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立功+王淑麗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所有教師都更加重視。尤其在農村,各類書刊、資料極其匱乏,學生的知識面窄,在作文中寫事、寫物、寫人、寫景之素材都極為有限,這也使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有些力不從心。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出“意、察、思、寫、改、評”的六字作文訓練法。
一、意
就是在作文之前先把作文中要介紹的內容,要說明的問題,要表達的情感想清楚,也就是先把作文的主題確定下來。所謂意在筆先、胸有成竹正是此意。
二、察
確定好作文的主題之后,還要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那么學生只好通過觀察來豐富自己的知識倉儲。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把和主題相關的所有材料都集中起來,加以記錄,切忌隨察隨拋。
三、思
這一步很關鍵,通過思考把與主題最接近、最有力度的材料保留下來,也就是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只有充分地思考,進行取舍,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的行文能力。
四、寫
所有的工作無非都是為了完成作文。而寫作文的核心在于“寫”,之前的所有工作,為了“寫”在做準備。此時,把選好的材料放到結構層次中就算完成了嗎?不是,將材料按照結構層次進行擺放,完成的作品只是一摞機械的成品。而作文是一個有藝術的連貫的整體。所以,在寫作文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調動頭腦中儲存的詞匯,把內容完整、準確、優美地表現出來。最好能在動筆之前列出寫作提綱,使作文能夠按照預定的方向進行,切忌信馬由韁。
五、改
作文不是寫完就大功告成的,修改也是作文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修改過程中要深思熟慮,把不典型的實例典型化,把不準確的語言準確化,力爭凝練;要勇于推翻自己原來的想法,調整紊亂的程序。只有這樣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寫出優秀的作文。
六、評
可以由教師領著全班學生一起評,也可小組內評。在這一過程中要對作文提出看法和意見,作者本人也要把作文中的亮點講給大家,以求共同進步。作者要虛心接受其他人的評價,對不同意的觀點可以做出反駁。無論是全班評還是小組評,教師都要做出總結,指出進步和缺陷。評論要恰如其分,既不要過分強調成績,又不要過分指責缺點,這樣有利于學生想象能力和寫作空間的提高和發揮。
當然,這樣的方法只限于已經有了一定思考能力和觀察、分析能力的高年級學生,它的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圍繞著這樣的訓練方法,還有大量工作需要我們去做。
編輯 王團蘭