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春
摘 要:班級是幼兒學習、游戲、休息、交往的最主要場所,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幼兒和老師以及幼兒之間的交流,都是依托班級這塊陣地進行的。班級管理是班級中每一位幼兒、老師的事,而非僅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學校必須讓所有的成員都參與其中,成為其中一員可以“說話”的人。根據效果及時做些調整和改進,以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幼兒園;班級管理;正能量
管理工作一直以直接或間接的形式存在于一切人類社會和人們的共同活動中。幼兒園作為基層單位,其管理工作是通過班級來實現的,所以說班級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服務終端,是出發點、是核心。班級管理是涉及班級中每一位幼兒老師的事,而非僅僅是班主任一個人的事。我們讓所有的成員都參與其中,并根據實際做必要的調整。以下是我在幼兒園班級管理中的點滴體會。
一、用愛為學生撐起一片天空
要愛孩子,不愛孩子的人不能當幼兒教師,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因此,“愛”是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絕不可少的因素,它將伴隨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和每一個階段。作為教師,要做到真愛孩子,真愛每一個孩子。
在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碰到過一個特別調皮的小男孩,跟我平時接觸的孩子都不一樣。當著老師的面,他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但當老師轉過身子,就會聽見別的小朋友來告狀,說他干了哪些壞事,有些事連老師也想不到。那時,不知怎么處理,我就和其他孩子一起把他孤立了。但這個辦法根本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更加嚴重,在老師面前也會動手打人,或做其他的壞事了。后來,我改變方法,不再孤立孩子,而是主動和孩子玩,當他拿別人的東西時,我會耐心地教導他,而不是像以前一樣,叫過來劈頭就罵。還經常叫他一起幫助老師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經常在班里表揚他,叫其他孩子主動和他交朋友。一個學期下來,他雖然還是挺好動,但他聽話多了,也不再亂拿別人的東西了,小朋友也主動要和他交朋友了。所以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只要我們老師帶著一顆愛孩子的心去發現,他們都有閃光點。
二、匯聚正能量,樹立“好榜樣”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才有“方圓”,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規范,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才有了約束行為的“規矩”。
3~5歲的孩子大腦皮層抑制機能的發育尚未完善,在培養幼兒的常規時可由單調、抽象的言語提示轉化為一些游戲提示。如,讓幼兒玩完玩具要學會整理,就采取了把“送玩具回家”的游戲, 當幼兒玩好玩具后,在收拾玩具時,我就會說:“玩具朋友累了,想回家睡覺了,我們送它回家好嗎?”這時,小朋友就會很快地把玩具送回到原來的地方。又如,排隊時讓他們小手搭肩,做開火車的形狀,會讓他們的隊伍很整齊。這種方法可以避免幼兒吵鬧,也可以避免教師過多的指揮和干預,可以讓活動有序地進行。
三、大家都是“管理者”
“人人都是小老師”是我們班的口號,我們希望班里的每一個幼兒都能參與到班級管理,融入班級管理中。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們班的幼兒基本上有一定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他們也很樂意幫助老師來管理班級。為了全面加強他們的學習生活習慣、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我們針對幼兒進行了一周一評“小明星”,由得紅蘋果最多的“小明星”來當下一周的“小老師”。“小老師”負責點名、分發點心、管理午餐前的紀律、管理活動室的衛生等等。別看他們年齡很小,可當起“小老師”卻是有模有樣的。通過當“小老師”活動,他們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四、老師要適時學會“放手”
現在的孩子家庭生活條件都很好,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所以,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針對這一特點,在幼兒升入大班后,我一改往日的工作作風,凡是幼兒通過學習和鍛煉能完成的任務,都堅決讓他們動手自己去干,哪怕是慢些,或者做壞了,老師需要返工也無所謂,讓他們親自動手去體驗才是真正的目的。也許再過些時候,再大些,上小學后,他們就能熟練,就能學會了。以前,我總是把什么事都搶在幼兒前面做,剝奪了他們學習和實踐的機會,特別是在家,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認為他們不會做,怕浪費時間不讓孩子自己動手,這實際上是惡性循環,最后會導致孩子干脆不想動手。所以,在班級中,特別是上了大班后,所有的孩子能參與體驗的勞動,我都讓他們去參與、去體驗,這就是所謂“懶惰”的老師帶出勤快的學生。
五、做好家園溝通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總有一部分家長認為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幼兒園的事、是老師的事情,家長只要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沒什么事了。現在獨生子女居多,孩子在家都是嬌生慣養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有些工作就更難開展了。為了保證班級管理順利、有效地進行,取得最佳的效果,我們通過校訓通平臺適時和家長聯系,做些日常反饋或者溫馨提示,也可以做一些其他有利于家校合作的溝通。當然,我們還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和想法,近來孩子的表現,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讓家長樂于參與我們的工作。
班級的事無小事,事事皆育人;管理千絲萬縷,縷縷總關情。我想,在班級管理方面,沒有哪一種固定的模式和方法最好,只有適合本班實際才是最好的。只要我們擁有一顆責任心和事業心,并具有現代創新意識,班上的幼兒才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快樂、健康、全面地發展!
參考文獻:
孫桂榮.淺談幼兒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工作[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4).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