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康金育
如何優化學生作文中的類似情節——以三年級學生一次童話習作為例
江蘇省濱海縣第二實驗小學 康金育
記得一次課間休息時,幾位靠窗的學生將窗戶拉開了一條窄窄的縫,只能伸出自己的一只手臂,然后攤開自己小小的手掌去承接那往下墜落的雨滴。綻開在孩子臉上的那一抹抹笑容,讓我明白孩子天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給予他們呈現美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就淡忘了自己所發現的價值。
“你為什么要拘留它們?”我喜歡和學生開這樣的玩笑,因為我相信孩子的世界里,每一顆星星、每一朵花、每寸土地都該是有生命的,而他們時常在心里默默和它們聊天。因此,每一個孩子都是創造童話的高手,只要老師或者家長愿意放低姿態,聽他們說一些“幼稚”的傻話,陪他們做一些“低智商”的傻事,孩子們所回報的將是一個又一個充滿神奇的有趣故事。
果然,我的提問撞開了不少孩子充滿童真的神奇世界。“我想問問它們,這么急急忙忙是要去哪里。”
“草地上唄,給小草補充營養。”
“我想它們是想落在小河里,這樣就不會受傷了,也不會消失。”
“它們也可以去太陽公公家里,它已經好幾天沒有上班了,它們得把偷懶的太陽公公請出家門。”
……
至此,一個簡單的提問,打開了眾多孩子奇妙的童話世界,也引發了他們熱情大膽的討論。看著孩子們較真的表情,我開始慶幸,慶幸自己給了他們一個呈現美的機會;也慶幸自己聽聞了一個又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
“如果你也是一滴正從天空往下落的雨水,你應該也有非常神奇的經歷,能告訴大家嗎?”然后,在學生興致正濃的時刻,我布置了這一周自由作文的習作要求,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滴雨水,并記錄下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此時,很多學生欣然接受了寫作文的任務,因為他們知道習作是向老師展現自己奇妙想法的最理想方式,能幫助自己實現自身價值,所以他們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這一篇作文,并會盡全力把作文寫好。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因為眾多現實因素的影響,使得他們不能順利地變身為自己理想中的“英雄”。于是,孩子們把這些還沒能實現的愿望寄托于自己想象出來的某一人物上,正如上述學生習作中的小雨滴,抑或樣子奇特,抑或本領神奇,和其同伴都是不同的。同時,出于大人們的錯誤引導和自身成長經歷的深刻提醒,很多學生知道,“特殊”并不意味著受歡迎。因此,此次習作練習中不少學生不約而同地否定了自己好不容易給童話中的主人公找到的奇特本領,讓它們成了大家所排擠的對象。
1.合理的構思是鋪就獨特故事情節的基石
之所以會注意到學生習作中幾處驚人的相似點,得益于閱讀了湯素蘭的童話故事《翅膀突然消失》。作家筆下的小女孩林小乙和上述幾位學生筆下的小雨滴一樣,有著極為不尋常的經歷,她剛出生時背上就長著一對粉色翅膀。為此,她的媽媽總是膽戰心驚的,害怕別人知道女兒異于常人的秘密,費勁了心思想要把那一對翅膀隱藏起來。而小乙一點也不在乎別人會知道自己長了一對粉色的翅膀,相反,她時常為自己的翅膀感到驕傲。但是,她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既然媽媽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背上長了一對翅膀,那就保守這個秘密吧。直到有一天,小乙和最愛好的朋友吵架了,兩個孩子相互炫耀著讓自己最驕傲的東西,于是,小乙背上的粉色翅膀再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和媽媽所擔心的完全不同,同學們并沒有嘲笑小乙的怪異,相反大家都很喜歡,甚至還希望能長出一對和小乙一樣會飛翔的翅膀。
當我把湯素蘭的這則童話故事和上述幾位學生的習作一同呈現在全班面前時,大家立馬發現了主人公對于自己異于常人的不同態度。
由此,全班以小雨滴“金金”為討論對象,開展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如何面對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
由于受《翅膀突然消失》一文的啟發,不少同學認為“金金”應該自信且自豪地面對自己能散發金色光芒的這一神奇本領。為此,學生們羅列了各種理由,如:沒有星星的夜晚,“金金”可以飄到空中,為人們照亮回家的路;不敢一個人睡覺的小女孩要是能有一滴“金金”一樣會發光的小玉珠,她肯定不會害怕得躲在被窩里偷偷掉眼淚了;藏在洞穴里過冬的青蛙肯定會非常歡迎這滴雨水到家里做客,這樣它就可以坐在“金金”身旁看書了。要知道,沒有燈光的山洞里可什么都干不了,除了閉上眼睛睡大覺。
學生們在羅列理由的同時,也娓娓道來了他們即將往下寫的有趣故事。
2.讓出彩的故事情節填補文章模式化的缺憾
也有不少學生堅持初衷,認為正因為“金金”會發光發亮,而別的雨滴沒有這樣神奇的本領,所以會引起它們的羨慕和嫉妒,當然也會受到排擠,所以它不得不重新尋找朋友。孩子們說得很在理,只是一旦踏上尋找新朋友的旅程就容易出現模式化,以及尋找過程過分簡略、缺乏創意的問題。
于是,我又向學生推薦了湯素蘭的另一則童話故事《小灰兔找朋友》。“在一群兔子當中,有一只小灰兔。大家玩的時候,他總是遠遠地站在一邊看著。他不愿意跟大家一起玩,因為他發現自己的顏色跟別的兔子不一樣,他們是白色的,而他是灰色的。”和學生們故事中的小雨滴一樣,作家筆下的小灰兔同樣對自己異于常人的表現持悲觀的態度,于是小灰兔也決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希冀能找到一個喜歡自己,愿意和自己友好相處的新朋友。雖然,湯素蘭的這則童話故事在形式上留下了老套的印記,但憑借小灰兔在尋找過程的非凡經歷,以及出乎意料的故事結局,仍舊給讀者留下了耳目一新的美好印象。
三年級的學生處于習作的起步階段,他們還沒有掌握足夠多的習作技巧和知識要領,對于他們在不經意間對優秀文章的模仿是應該被理解,甚至值得鼓勵。但是,可以模仿的只是故事的形式,而這并不是整篇作文最重要的地方;唯有出彩的情節才是一個寫作者智慧的體現,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