【2】范登清.新課改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M】.教師頻道,2009(09)
目前的國家課改要求突破傳統的低效率、低成就的教學模式,實施新型的戰略與方法,這既是對老師能力的新要求,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而當前的國家教師隊伍對課改的新要求并不明確,在改革的道路上也步履維艱,改革之路艱難而且長久。但是,對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是當前提高課堂效率的重中之重,是語文課改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