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高 峰
?
老年教育科研需要“多做接地氣的調研”
□上海高 峰
今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新華社時說:新聞記者要深入調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況。同時他還敦促記者多做接地氣的調研,多采寫群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報道。其實,這些話不僅是對新聞媒體說的,對各行各業都有普遍指導意義。這對于我們老年教育,尤其是老年教育科研領域,“多做接地氣的調研”“多掌握一手情況”,筆者認為更具有直接指導意義。
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從什么是老年教育科研,它的目的、任務說起。
筆者認為,老年教育科研指的是應用科學的方法,對老年教育中存在的實踐和理論問題進行觀察、分析和思考,從而發現老年教育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與規律的認識過程。所謂規律,就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聯
系,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例如,上海老年大學曾經做過一次名為《上海老年大學教學質量與學員生活質量關系的現狀調查》的調研活動。調查人員抽取了1500多份樣本,針對“教學質量”情況與“生活質量”情況進行調查,并將其結果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數據處理(卡方檢驗),以研究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調查發現,學員在老年大學學習時間的長短,與老年人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朋友多少呈非常顯著的相關(相關系數r>0.4-0.56)。這一結果無疑告訴人們:老年人在老年大學學習時間越長,他們的身體越健康;心理越平衡、情緒越樂觀;他們的朋友越多、社會適應程度越高,在社區中發揮的作用也越大。這就揭示了一條規律:老年大學在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質量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進而得出結論:“老年大學是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質量的理想場所?!边@個結論不是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從接地氣的調研中,通過教育統計學數據證明了的,在學術上是站得住腳的。
老年教育科研根本的目的與任務是什么呢?作為老年教育科研戰線上的一名普通老戰士,十余年來,目睹了我國老年教育科研發展的艱巨歷程:從無到有,從少數省、市一級的老年大學搞的零星調研,發展到全國科研基地的建立、歷時數屆的全國老年教育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成百上千篇科研論文與報告的發表,甚至正式出版了《老年教育學》等學術專著……老年教育科研迅猛的發展,依靠廣大老年教育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發揚民主、通力協作和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態度,也依靠著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與掌握科研知識的能力。特別是大家在長期的老年教育科研實踐中逐漸認識到老年教育科研的目的與任務:一是為老年教育實踐的發展服務;二是為政府決策部門制訂相關的政策、規劃等服務;三是為老年教育理論的發展與創新服務。這三項任務的完成都離不開腳踏實地、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的調查與研究。
最近,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刊《老年教育》雜志在今年3月號發表了一篇接地氣的調查報告,名為《發展村級老年學校調查報告》,令人深受啟發。安徽和縣的政府領導對全縣92所村、社區、敬老院老年學校做了調查走訪、座談分析后發現,村級老年學校目前存在六個問題。如有的領導認識不到位,光說不抓;有的專職副校長能力不達標,責任心不強;有的沒有活動配合,“拴”不住老人;有的經費保障不足,每年只投入兩千多元,連副校長的勞務費和教師授課金都難以按時發放……每一條都是客觀存在的,確鑿無疑的。對此,他們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并落實了相關措施?,F在,他們不僅實現了縣、鎮、村、社區、敬老院老年學校全覆蓋,而且全縣老年人入學率高達15.5%,圓滿完成“十二五”老年教育發展規劃。他們以自己的成功實踐,回答了困擾老年教育領域多年的“重心下移”問題。表明老年教育科研的首要目的就是為老年教育實踐服務,通過自己深入的調查,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促進實踐的發展。
其次,老年教育科研還應該承擔為政府決策部門制訂相關政策、規劃等提供事實依據的職責,而這些事實依據的取得同樣需要接地氣的調研。例如, 2016年第一期《上海老年教育研究》刊登了《上海老年教育四級網絡功能定位及評價指標研究》一文。上海老年大學課題組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上海老年教育四級網絡的組織結構及運行現狀和上海老年教育四級網絡中的領導管理體制進行深入調研,列舉了大量的數據和事實材料,最后為上海老年教育主管領導部門提出了五條建議,其中有些內容已經被有關主管領導所采納。例如,上海老年大學已經和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了“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使上海市的老年教育科研正式納入教育科研的范疇。這正是開展接地氣的調研所帶來的豐碩成果。
最后,老年教育科研還有責任為老年教育理論的發展與創新服務。老年教育科研服務的對象除了老年教育實踐外(為上級決策部門提供事實依據,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也可屬于教育實踐范疇),還有服務理論創新發展的任務。近來,從多種信息渠道獲悉,老年教育理論界正在籌劃編寫《中國老年教育學》,這無疑是老年教育理論發展與創新的一件大好事,它將有力推動我國老年教育實踐的大踏步發展。為了迎接大家期盼的“新生兒”到來,筆者依然認為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特別是習總書記所倡導的多做接地氣的調查與研究。最近,筆者認真拜讀了上海教育界的前輩、德高望重的楊德廣校長的力作《關于建立老年教育學的思考》,深受啟發與教育。楊校長從建立老年教育學的必要性談起,闡述了其理論基礎,又論述了老年教育學已具備學科建制的諸多條件,最后還構思了老年教育學的框架體系。文章引用了大量調查得來的數據與資料。筆者十分敬佩楊校長嚴謹治學的科學精神,他為創建我國老年教育學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開了一個好頭。但,這還僅僅是起步,還有更大量的、艱巨的調查工作要做。比如,編寫老年教育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為推動老年教育實踐服務,還是純學術性的理論研究?著作出版后是給誰看的?是給老年教育理論工作者看,還是給實踐工作者看?著作的每一章、每一節,甚至每一個觀點是否都經過深入的調查,有確鑿的實證材料作依據?根據筆者對我國老年教育科研現狀的了解,我們科研的最大“短板”與“軟肋”恰恰是缺少有科研含金量的、高質量的、接地氣的調研報告,無論是在全國老年教育理論研討會上的發言及編輯的《論文集》上,還是在各地編輯出版的老年教育刊物上,真正接地氣的調研報告少之又少。可以這樣說,老年教育科研滯后于實踐發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所以,有良知的教育理論工作者,要創建有中國特色的老年教育學還是需要多做接地氣的調研,唯有從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理論才能真正促進老年教育實踐的發展,才能讓廣大的老年人通過學習真正提高自己的生存質量、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
首先,老年教育科研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老年教育科研應當從研究對象的本來面貌出發,力求客觀地認識研究對象,從客觀事實中理性探索出本質的、規律性的認識和結論,力戒主觀臆測、先入為主和不求甚解。達爾文曾說過一句名言:“科學就是整理事實,以便從中得出普遍的規律和結論?!笨蒲械氖滓蝿帐恰罢硎聦崱保@個事實必須是真實的、客觀的,是它本來的面貌,不是坐而論道、拍腦袋拍出來的,更不是虛構的,甚至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弄虛作假“制造”出來的。筆者在實踐中經常會發現,不少所謂的科研報告、論文往往不是來源于對實踐問題的深入調查,而是在撰寫命題作文。不少基層單位常常會收到上級各領導部門印發的“課題研究指南”,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鶎佑嘘P領導為了完成上級領導的要求,在“指南”圈定的范圍內苦思冥想、收集相關資料,更可怕的是為了讓上級領導了解自己的工作業績或為了使自己的論文獲獎而夸大其詞……須知,科研工作者的職責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進而擬定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最近,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長張曉林在《談老年大學的理論研究》一文中提到:“老年大學的理論研究一定要緊扣實踐,從實踐中找題目,理論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實踐經驗的升華。理論形成后,才能服務于實踐,并推動實踐發展。”筆者十分贊同會長的這一精辟論述。
此外,老年教育科研必須堅持科學性的原則,也就是在老年教育科研中要堅持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用科學的方法,從老年教育發展的實際出發,選擇符合社會和教育發展規律的、有價值的課題進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一定要具有科學價值。科學性是老年教育研究的生命線,故強調科研方法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是極為重要的??蒲蟹椒ㄊ菍φn題進行深入研究的程序、途徑和手段,方法的科學性、創造性與正確的使用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前提。在課題研究中,完成對方法的思考、規定、選擇是科研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最近,筆者有幸應邀參加上海市田林街道老年生命教育課題研究的策劃工作。在研究中,我們十分重視方法的選擇。根據田林社區的實際情況,我們采用問卷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其中以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為主,以個案訪談和案例分析為輔。在取樣上又根據類別進行劃分,定位在社區學校學員、老年學習團隊、一般居民、敬老院老人和癌癥俱樂部老人等五種類型,以便作比較分析。正因為我們選擇的方法比較科學,所以得出了非常有價值的結論與統計數據。比如,參加老年學校學習的老年學員與沒有參加學習的一般老年人相比,他們的精神生活呈現較大的差異,認為自己“生活豐富多彩、十分充實”的在校老年人占57.6%,而“非學員”老年人的這一比例僅為39.0%。又如,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與他們的金錢觀和靈魂觀有無差異?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我們發現,文化程度的高低對金錢、財物觀的影響并不十分顯著;而文化程度的高低與世界觀卻有明顯差異:文化程度越高,持“無神論”觀點的越多(P值小于0.05)。所以,老年教育科研必須堅持科學性的原則,這樣才能保證調查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
筆者深信,在我國廣大老年教育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涌現出一大批接地氣的調查和研究,老年教育科研事業一定會越來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